39健康

新生儿及婴儿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特点

  不同年龄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由于他们的生理特点各不相同,睡眠呼吸暂停的原因、引起的后果也各有特点,了解这些差别,对指导治疗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生儿及婴儿的睡眠呼吸暂停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是因为它可能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新生儿及婴儿的生理特点不同于成年人,睡眠呼吸暂停对其健康的危害比成人更大。

  ● 新生儿及婴儿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快动眼睡眠所占比例极大,在这一睡眠时期,呼吸紊乱最易发生。

  ● 新生儿及婴儿全身各个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呼吸中枢的反馈调节功能也不稳定,特别是早产儿,在睡眠时更易发生睡眠呼吸暂停。

  ● 新生儿及婴儿生长发育旺盛,睡眠呼吸暂停所致的缺氧、睡眠紊乱及呼吸运动异常,常会引起重要器官结构功能的改变,如智力受损、胸廊发育畸形等。

  新生儿及婴儿的睡眠呼吸紊乱除了包括阻塞型、混合型及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外,呼吸节律紊乱也十分常见,与成人不同的是他们的睡眠呼吸暂停以混合型为主,中枢型次之,而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所占比例最少。正常新生儿及婴儿在睡眠中,也可发生呼吸暂停,但生后几个月内超过15秒者不多见。美国儿科协会的研究报告中将新生儿及婴儿睡眠中超过20秒的呼吸停止视为异常,较将成人10秒以上的呼吸停止视为异常的标准为长。如果睡眠呼吸暂停持续的时间不到20秒,但已经引起心动过缓、紫绀、面色苍白或氧饱和度下降,也视为有病理意义。

  新生儿及婴儿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常不是很典型:

  ● 嗜睡少见。

  ● 两个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睡眠动作异常及睡觉打鼾。细心的父母常可见患儿睡眠时的呼吸是时断时续,手脚乱动,仔细观察不可见患儿面部、指端间断发生青紫;新生儿及婴儿发出的鼾声不像成人那样吵得四邻不安,一般不会因打鼾而引起家长的重视,不满3月的很少打鼾,有时可表现为睡眠时发生奇怪的声间。

  ● 发育迟缓在患儿中常见。

  ● 部分患儿的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是由于面部发育畸形而引起,死亡率高达20%~30%。

  ● 睡眠呼吸暂停可能是新生儿猝死的原因之一。

  ● 睡眠呼吸暂停对患儿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尤其明显,睡眠呼吸暂停发生后5~10秒,即可见患儿的心率快速下降;20秒后即可出现口唇、指端青紫。有些患儿由于延误诊治,一入院即表现为心功能不全,病情危重,需积极抢救。

  新生儿及婴儿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同于成人患者的另一特点就是睡眠呼吸暂停的病因有别于成人:

  ● 先天性疾患:如先天性心脏病、颌面部畸形、先天性呼吸道狭窄。

  ● 感染:无论是细菌感染还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都可增加睡眠呼吸暂停的次数,延长睡眠呼吸暂停的时间。

  ● 镇静催眠药物过量、上气道局部麻醉都可以抑制呼吸,母亲在怀孕期间吸毒会严重损害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新生儿及婴儿出生后易发生睡眠呼吸暂停。

  ● 呕吐、腹泻引起的水、电解质失衡,先天性的内分泌代谢异常也会引起短暂的呼吸停止。

  ● 引起上呼吸道阻塞的肿瘤,如脑干肿瘤。

  ● 贫血癫痫、胃食管反流、产伤、新生儿窒息

  ● 睡眠呼吸暂停在早产儿及低体重儿中十分常见。出生时体重低于1000克者,80%以上会出现睡眠呼吸暂停,出生后随着体重增加,睡眠呼吸暂停会逐渐消失;胎龄不满30周的早产儿,有80%的在睡眠时会出现呼吸暂停;胎龄在30~31周出生的早产儿,有50%的睡眠时会出现呼吸暂停;胎龄在32~33周出生的早产儿,有7%的在睡眠时会出现呼吸暂停。除了发育不成熟外,新生儿窒息、感染、低血糖及颅内出血也是早产儿发生睡眠呼吸暂停的重要原因。

  ● 不适当的喂养方法:在吃奶时,新生儿及婴儿常会因用力吸吮而使咽气道关闭,所以哺乳时,母亲应不时地将新生儿及婴儿从一个乳头移向另一个乳头,以刺激其呼吸,防止呼吸暂停的发生;尽量不在患儿仰卧位或睡觉时哺乳。

  新生儿不会说话,许多症状都不典型,父母掌握有关新生儿睡眠呼吸暂停的基本知识,仔细观察患儿的异常表现,对于尽早诊断、治疗十分重要。另外,完善呼吸监护,采用简便实用的诊断仪器监测威胁生命的睡眠呼吸暂停,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手段。

  有不少婴儿在睡中静静地走向死亡,等到被父母或医生发现,常常是数小时以后了。由于他们此前常无任何死亡的征象,死亡后尸体也很难打到致死的原因,因而人们称之为“婴儿猝死综合征”。仅美国每年就有7000个婴儿被其夺去生命。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不明,人们通过总结大量的病例,发现了有关该病的一些临床特点:

  ● 生后3个月为死亡的高峰期,1周岁以后发生的机会很少。

  ● 秋冬季节多发。

  ● 患儿常在睡眠中死亡。

  ● 其发生率与母亲的经济状况、怀孕期的吸烟及药物注射史有关。

  ● 如果患儿曾出现过引起紫绀、面色苍白、意识丧失的呼吸停止,因家长及时发现而抢救成功,其发生猝死的几率要增加。

  ● 患儿的同胞姐妹中有猝死者,其猝死的危险性同样增加。

  人们最早想到睡眠呼吸暂停可能是婴儿猝死的原因之一,是因为:

  ● 二者都在睡眠中发生;尸体解剖也证明猝死患儿肺部病理改变符合窒息所致。

  ● 睡眠呼吸暂停与猝死的患儿都可能存在上呼吸道解剖及呼吸中枢控制功能异常。

  ● 猝死患儿的家族中,睡眠呼吸暂停引起成人猝死的了生率增加。

  睡眠呼吸暂停虽然不能全部解释患儿猝死的原因,但有证据表明,它确实是导致婴儿猝死综合征患儿猝死的元凶之一。

  在我国,目前对新生儿猝死综合征的认识较少,如果你有孩子睡眠时有呼吸暂停现象,掌握一些简便的处理办法就可能帮助他顺利度过一危险阶段。

  ● 在怀孕期间,母亲要戒烟、戒酒、避免使用可能损害胎儿的药物。

  ● 正确喂食,睡眠时勿让婴儿吸吮乳头。

  ● 保持婴儿正确的睡姿,头略侧偏。

  ● 注意观察,如果患儿睡眠时频繁发生呼吸停止,甚至出现面色苍白、紫绀等表现,要积极就医。国外在家庭中应用一种简易的睡眠呼吸暂停监测,将传感器放在患儿的鼻部或腹部,感受气流及呼吸运动的变化,如果呼吸停止,气流消失的时间超过20秒,报警器将发生响声,提醒家长或医生注意。我国目前也有类似产品,通过热敏电阻很敏感地监测呼吸气流的变化,除报警外,还连接有自动救护装置。因其敏感性较高,除非仪器故障,一般不会漏掉威胁生命的睡眠呼吸暂停。由于其设计简便,在医生的指导下,家人很快就能学会使用,适宜在家庭中应用,特别是对早产儿、婴儿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持续监护的应用价值就更大了。如果家长再学习一些简单的急救知识,将对抢救患儿的生命有很大的益处。

(责任编辑:钟少玲)

2008-03-21 13:55:00浏览5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高勇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老年人性功能差正常吗
老年人性功能差通常是正常的,是多种生理和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不用特殊处理。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这对性功能有着显著影响。以男性为例,其体内雄激素水平会逐渐下降,雄激素对于维持性欲、阴茎勃起功能等至关重要。睾酮分泌减少,可能使得阴茎海绵体平滑肌松弛能力下降,导致勃起功能障碍,性行为时阴茎难以达到足够硬度以完成性交。同时,老年人血管功能也会减退,包括阴茎海绵体血管。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血管弹性降低,血流灌注不足,这进一步加重了勃起困难。女性方面,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大幅减少,可能导致阴道黏膜变薄、干涩,性交时疼痛不适,从而降低了对性的兴趣和参与度。这种因生理变化导致的性功能下降通常是正常的。心理因素在老年人性功能变化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老年人生活中常面临各种压力事件,如退休后社会角色转变带来的失落感、经济压力以及伴侣关系变化等。这些负面情绪和心理负担会分散注意力,抑制大脑性中枢的兴奋,使得性功能进一步受到抑制。建议老年人正确认识性需求,伴侣间要加强沟通交流,分享彼此感受和需求,增进亲密关系。另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维持身体机能,对改善性功能有一定帮助。若存在心理问题,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通过心理疏导缓解压力,改善心理状态,提升性功能和生活质量。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老年人得了流感应该注意什么
老年人得了流感需要注意病情监测、隔离休息、饮食营养、合理用药等方面。建议家属给予悉心照料,帮助老人做好病情监测和日常护理。1、病情监测: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留意体温波动,是否持续高热不退,观察咳嗽、咳痰情况,比如痰液颜色、量及是否伴有呼吸困难。还要注意有无头痛、乏力、肌肉酸痛加剧等表现。若出现症状加重或新症状,如胸痛、心慌、意识模糊等,可能提示病情进展,需立即就医。2、隔离休息:确诊流感后,应居家隔离,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保证充足的休息,让身体得到恢复。休息时可适当抬高头部,利于呼吸,缓解咳嗽、鼻塞等症状。3、饮食营养:饮食上要保证营养均衡。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摄入,像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有助于增强体质。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促进身体恢复。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影响身体康复。4、合理用药: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确保治疗效果。若伴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解热镇痛药物如布洛芬来缓解。若老人病情稳定后,可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进行室内活动,增强体质,但要注意避免劳累。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老年人胸腔积液是严重的病吗
老年人胸腔积液是否严重不能一概而论,由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肿瘤等引发的,通常病情危重,严重威胁健康甚至生命;若是轻度肺部感染、低蛋白血症等所致且积液少,经有效治疗可控制,影响相对较小。胸腔积液的产生可能源于多种严重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肺部感染、恶性肿瘤等。这些疾病本身就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而胸腔积液的出现往往进一步加重了病情。例如,当老年人因心力衰竭而出现胸腔积液时,不仅会出现明显的胸闷、气促等临床症状,还可能因积液对心肺等重要器官的压迫而导致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危及生命。此外,恶性肿瘤引起的胸腔积液往往提示病情已经处于晚期,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对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产生严重影响。然而,如果老年人胸腔积液是由轻度肺部感染、低蛋白血症等易于控制的疾病引起,且积液量较少,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积液通常可以被吸收,病情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胸腔积液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影响相对较小,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种严重的疾病。针对老年人胸腔积液,无论是严重还是不严重,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旦发现老年人出现胸腔积液的症状,如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针对原发病的治疗、对症治疗以及胸腔穿刺抽液等。同时,老年人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老年人哮喘如何治疗
赵大爷最近几个月总是感觉呼吸不畅,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还伴有频繁咳嗽,咳痰也比较费劲。一开始他还以为是年纪大了身体虚弱,但症状逐渐加重,晚上睡觉都受到影响,常常被憋醒。家人见状,赶忙带赵大爷去医院就诊。经过详细的检查,包括肺功能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等,医生最终确诊赵大爷患有哮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相关数据,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气道疾病,全球约有3亿人受其影响。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哮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老年人哮喘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因病情控制不佳引发严重并发症,增加医疗负担。因此,了解老年人哮喘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来说至关重要。【老年人哮喘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控制药物需要长期使用,适用于病情较为持续、频繁发作的患者。而缓解药物是按需使用的,通常在患者突发哮喘急性发作时使用。控制药物1、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这是治疗老年人哮喘的基石药物。通过吸入装置,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气道,局部抗炎效果显著,且全身不良反应相对较少。长期规律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有助于维持老年人哮喘患者的病情稳定,改善肺功能。2、长效β2受体激动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能够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可有效缓解哮喘患者的喘息症状,提高运动耐力。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两者联合使用的复方制剂,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能更好地控制老年人哮喘症状,适用于中、重度持续性哮喘患者的长期维持治疗。3、白三烯调节剂这类药物可以通过调节白三烯的生物活性,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对于一些不能耐受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或对其疗效不佳的老年人哮喘患者,白三烯调节剂可作为替代或补充治疗,如孟鲁司特。它能够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药物1、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是哮喘急性发作时的首选药物。当老年人哮喘患者出现喘息、气急等症状时,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硫酸特布他林吸入粉雾剂等,能够迅速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症状。其起效快,作用时间相对较短,可按需使用。2、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吸入气雾剂,也是缓解哮喘急性发作症状的常用药物,一般使用后5分钟左右即可起效。它通过阻断胆碱能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与短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对于老年人哮喘患者,尤其是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抗胆碱能药物有较好的效果。「非药物治疗」1、避免接触过敏原了解并避免接触过敏原是控制老年人哮喘的重要措施。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毛发及皮屑、霉菌等。例如,在花粉传播季节,尽量减少老年人外出活动时间,尤其是在早晨和傍晚花粉浓度较高的时候。同时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2、呼吸训练指导老年人进行呼吸训练,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增强呼吸肌力量。常见的呼吸训练方法有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是让老年人平躺在床上或坐在舒适的椅子上,放松全身,将一只手放在胸部,另一只手放在腹部。通过鼻子缓慢吸气,让腹部隆起,感觉气息充满腹部,然后用嘴巴缓慢呼气,腹部收缩。每次练习10-15分钟,每天进行3-4次。●缩唇呼吸则是让老年人闭嘴经鼻吸气,然后将嘴唇缩成吹口哨状,缓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左右。长期坚持呼吸训练,能够提高老年人的肺通气量,减轻呼吸困难症状。3、营养支持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于老年人哮喘患者的康复也很重要。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营养素,可多食用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减轻气道炎症,可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诱发哮喘发作。【老年人哮喘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正确使用吸入装置吸入药物是治疗老年人哮喘的主要给药方式,正确使用吸入装置对于确保药物疗效至关重要。不同的吸入装置使用方法有所不同,如气雾剂需要双唇完全包裹气雾剂喷嘴,按压装置的同时深吸气,屏气10秒后再呼吸;干粉吸入剂需要快速有力地吸气。2、及时就医如果老年人哮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原有的喘息、气急、咳嗽等症状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加重、胸痛、发热等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3、规范治疗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坚持长期、规律使用药物。不要因为症状缓解就自行停药,哮喘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随意停药可能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4、预防并发症老年人哮喘患者由于年龄较大,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并发其他疾病,如呼吸道感染、心血管疾病等。呼吸道感染是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因,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在流感高发季节,可接种流感疫苗,减少感染的风险。同时,老年人哮喘患者往往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在治疗哮喘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影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