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煤工尘肺x线胸片表现

  煤工尘肺中不论是煤矽肺还是煤肺,x线胸片上主要表现是类圆形小阴影、不规则形小阴影和大阴影。除此,还可见到肺纹理、肺门阴影的异常变化,但多缺乏特异性,也只能作为判断尘肺的类型参考之用,不能视为依据。

  (1)类圆形小阴影:煤工尘肺中煤矽肺、煤肺x线胸片表现主要以类圆形小阴影为多见,有的病例也能见到不规则形小阴影。类圆形小阴影的病理基础是矽结节、煤矽结节、煤尘纤维灶。x线片上所见的类圆形小阴影多为p类、q类,r类则少见。其形态、大小、致密度多与患者长期从事的工种即接触粉尘的理化性质和环境粉尘浓度有关。以开拓掘进作业为主,接触含游离二氧化硅较多的混合性粉尘工人所患的煤矽肺,则以典型的类圆形小阴影居多;而以采煤作业为主的工人,主要接触煤尘并混有少量岩尘所患的煤矽肺或煤肺病例,则以p、

  q类小阴影为多。类圆形小阴影最早出现部位多是右中肺区,其次为左中、右下肺区,左下及两上肺区出现较晚。随着病变的进展,小阴影直径也随之增大、增多、密集度增加,分布范围扩展,可布满全肺。煤肺患者胸片主要以小型类圆形小阴影为多见。

  (2)不规则形小阴影:煤矽肺、煤肺患者在胸片上表现为不规则小阴影或以不规则形小阴影为主者,较少见。煤尘斑、煤尘灶以及弥漫性间质纤维化、细支气管扩张,肺小叶中心性肺气肿等病变是构成网状或蜂窝状不规则形小阴影的病理基础。

  (3)大阴影:煤尘肺患者胸片上常能见到大阴影。在系列胸片上可看到,煤矽肺患者大阴影形成多是小阴影的增大、密集、融合或由“斑、片、条”或“发白区”最后成为致密的团块状阴影,边界清晰,呈椭圆形、长条形或圆形,并在其周边部看到有气肿带,多在两肺上中区,左右对称。煤肺晚期则罕见大阴影。此外,煤工尘肺多为弥漫性、局限性或泡性的肺气肿,表现为成堆小泡状明影,直径多为l-5MM,即所谓“白圈黑点”。煤肺、煤矽肺多见泡性肺气肿。肺门阴影增大,密度增高,有时还可见淋巴结蛋壳样钙化或桑椹样钙化阴影。胸膜增厚、钙化改变者虽不多见,但常可见到肋隔角闭锁和粘连。煤工尘肺按《尘肺X线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和分期。

(责任编辑:钟少玲)

2008-03-16 08:45:00浏览8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负压性肺水肿处理原则
通常情况下,负压性肺水肿处理原则是去除病因、氧疗、药物治疗、机械通气、手术治疗等。1、去除病因负压性肺水肿通常是由于肺部疾病、胸腔疾病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如果是肺部疾病引起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是由于胸腔疾病引起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胸腔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2、氧疗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可以通过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等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3、药物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尿剂进行治疗,比如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等,可以减轻心脏负荷,缓解肺水肿的情况。另外,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比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4、机械通气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出现了严重的呼吸困难症状,通过上述治疗无法改善时,则需要通过机械通气的方式进行处理,以免引起呼吸衰竭的情况。5、手术治疗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出现了大量胸腔积液的情况,通过上述治疗无法改善时,则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比如胸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等。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饮食上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缓解病情。如有不适,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水肿处理原则
肺水肿处理原则是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控制液体摄入、纠正酸碱平衡失调、治疗原发疾病等。肺水肿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肺内组织液生成过多、吸收过少,从而导致肺水肿。 1、保持呼吸道通畅 肺水肿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症状,因此患者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和气道内的分泌物,以免导致窒息。 2、氧疗 如果患者出现了呼吸困难的症状,可以通过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等方式进行治疗,能够维持正常的呼吸。 3、控制液体摄入 肺水肿患者需要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液体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加重肺水肿的症状。 4、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如果患者出现了代谢性酸中毒,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碳酸氢钠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纠正酸碱平衡失调的效果。 5、治疗原发疾病 如果是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利尿剂、强心剂等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呋塞米片、地高辛片等,能够减轻心脏负荷,改善病情。如果是高原性肺水肿,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片、氨茶碱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扩张血管,增强心肌的收缩力,改善病情。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日常生活中,患者还要注意饮食健康,不吃辣椒、花椒等刺激性的食物,可以多吃膳食纤维含量偏高的食物,比如菠菜、芹菜等,从而为身体补充所需要的营养,也可以促进胃肠的蠕动。同时,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身体的恢复。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中毒性肺水肿怎么回事,怎么办
中毒性肺水肿可能是由于药物、化学物质、毒物、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因素引起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1、药物 如果患者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可能会导致体内血小板聚集过多,从而引起中毒性肺水肿的情况。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停用相关药物,并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等利尿剂进行治疗。 2、化学物质 如果患者吸入了大量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可能会导致体内缺氧,从而引起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及时脱离有毒环境,并通过吸氧的方式进行治疗。 3、毒物 如果患者误食了含有剧毒的物质,如蛇毒、毒蘑菇等,可能会导致体内毒素堆积过多,出现肺水肿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洗胃、催吐等方式进行治疗。 4、感染 如果患者存在细菌感染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肺部组织受到炎症刺激,在炎症因子的作用下,可能会导致肺泡内液体渗出增多,发生肺水肿。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原因可能与严重感染、创伤等因素有关。当病情发作时,会导致肺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中毒性肺水肿的情况。建议患者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甲泼尼龙片、醋酸地塞米松片等。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王慧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肺水肿严重吗?怎么治疗?
一般来说,肺水肿是比较严重的,属于危重症,其治疗主要包括通气治疗、药物治疗、针对原发病治疗。肺水肿患者会表现为突然出现的严重的呼吸困难,呼吸的频率可达到每分钟三四十次,出现端坐呼吸、紫绀、大汗、烦躁等症状,同时会出现频繁的咳嗽。如果是特别严重的肺水肿,可因为脑缺氧而出现神智模糊,甚至昏迷。 1、通气治疗 无创正压通气是改善心源性肺水肿、纠正低氧血症的一线的处理方式,常使用鼻罩、口鼻罩、全面罩或头罩给予高浓度氧或纯氧吸入,但时间不宜过长,避免氧中毒。一般氧疗不能奏效时,应及时采用机械通气,如呼气末正压呼吸治疗。 2、药物治疗 应早期、适量、短程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控制肺水肿,防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及防止闭塞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同时,需要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和血管扩张药物如硝普钠降低患者心脏前后的负荷与肺毛细血管压,从而减轻患者的肺水肿。肺水肿合并心衰患者可使用使用强心药物如西地兰,用来增强患者的心肌收缩力。 3、针对原发病治疗 肺水肿可起源于肺部疾病,也可以起源于肺外疾病,特别是心脏和肾脏疾病。如果是感染性的肺水肿,主要是控制感染,吸氧治疗;尿毒症引起的肺水肿需要立即透析治疗;高原性肺水肿,主要通过吸氧纠正低氧,脱离高原环境来治疗。 如果肺水肿患者咳粉红色泡沫痰要考虑是心源性肺水肿,心源性肺水肿引起的端坐呼吸,可以取半卧位或者坐位,双腿保持下垂来缓解。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神经性肺水肿的病因及治疗方式是什么
通常情况下,神经性肺水肿可能是由于剧烈运动、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性疾病、脑外伤等原因引起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剧烈运动 如果患者在平时不注意休息,经常做剧烈的运动,比如跑步、跳绳等,会使身体处于缺氧的状态,从而导致肺部毛细血管内的压力升高,引起肺水肿的情况。建议患者多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指以循环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也可能会导致神经性肺水肿的发生。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等利尿剂药物进行治疗。 3、脑血管疾病 如果患者存在脑出血、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可能会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从而引起神经性肺水肿。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4、颅内感染性疾病 如果患者存在颅内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脑炎、细菌性脑膜炎等,可能会导致颅内压升高,引起神经性肺水肿。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片、更昔洛韦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 5、脑外伤 如果患者头部受到外力撞击,可能会导致颅内压升高,从而引起神经性肺水肿。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等药物进行利尿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