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呼吸科 > 基础常识

肺曲菌病

举报/反馈
2008-03-12 18:24:0039健康网社区

  肺曲菌病(pulmonary aspergillosis)致病菌主要为烟曲菌,少数为黄曲菌、土曲菌、黑曲菌、棒状曲菌、构巢曲菌及花斑曲菌等。我国从1949年到1988年底陆续报告的呼吸道曲菌感染约300多例,然而1972年以前的总数仅47例。肺部曲菌病绝大多数为继发感染,原发者极为罕见。临床上一般将本病分为曲菌球、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和侵入性肺曲菌病(IPA)等三种类型。

  症状

  曲菌球患者无明显全身症状,但有得利咯血和咳嗽。肺内孤立的新月型透亮区球型灶,为其典型X型表现。

  ABPA一般发生在特应性体质基础上,呈反复发作性喘息、发热、咳嗽、咳出棕色痰栓、咯血。体检两肺布满哮鸣音,肺浸润部位有细湿罗音。胸部X线示肺叶、段分布的浸润病灶,常为游走性;肺实变,或因粘液栓塞支气管致肺段或肺叶不张,便无叶间裂移位,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中心支气管扩张,受累的段或亚段支气管呈囊状扩张,而远端正常。车轨线样、平行线、环状、带状或牙膏样、指套状等阴影亦常能见到。血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清IgE浓度升高。曲菌浸出液作皮内试验可呈双相反应:试验15~20分钟后,出现风团和红晕反应,约0.5~2小时消退(Ⅰ型反应);4~10小时再次观察,在皮试局部出现Arthus反应,约24~36小时消退(Ⅲ型反应)。患者含曲菌特异性沉淀素,用浓缩的血清标本测定,阳性率达92%。

  IPA患者病情严重。有发热、咳嗽、咳脓性痰、胸痛、咯血、呼吸困难,以及播散至其他器官引起的相应症状和体征。体检发现肺部有干、湿罗音。X线早期可出现局限性或双肺多发性浸润,或结节状阴影,病灶常迅速扩大融合成实变成坏死形成空洞;或突然发生大的、楔形的、底边对向胸膜的阴影,类似于“温和的”肺梗塞。少数出现胸腔积液征象。

  病因及发病机制

  曲菌球是最常见的类型。曲菌常寄生于肺结核、支气管肺囊肿肺癌结节病等慢性肺部疾病形成的空腔内。空洞壁和周围的肺组织部分破坏、肺泡内出血、有大量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和许多增生的小动、静脉、呈瘤样扩张,一般无菌丝侵入。洞内有黄褐色球状物,较松脆,切面有色素沉着,含成堆的有隔分支菌丝体,夹杂大量嗜酸性无定形物质和红细胞。ABPA是Ⅰ型和Ⅲ型变态反应的联合作用。吸入的短链曲菌孢子陷在较大的节段支气管分泌粘液中,形成菌丝体;其抗原与IgE致敏折肥大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释放介质,导致支气管痉挛,支气管粘膜通透性增加,抗原进入组织,引起肺和血内嗜酸粒细胞增多。此外,曲菌抗原与IgG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在补体参与下引起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炎症,导致支气管破坏、扩张和肺纤维化。支气管壁和肺实质有嗜酸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及肉芽肿形成,管腔内有曲菌菌丝,但无菌丝侵入组织。IPA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菌群失调、免疫功能降低患者中。寄生在上呼吸道内的曲菌侵入肺组织,发展成坏死性出血性肺炎,可引起化脓,形成多发性脓肿或肉芽肿,病灶边缘可有小动脉栓塞。曲菌侵入肺血管导致血行播散,累及全身其他脏器。

  诊断

  从支气管深部吸出分泌物,涂片找到菌丝,培养多次均阳性,有助于诊断。曲球菌典型的X线特征有诊断意义。曲菌抗原皮内试验和血清沉淀试验阳性具诊断价值。发作性支气管哮喘、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清IgE升高、X线示肺浸润灶,经纤支镜吸出分泌物涂片有曲菌菌丝,或培养有曲菌生长,即可诊断为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透视下定位经纤支镜作肺活检,对曲菌球和侵入性肺曲菌病有确诊价值。

  治疗

  曲菌球一般对抗真菌药物治疗无效,应争取手术治疗。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患者,经气管滴入或雾化吸入二性霉素B等抗真菌药,虽对消灭支气管内曲菌有一定疗效,但易复发。目前认为皮质类固醇是治疗本病最有效的药物,可抑制变态反应、减少痰液,使支气管管腔不利于曲菌种植。一般口服强的松0.5mg/kg/d,有助于肺浸润吸收。2周后改为隔日一次,至少维持3个月。亦可联合应用二性霉素B,雾化吸入疗效较满意。通常用氟美松2.5mg和二性霉素B5mg加入生理盐水10ml中雾化吸入,每日2次,共1个月。对顽固性病者应作支气管镜冲洗,吸出粘稠的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IPA者主要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两性霉素B为首选药物,用法和剂量参阅“隐球菌病”。亦可合并应用利福平,450mg/d,空腹一次口服。因两者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也可应用氟胞嘧啶。伊曲康唑(ifraconazole)抗真菌活性强,对曲菌感染具良好疗效,用量200mg/d逐增至400mg/日,分1~2次服用。对于顽固性或复发性、侵入性肺曲菌病患者,若病灶局限,可作部分肺切除。

(责任编辑:钟少玲)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