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大咯血原因分析和治疗措施

  咯血是一个临床症状,指经口腔排出的、喉部以下任何部位的出血。大咯血是24~48h内咯血量在200~600ml之间。咯血量和治疗措施与患者的死亡率密切相关。据Crocco等研究报告,16h内咯血量超过600ml时,内科治疗的死亡率为78%,而外科手术治疗死亡率可降至32%。咯血量的估算可能有误差,其主要原因是许多咯血病人的肺功能早已受损,少量血液存在于支气管内,可导致支气管阻塞造成窒息。因此,肺部出血较其他器官出血如胃肠道出血更为严重和难以处理。加上肺泡出血的存在,使情况更进一步复杂。如果发生在粘液纤维清除范围以外,失血量更难以估计。虽然病人失血量的估计成为难题,但在临床中注意了解病人咯血的原因及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可挽救病人的生命。

  1 大咯血原因

  引起咯血的原因据文献报道有130多种,一般较常见的是支气管疾病、肺部疾病,心脏病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在我国临床上肺结核咯血仍是最常见的咯血原因之一,占所有咯血总数的60%~92.4% [1],可发生于肺结核的任何型和期。Conlan等分析123例大咯血的病因,47例为肺结核。肺结核大咯血主要原因,一是在肺结核进展时,发生干酪坏死,组织崩溃,肺部血管受到侵蚀破坏。因支气管动脉来自体循环,血流量较小,压力较高,当其压力比肺动脉压力高出6倍时,咯血量大而迅猛。二是空洞型肺结核空洞壁中的动脉壁失去正常组织的衬托,逐渐膨出形成动脉瘤(Rasmssen动脉瘤),该动脉瘤的管壁弹力纤维被破坏,脆性增加,在剧咳或过度扩胸等外因的影响下,可导致血管内的压力突然改变或空洞壁的坏死血管断裂,造成致命性的大出血。其次是支气管扩张症,可分为化脓性支气管扩张和结核性支气管扩张,咯血量多少不一,少数可出现大咯血,一般咯血常伴有脓痰;干性支气管扩张症以反复咯血为主要症状,咯血量可达300~500ml以上,主要是来自支气管动脉,因压力高,色鲜红而内科治疗难以止血,是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2] 。

  脓肿咯血的特征是咯血伴有大量脓痰,约5%的患者因肺脓肿病灶腐蚀大血管或支气管动脉而发生大咯血。支气管结石患者,当结石损伤支气管壁较大的血管时,有1/3的可发生大咯血。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癌也是原因之一,曾有人报告456例大咯血病人中,恶性病变的仅占7%,多见于40岁以上支气管癌,一般为血性痰,少数病人可因癌组织侵蚀血管壁使其破坏而致大咯血。其它疾病还可以引起咯血,如肺出血型钩端螺旋病、流行性出血热结节性多动脉炎等,但一般大咯血者较少见,不赘述。

  2 诊断要点

  (1)明确病因,详问病史、家族史、既往咯血情况及其它临床症状等。注意咯血与呕血相鉴别。(2)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立即拍X线胸片或CT,以了解病变的部位和判断出血的部位。(3)记录出血流量和出血量,出血流量是指患者一次性出血量,出血量是指患者自开始咯血到记录时的总量,出血流量越快,危险性越大,死亡率越高。(4)实验室检查,在紧急处理的同时留取标本,做有关检查,如急查血型以便必要时配血备用。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测定等,以便复查时了解失血的情况。标本应做培养加药敏以明确病原菌,指导临床用药。(5)动脉血气分析以了解肺功能的情况。(6)持续出血来源不明者应尽早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7)考虑手术治疗适应证。

  3 治疗

  对大咯血病人的处理应该着重及时止血,同时注重病因治疗,并预防窒息和失血性休克等紧急情况的发生。

  3.1 一般治疗 环境安静,稳定患者情绪和解除顾虑。通常取患侧卧位,以减少出血和避免血液吸入健侧肺部。如患者两肺均有病灶取半坐位效果较好。禁用安眠药和镇咳药,尤其对老年体弱及病灶广泛者,以免抑制咳嗽反射,诱发窒息。要加强监护,以防万一。

  3.2 药物的应用临床上止血药物虽多,但迅速有效的仍以垂体后叶素为主,如无禁忌症可首选使用。该药能通过强烈促进全身血管收缩,而起到止血作用。特别适用于血管破裂出血的急救。立止血(巴曲酶)为一种新型的止血药,是由巴西蛇(Brorhrops atros巴西蝮蛇属)的毒液制备得到的,经过分离和提纯的血凝酶,可促进出血部位血小板聚集,起类凝血激酶的作用。每支含一个克氏单位(KU),在临床中对各种疾病引起的出血,都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酚妥拉明是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能有效地扩张血管平滑肌,降低肺循环阻力,使肺静脉、动脉压力同时降低。剂量:10~20mg+5%葡萄糖250ml或5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适用于老年患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有时需要检测血压并保证有足够的血容量。其它如普鲁卡因、阿托品、654—2、维生素K及止血敏等药物可酌情使用。

  3.3 纤维支气管镜止血 纤维支气管镜是大咯血病人处理的主要一环,除能明确出血部位,对排除可能阻塞气道的血块也是非常重要的。对反复大咯血、内科治疗失败且有外科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可向血管内注入可吸收的明胶海绵作栓塞治疗,能迅速有效的达到止血作用。

  3.4 人工气腹 若肺野病灶顽固,出血部位不明,或无手术指征者,可酌情作人工气腹。方法:首次注气1000ml~1500ml,注气后应取半坐位,1~2天后补气500ml,必要时补气2~3次。有肠粘连、胸膜炎及胸膜膈肌粘连者忌用。

  3.5 手术治疗 经上述治疗未能止血,或者一周内反复大咯血者,若出血部位明确,无手术禁忌证,可考虑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或作肺动脉结扎止血。

  3.6 治疗体会在临床中,对大咯血病人开通2~3条静脉通道给药治疗,经内科治疗观察,可以明显降低病人的死亡率。方法是:一条静脉通道给以垂体后叶素和立止血,首先静脉注射立止血1~2KU,同时肌肉注射1KU,然后以垂体后叶素10~20U加入5%葡萄糖250ml~500ml中静滴,该药量不易过大,应用3~7天后停药。由于垂体后叶素升高血压,收缩冠状血管及子宫平滑肌,故禁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妊娠患者。立止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偶见过敏样反应,可按一般抗过敏处理。第二条静脉以补充血容量来促进止血。如需要输血应根据病人的出血量估算需要量,咯血量<500ml的以补充浓缩红细胞为主,因浓缩红细胞既能满足循环血红蛋白浓度恢复的需要,又可减少由大量输入全血所引起的代谢负担 [3],一般输1~2个U(200ml全血中含浓缩红细胞1个U)。为使血流增快,加速改善微循环,纠正组织缺氧,可将浓缩的红细胞混悬于0.9%氯化钠中静脉输入 [4]。咯血量≥500ml的,可输入新鲜全血。对继续大咯血病人并不能完全依靠输入新鲜全血来抢救,应开通第三条静脉通道,同时进行病因治疗,应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等,如确诊结核病的应在首选一线抗结核药的同时,联合应用喹诺酮类药物,以加强抗结核作用 [5],目前常用的如氧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若出现失血性休克按休克治疗原则进行处理。

  3.7 窒息的抢救窒息是大咯血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医生应熟悉大咯血窒息的抢救措施,以挽救患者的生命。(1)发生窒息的原因:①肺部病灶广泛伴有心功能不全,支气管引流不畅者;②精神紧张屏气抑制咯血,诱发声门痉挛或镇静、镇咳药用的过量;③年老体弱、久病无力咳嗽,突然咯血无力咳出者;④夜间睡眠中,反应迟钝,有时几口血就可引起窒息。(2)急救措施:①体位引流保持大气道通畅,让病人取头低脚高位,上身与地面呈45~90°,托起头撬开口腔拉出舌头,如牙关紧闭用张口器撬开,清除口咽部血块,拍击后背,促使血块排除。②经鼻插入气管吸引,以排除管腔内的堵塞,要间歇吸引(每次5~10s)。插管深度应结合病人的身高,一般女24cm,男27cm左右。③危急者应立即经直接喉镜作气管内插管,吸除堵塞的血块。以上操作同时高浓度供氧或高频通气,以改善缺氧。注射可拉明、洛贝林,注意纠正心衰。如呼吸心跳骤停即刻施心肺复苏术。大咯血窒息复苏后的一周内,约31%发生并发症,其中约47%死亡。其死亡的顺序: 心功能不全、再窒息、休克、肺不张及继发感染。因此要加强护理,加强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严密观察,一旦再次发生要及时判断和抢救。

  参考文献

  1 严碧涯,端木宏谨.结核病学,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911-922.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404-1406.

  3 曹珉光,颜景欣,郝云良.成分输血与临床,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6,174-176.

  4 张琳伟.现代输血技术与血液病治疗,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77-285.

  5 袁富山.喹诺喹类药物研究进展.国外医药·合成生物药制剂分册,1997,146.

  作者单位:272011山东省济宁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

2008-03-15 13:21:00浏览5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崔尚斌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蹲着干活第二天大腿酸痛
蹲着干活第二天大腿酸痛,多考虑是乳酸堆积导致的,也不排除是肌肉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需要根据病因进行对应的治疗。 1、乳酸堆积 蹲着干活超出身体肌肉的耐受范围,导致乳酸在腿部堆积,从而出现腿部疼痛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通过热毛巾热敷或按摩的方式缓解腿部疼痛症状,多注意休息,晚上不要熬夜,症状可逐步缓解。 2、肌肉损伤 患者长时间蹲着工作,肌肉无法得到放松,受到无菌性的炎症刺激导致的症状。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腿部保暖,可以通过针灸或理疗的方式缓解症状,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洛索洛芬钠贴剂、氟比洛芬巴布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3、腰椎间盘突出症 患者若本身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长时间蹲着工作,从而导致病情加重,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到周围的血管组织和神经,从而出现腿部不适的情况。该类患者避免腰部过度受力,不要提重物,避免睡过软或过硬的床,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这一症状也有可能是坐骨神经痛等疾病导致,也会出现上述症状。在日常生活中要适当的休息,不要过度的劳累,多吃一些高蛋白类的食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李晓林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一天大便几次总感觉拉不干净
一天大便几次总感觉拉不干净,可能是由于肠道菌群失调症、结肠炎等原因引起,建议患者可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治疗措施。 1、肠道菌群失调症 肠道菌群失调症主要是由于滥用抗生素、不良饮食习惯等原因,导致敏感肠菌被抑制,耐药菌乘机繁殖,从而引起肠道内菌群失衡的情况。临床上一般可引起腹泻、腹胀、腹痛等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一天大便几次总感觉拉不干净的情况。建议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等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菌群,增强胃肠的自我调节功能,改善症状。同时建议患者在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期间,需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类药物引起不良的用药后果。 2、结肠炎 结肠炎是直肠、结肠黏膜非特异性炎症病变,炎症刺激肠道黏膜,可出现一天大便几次总感觉拉不干净的现象。建议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氨基水杨酸制剂进行治疗,如柳氮磺吡啶、美沙拉秦、奥沙拉秦钠等,有助于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此外,还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可通过抑制血管舒张的作用,从而阻断白细胞向炎性组织迁移,以达到治疗目的。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夏天大脚趾头脱皮开裂怎么回事,怎么办
夏天大脚趾头脱皮开裂多考虑是皮肤过于干燥引起的,也可能与缺乏维生素、湿疹、足癣、汗疱疹等原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根据引起的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1、皮肤过于干燥由于夏天天气比较炎热,如果患者不注意皮肤护理,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过于干燥,从而出现脱皮、开裂等症状。因此要合理调整饮食习惯,适当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也可以适当涂抹保湿霜,能够有效改善大脚趾头脱皮开裂的情况。2、缺乏维生素由于患者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可能会导致体内维生素缺乏,从而出现皮肤干燥、脱皮、开裂等症状。因此要合理调整饮食习惯,适当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猕猴桃、橙子、火龙果等,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复合维生素片、维生素B1片等药物进行治疗。3、湿疹如果患者长期处于潮湿闷热环境,可能会诱发湿疹,从而出现丘疹、红肿、瘙痒等不良反应,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甚至会出现脱皮、开裂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涂抹炉甘石洗剂、他克莫司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缓解病情的目的。也可以遵医嘱服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4、足癣经常穿不透气的鞋子,可能会导致大脚趾头部位受到真菌感染,从而诱发足癣,常见的症状有皮肤瘙痒、糜烂、脱屑等,也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涂抹盐酸特比萘芬乳膏、复方酮康唑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抑菌的作用。如果病情比较严重,也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通过激光治疗的方式进行处理。5、汗疱疹由于脚部出汗过多,可能会导致脚部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从而诱发汗疱疹,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还可能伴随水疱、瘙痒、刺痛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涂抹水杨酸软膏、尿素软膏等药物能够缓解症状。如果病情比较严重,也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通过紫外线照射的方式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局部清洁卫生,勤洗澡,勤换洗衣物,避免用手抓挠患处,以免加重病情。如果症状严重,不能缓解,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