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肺大疱

  疾病概述肺大疱一般继发于细小支气管的炎性病变,如肺炎肺气肿肺结核,临床上最常与肺气肿并存。肺大疱继发于肺炎或脓肿者多见于婴幼儿,有单发的也有多发的。因有炎性病变,小支气管粘膜有水肿,造成管腔部分阻塞,产生活门作用,空气能进入肺泡而不易排出,肺泡内压力增高,肺泡间隔逐渐因泡内压力增加而破裂,乃形成巨大的含气囊腔,临床上称之为肺大疱。症状:肺大疱如为单发且张力不大,则其临床症状可能并不显著。但如同时有广泛肺气肿或为多发大泡,则常咳嗽、胸闷、气短等症状。巨大的肺大疱,则多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有的病人因而失去劳动力,甚至行动亦受到限制。严重肺气肿并发肺大疱,则能促使肺原性心脏病的发生,或是加重肺原性心脏病的发展。检查:主要有赖于X线检查,X线检查发现肺部过度透光,见有薄壁巨大的空腔。治疗:对于较局限的肺大疱,病人如无明显症状,不必急于考虑外科治疗,可随诊观察。肺大疱已较长期存在,而又明显影响呼吸功能者,应行外科手术治疗。肺大疱外科治疗的原则,是既要解除大泡的压力,又要尽可能保存有功能的肺组织,不可轻易进行肺切除术。

  疾病描述

  肺大疱是因肺泡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互相融合形成巨大的囊泡状改变。

  症状体征

  病人的症状主要与大疱的数目、大小以及是否伴有慢性弥漫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密切相关。较小的、数目小的单纯肺大疱可无任何症状,有时只是在x线检查时或因其他疾病作剖胸术时偶被发现。体积大或多发性肺大疱可有胸闷、气短等症状。当肺大疱病人突然发生气急、咳嗽、呼吸困难、或有与心绞痛相似的胸痛;体格检查有发绀,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消失时,应疑有大疱破裂并形成自发性气胸。肺大疱继发感染少见,亦很少并发咯血,主要并发症是自发性气胸或血气胸。

  疾病病因

  肺大疱一般继发于小支气管的炎性病变,如肺炎、肺结核或肺气肿。临床上常与肺气肿并存。

  病理生理

  肺大疱一般继发于小支气管的炎性病变,如肺炎、肺结核或肺气肿。临床上常与肺气肿并存。因小支气管发生炎性病变后引起水肿、狭窄,造成管腔部分阻塞,产生活门作用,使空气能进入肺泡而不易排出,致肺泡内压力升高。炎症使肺组织损坏,肺泡间隔逐渐因泡内压力升高而破裂。肺泡互相融合形成大的含气囊腔。如果肺泡破裂后空气进入脏胸膜下间隙,则形成胸膜下大疱。肺大疱有单发也有多发。继发于肺炎或肺结核者常为单发或只有数个大疱,亦无明显肺气肿同时存在;继发于肺气肿者常为多发,表现为几个大疱伴有多个小疱,大疱周围的肺实质常伴有阻塞性肺部病变和肺气肿。肺大疱以位于肺尖部及肺上叶边缘多见。疱壁很薄,大小不一,数目不定。既可表现为宽基底座,亦可表现为狭颈体大的大疱。显微镜下可见疱壁为肺泡扁平上皮细胞,有时可仅有纤维膜或纤维结缔组织存在。

  大的肺大疱可压迫周围肺组织,造成余肺膨胀不全,影响气体交换。一般常因剧烈咳嗽、屏气或运动,使脖内压力骤然升高,导致大疱突然破裂,形成自发性气胸。还有的可因疱与胸顶粘连形成粘连条索,在突然发生气胸时条索被撕断,引起出血造成血气胸。

  诊断检查

  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肺大疱的主要方法。表现特点是肺透亮度增强,见有大小不等、数目不一的薄壁空腔。腔内肺纹理稀少或仅有条索状阴影,肺大疱周围有受压致密的肺组织。大的肺大疱可看上去类似气胸,鉴别困难。但后者透亮度更高,完全无肺纹理可见,且肺组织向肺门方向压缩,强度与肺大疱相反。CT是有效的鉴别诊断方法,可减少肺大疱在立体位的重叠影,能显示大疱的范围,也有助于与气胸鉴别诊断。

  鉴别气胸与巨大肺大疱时,作胸穿应持慎重态度。

  治疗方案

  对于较严重得肺大泡患者必须手术治疗。对于较轻的患者可以注意观察。

  用药安全

  1.饮食虽无特殊要求,但应增加营养,多食优质蛋白、多食富含维生素食物,少食刺激性食物、饮料,忌烟酒,避免感染。

  2.患者及家属常常担心费用,手术疗效,甚至恐惧手术,故围手术期进行细致的心理护理可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减少应激反应。

  3.术前戒烟、深呼吸训练、有效咳嗽排痰等呼吸道准备可改善分泌物的清除能力,解除支气管痉挛,减少呼吸道分泌物。

  预防并发症时,呼吸道的护理尤为重要:术后应给低流量持续吸氧,鼓励深呼吸,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做好心理护理,避免因疼痛或担心管子脱落而拒绝咳嗽咳痰;患者应学会正确的排痰方法,如:在深吸气后屏气,轻咳数次,将痰咳至咽部,同时按压胸部,最后用力咳嗽把痰咳出;若痰液粘稠者,应多饮水,以稀释痰液,便于痰液排出。

(责任编辑:钟少玲)

2008-03-16 09:18:00浏览10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施瑞卿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肿瘤多大算早期
肺肿瘤一般小于3厘米算早期。肺肿瘤是指发生在肺部的肿瘤病变,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肺肿瘤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咯血等症状。肺肿瘤的大小一般是判断其良恶性的重要因素,如果肺肿瘤的体积小于3厘米,一般属于良性肿瘤,如果肺肿瘤的体积大于3厘米,一般属于恶性肿瘤。良性肿瘤一般不会出现扩散和转移的情况,而恶性肿瘤容易出现扩散和转移的情况。因此,肺肿瘤小于3厘米一般算早期。如果肺肿瘤体积较小,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可以暂时不用治疗,定期到医院复查即可。如果肺肿瘤体积较大,患者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手术切除进行治疗,术后还需要遵医嘱通过放射疗法和化学疗法等方式辅助治疗,防止肿瘤细胞扩散。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也要避免吸烟、喝酒,以免加重病情。患者可以适当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香蕉、菠菜、西红柿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而且也可以适当地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王方敏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肺肿瘤4厘米属于几期
肺肿瘤4厘米不能简单判定属于哪一期,其分期需综合肿瘤的大小、位置、是否侵犯周围组织、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仅从肿瘤大小来看,4厘米的肿瘤处于一定范围,但这并非分期的唯一决定因素。在肺癌的TNM分期系统中,T代表原发肿瘤的情况。一般来说,肿瘤大小是T分期的重要参考。肿瘤直径4厘米,若未侵犯周围组织,根据TNM分期,T分期可能为T2a。但这只是初步判断,因为肿瘤的位置同样关键。如果肿瘤位于主支气管等关键部位,即使大小未达4厘米,也可能因影响肺部功能,导致T分期升高;反之,若肿瘤位置较为边缘,对周围组织影响较小,T分期相对稳定。除肿瘤本身情况外,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对分期起着决定性作用。若4厘米的肺肿瘤没有区域淋巴结转移,N分期为N0;若有同侧支气管旁、肺门淋巴结转移,N分期可能为N1;若转移至同侧纵隔或隆突下淋巴结,N分期则更高。而一旦出现远处转移,如转移至脑、骨、肝等器官,无论肿瘤大小,M分期为M1,此时肺癌已进入晚期。发现肺肿瘤4厘米后,患者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胸外科或肿瘤科就诊,向医生详细告知自身症状,如咳嗽、咯血、胸痛等,以及既往病史。并进行胸部CT、增强CT等检查,了解肿瘤的位置、形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还可进行全身PET-CT检查,排查是否存在远处转移。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