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肺性脑病早期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临床观察:

  1、 熟知患者的一般情况:入院后尽快了解患者的职业、文化程度、脾气性格、生活习惯、行为、语言、家庭情况等,以便于观察。

  2、 肺性脑病早期症状的观察:多数肺心病患者发生肺性脑病前都有睡眠昼夜倒错或脾气性格改变,情绪反常和行为错乱等表现。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肺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尤其是夜间。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则要考虑到早期肺性脑病的可能,及时寻找诱因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确诊后的护理:

  2、 积极寻找诱因,进行必要的护理。46例肺性脑病患者大部分可寻找到诱因。

  引起肺性脑病的主要诱因是呼吸道感染和气道阻塞。但医源性因素如氧疗不当,使用镇静药、利尿药亦占了一定的比例。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做好以下工作。

  ⑴ 严格控制感染,积极配合医生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医生选用抗菌药物主要是根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和经验用药。其中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是最合理的,因此,一定要配合医生准确及时地收集标本。抗菌药物有各自不同的特性,有些抗菌药物是浓度依赖性药物,如氨基甙类药物。此类抗菌药物1天1次即可,使用较方便。但有些抗菌药物是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需q8h给药,甚至q6h,故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给药时间给药。用药时要现配现用,以保持药效。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严格注意无菌操作,加强病房管理,减少探视人次,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⑵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做好祛痰工作,使痰液及时排出。对痰量多而又无力咯出者,应协助病人咳嗽,防止窒息并禁用强镇咳剂。卧床病人应定期做深呼吸运动,协助翻身拍背,使无效咳嗽变为有效咳嗽。痰液粘稠不易咯出者可配合超声雾化吸入及化痰药物,协助医生通过支气管纤维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痰。

  ⑶ 电解质紊乱在肺性脑病的诱因中占了重要的比例。产生的原因有多种,如患者进食少或不能进食,有消化道并发症出现如呕吐、腹泻、应用了利尿药等。因此,对肺心病患者一定要注意观察电解质紊乱的表现,及时做好诊断和处理,包括合理安排输液,补充电解质,及时用鼻饲补充有关电解质等。

  ⑷ 肺心病患者经常出现浮肿,同时由于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晚上睡眠差。此时一定要慎用利尿药和禁用镇静药。否则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和呼吸抑制,诱发肺性脑病的发生。碰到此种情况,作为护士不能机械地执行医生的医嘱,可提醒医生,使医生作出权衡利弊的考虑。

  ⑸ 氧疗不当是肺性脑病的重要诱因之一。氧疗不当大部分是由于病人家属对吸氧的错误认识,认为吸氧浓度越大越好,从而造成呼吸抑制。故对肺心病病人的家属亦需进行有关医学知识的宣教。

  3、 对出现肺性脑病早期症状患者应及早认识,尽快告诉医生。对出现一系列的行为错乱、情绪反常,在做好监护的同时,配合医生做适当的处理。

  ⑴ 加强安全防护。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病房,避开窗边,以免出现意外。去除病房内的不必要的设备和危险物品,如热水瓶、刀、剪、绳子,以免伤人和自伤。

  ⑵ 对于出现早期肺性脑病症状的患者,除进行必要的监护外,需及时和患者家属取得联系,说明病情,让家属配合治疗,并请家属陪护。同时派专职护理人员守护。

  ⑶ 医护人员在患者出现脾气性格改变、情绪反常、暴躁时,应以说服劝导的口气,并配合必要的治疗,切不可用镇静剂使患者安静,否则会加重患者病情,使患者进入昏迷。本组病例中有3例因注射镇静剂,使患者肺性脑病加重。

(责任编辑:钟少玲)

2008-03-21 13:15:00浏览10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施瑞卿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肿瘤多大算早期
肺肿瘤一般小于3厘米算早期。肺肿瘤是指发生在肺部的肿瘤病变,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肺肿瘤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咯血等症状。肺肿瘤的大小一般是判断其良恶性的重要因素,如果肺肿瘤的体积小于3厘米,一般属于良性肿瘤,如果肺肿瘤的体积大于3厘米,一般属于恶性肿瘤。良性肿瘤一般不会出现扩散和转移的情况,而恶性肿瘤容易出现扩散和转移的情况。因此,肺肿瘤小于3厘米一般算早期。如果肺肿瘤体积较小,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可以暂时不用治疗,定期到医院复查即可。如果肺肿瘤体积较大,患者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手术切除进行治疗,术后还需要遵医嘱通过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等方式辅助治疗,防止肿瘤细胞扩散。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也要避免吸烟、喝酒,以免加重病情。患者可以适当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香蕉、菠菜、西红柿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而且也可以适当地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王方敏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肺肿瘤4厘米属于几期
肺肿瘤4厘米不能简单判定属于哪一期,其分期需综合肿瘤的大小、位置、是否侵犯周围组织、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仅从肿瘤大小来看,4厘米的肿瘤处于一定范围,但这并非分期的唯一决定因素。在肺癌的TNM分期系统中,T代表原发肿瘤的情况。一般来说,肿瘤大小是T分期的重要参考。肿瘤直径4厘米,若未侵犯周围组织,根据TNM分期,T分期可能为T2a。但这只是初步判断,因为肿瘤的位置同样关键。如果肿瘤位于主支气管等关键部位,即使大小未达4厘米,也可能因影响肺部功能,导致T分期升高;反之,若肿瘤位置较为边缘,对周围组织影响较小,T分期相对稳定。除肿瘤本身情况外,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对分期起着决定性作用。若4厘米的肺肿瘤没有区域淋巴结转移,N分期为N0;若有同侧支气管旁、肺门淋巴结转移,N分期可能为N1;若转移至同侧纵隔或隆突下淋巴结,N分期则更高。而一旦出现远处转移,如转移至脑、骨、肝等器官,无论肿瘤大小,M分期为M1,此时肺癌已进入晚期。发现肺肿瘤4厘米后,患者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胸外科或肿瘤科就诊,向医生详细告知自身症状,如咳嗽、咯血、胸痛等,以及既往病史。并进行胸部CT、增强CT等检查,了解肿瘤的位置、形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还可进行全身PET-CT检查,排查是否存在远处转移。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