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一例误诊

  【病例】 女,58岁。因间断性咯血、咳嗽伴乏力半年,于1998年2月23日入院。病人半年前感冒后出现咳嗽、咯血,为全血或痰中带血,血量不等,并有乏力。服抗感冒药1周,症状消失。1个月后,上述症状再现,且咯血量增多。1997年12月5日曾在外院就诊,X线胸片示左肺中部及右肺下部有斑片状阴影,诊断为肺结核,给予抗结核、抗感染、止血治疗40天,咯血停止,病灶明显吸收,出院。其间血尿素氮16mmol/L,血红蛋白68g/L。入院前1周,病情第3次反复,咯血量较大,多为鲜红色,X线胸片示两肺下部有大片絮状阴影。外院诊断为肺炎,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唑啉钠7天,同时输血800ml,症状未控制,咯血量继续增加,并出现气急、呼吸不畅等,转我院。查体:体温36.8℃,脉搏88/min,呼吸22/min,血压18/10kPa。左肺中下部及右肺下部闻及中小水泡音。辅助检查:血红蛋白51g/L,红细胞2.19×1012/L,白细胞8.8×109/L,中性粒细胞0.76,淋巴细胞0.21,嗜酸粒细胞0.03,血小板131×109/L,红细胞沉降率150mm/h,出凝血时间正常;血尿素氮35.1mmol/L;尿常规:蛋白(2+),红细胞(2+),白细胞(2+);痰镜检见少量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B超示双肾呈慢性炎症。X线胸片示两肺中下部布满云絮状影,尤以中外野为甚,密度不均,边缘不清。血自身免疫性抗体检查,除抗肾小球基底膜(抗-GBM)抗体阳性外,余均阴性。诊断为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给予地塞米松10mg/d静脉滴注,至第7天,咯血完全停止,复查X线胸片示双肺浸润性病变明显吸收,血尿素氮20mmol/L。继续治疗10天,病情进一步好转,自动出院。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又称Good-Pasture综合征,属少见病,近几年国内有散在报告。此病原因未明,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即病人体内存在抗-GBM抗体,而病人肺毛细血管基底膜与肾小球基底膜有交叉反应性抗原,从而引起肺泡毛细血管基底膜和肾小球基底膜病变,导致肺出血及肾炎表现。血清抗-GBM抗体阳性,或组织活检见沿肾小球和肺泡基底膜有IgG沉积,为本病的3个诊断依据。临床上有许多疾病同时表现为肺出血和肾炎,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韦格肉芽肿和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等,但这些疾病都不同时具备上述三方面的条件[1、2]。

  本例发病前有呼吸道感染,以反复咯血为主要表现,咯血程度不一,且随着咯血量的不同,肺部X线影像随之改变,激素治疗吸收快。随着病情的发展,又出现蛋白尿,痰中可见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血中抗-GBM抗体阳性,其过程均符合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的变化规律。

  通过对本例的分析,作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①不能将肺浸润性病变简单地与肺炎、肺结核联系在一起,而忽略了一些少见病;②应动态观察临床表现的变化特点,在抗炎、抗结核无效的情况下,应拓宽诊断思路;③动态观察肺部影像变化,对于病变的多发性、游走性、反复性及对治疗的反应性都应给予高度重视,认真分析;④应将临床症状的变化与X线胸片变化紧密联系起来,发现其内在的联系;⑤尽量用一元论解释所有临床症状。

(责任编辑:钟少玲)

2008-03-13 13:50:00浏览9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聂志扬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血清淀粉样蛋白A大于550mg/L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血清淀粉样蛋白A一般是指急性期反应物。通常情况下,急性期反应物大于550mg/L可能是正常现象,也不排除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原因引起的。 1、正常现象 如果在检查前进行了剧烈运动或者大量饮酒,可能会导致体内血液循环加快,从而引起血清淀粉样蛋白A升高的情况。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在休息后会逐渐缓解。 2、细菌感染 若身体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的入侵,会导致机体发生炎症反应,也会使血清淀粉样蛋白数值升高。此时建议患者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3、病毒感染 当身体受到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病毒的侵袭时,也会导致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从而使血清淀粉样蛋白数值升高。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利巴韦林片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 4、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可导致机体内细胞损伤和功能异常,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如发热、皮疹等,还会伴随血清淀粉样蛋白数值升高。对于此类患者,需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5、系统性红斑狼疮 该疾病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患者可表现为发热、对阳光敏感等症状,还会伴随皮肤损害的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羟氯喹片、硫酸羟氯喹片等药物方式辅助改善,平时要避免日光照射,外出要做好防晒措施。 除此之外,还可能是因为处于妊娠状态等原因造成的,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完善相关检查,以排除风险。
聂志扬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血清肌酐和血清尿素偏低怎么回事
通常情况下,血清肌酐和血清尿素偏低可能是由于蛋白质摄入过少、肌肉含量较低、怀孕、蛋白质合成减少、肾功能异常原因所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1、蛋白质摄入过少如果患者平时摄入的蛋白质含量较少,会导致体内的蛋白质含量较低,从而出现血清肌酐和血清尿素偏低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瘦肉等,有助于改善血清肌酐和血清尿素偏低的情况。2、肌肉含量较低如果患者平时运动量较少,会导致体内肌肉含量较低,从而出现上述现象。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适当进行运动,如慢跑、游泳、打羽毛球等,可以促进体内肌肉的新陈代谢,改善血清肌酐和血清尿素偏低的情况。3、怀孕对于怀孕的女性,由于体内的肾小球滤过率会增加,从而导致血清肌酐水平下降,出现血清肌酐和血清尿素偏低的情况。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在分娩后会逐渐恢复正常,不需要特殊治疗。4、蛋白质合成减少如果患者存在肝功能异常的情况,会导致蛋白质合成减少,从而引起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吸烟、酗酒,以免加重肝功能损伤的情况。必要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药物进行保肝治疗。5、肾功能异常如果患者存在肾功能异常的情况,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从而引起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以免加重肾功能损伤的情况。必要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呋塞米、氢氯噻嗪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