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翁心华教授细说“非典”防治

  自2002年11月我国广东省暴发非典肺炎(以下简称“非典”)以来,许多人谈“非”色变。如果说,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一度抓住人们的视线的话,“非典”则是紧紧愀住人们的心:“非典”的流行情况到底怎样?是否是不治之症?怎样防治“非典”?带着广大读者的疑问,记者走访了上海市非典型肺炎专家咨询组组长翁心华教授。

  记者:翁教授,您作为一个着名的传染病学专家,请您谈谈目前正在流行的“非典”情况,好吗

  翁教授:好啊1 2002年11月中旬我国在广东发现第一例非典型肺炎,11月16日至2003年2月28日广东出现流行高峰。现WHO(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该病定名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缩写为SARS)。值得提到的是曾在河内工作的WHO感染病专家,46岁的意大利籍医生Carlo Urbani-72月底第一个报道了此种奇怪的疾病。河内的流行起始于一例不名原因的住院病人。他在中国香港及上海旅行时即感不适,到达河内后开始发病,而在其入院后约有20个医务人员也相继患上同样的疾病。病人多以流感样症状起病,最常见的症状包括骤起高烧、肌肉酸痛、头疼和咽部不适。早期实验室检查呈现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发生双肺病变、甚至出现进行性呼吸窘迫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由于Carlo Urbanl的高度警惕,WHO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遏制了本病在更大范围内的流行趋势,然而他本人却不幸染上此病,并于3月29日死于泰国。后来WHO把SARS病毒检测和特性描述的成就归功于给CarloUrbanl医生。

  3月12日,香港卫生署报告了一个公立医院内发生呼吸系统疾病的暴发流行。在3月11曰夜前,50名医务人员有23例出现发热。其中8位X光发现早期肺炎的表现。所以,位于日内瓦的WHO总部在这一天向全球发出警告。自2月中旬以来WHO一直密切关注流行于越南、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广东省的严重肺炎。发生在河内与香港的暴发均具有共同的特点,即在医院内流行。所以应高度怀疑暴发流行是由医务人员传播给病人的。

  目前,报道的国家不口地区有加拿大、中国、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力口坡、泰国和越南。在中国,截止2003年5月5日上午10时,已报告临床诊断病例4280人,死亡206人,疑似病例2 604人,波及26个省市,严重影响向我国人民的生活与健康。由于SARS在短期内已在许多国家造成流行,WHO紧急发布了对旅游者和航空公司的指导性建议。

  记 者:目前,“非典”正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引起了一些人的恐慌。“非典”的传播能不能被有效地控制

  翁教授:疾病流行的早期人们没能认识到这是一种新出现的烈性传染病,许多病人被认为是普通的非典型肺炎,没有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及特殊的治疗等控制传染的措施,造成了疾病在医院和来院探视暴露者中的广泛传播。这种由一个SARS患者传染许多人的现象称为“超级传播者”。调查人员应注意查清疾病的传播链,尤其要找寻疾病传播的关键点和阻断传播的有效措施。自从采取传染病控制措施后,“超级传播者”大大减少。

  记者:感染“非典”后有哪些临床表现Q症状和体征如何

  翁教授:初步观察统计非典型肺炎病人潜伏期一般在1~1 2天之间,大多数在4~5天内发病。病人早期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体温一般>38~C,可伴有畏寒和寒战、肌肉酸痛、头痛咽痛、干咳、偶有血丝痰;气促或呼吸困难;乏力、腹泻;3-7天后病人出现低氧血症、肺炎,10%~20%的病人表现为呼吸窘迫,需机器辅助呼吸,病死率为4%~6.9%。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可正常或减少。疾病早期胸片亦可正常,但随着疾病进展,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病人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常为双侧改变,阴影吸收消散较慢。肺部阴影与症状体征可不一致。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病人可闻少许湿罗音,若检查结果阴性1~2天后应予复查。

  记 者:您能谈谈“非典”诊断标准吗

  6i教授:卫生部在5月3日修改了4月1 5日发布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试行): 1.流行病学史 1.1 与发病者有密切接触史,或属受传染的群体发病者之一,或有明确传染他人的证据;

  1.2 发病前2周内曾到过或居住干报告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并出现继发感染疫情的区域。

  2.症状与体征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38~C,偶有畏寒;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病人可闻少许湿罗音,或有肺实变体征。

  注意:有少数病人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尤其是有近期手术史或有基础疾病的病人。

  3.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一般不升高,或降低;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4. 胸部X线检查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病人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常为多叶或双侧改变,阴影吸收消散较慢;肺部阴影与症状体征可不一致。若检查结果阴性,1~2天后应予复查。

  5.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

  疑似诊断标准:符合上述1.1+2+3条或1.2+2+4条或2+3+4条。

  临床诊断标准:符合上述1.1+2+4条及以上,或1.2+2+4+5条,或1.2+2+3+4条。

  医学观察诊断标您符合上述1.2+2+3条。

  鉴别诊断:临床上要注意排除上感、流感、细菌性或真菌性肺炎、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军团病肺结核流行性出血热、肺部肿瘤、非感染性间质性疾病、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临床表现类似的呼吸系统疾患。

  5月5日卫生部办公厅又作了补充说明。通知指出所指医学观察是指符合诊断标准1.2+2+3条的病人,对这些病人在进行治疗的同时予以鉴别诊断,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疾病控制部门进行医学观察,每天监测体温,必要时应到发热门诊就诊,拍x线胸片复查。

  记者:怎样预防“非典”呢

  翁教授;国家卫生部于4月29日发布了2003年的7号“公众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指导原则”公告。公告指出:

  最有效的预防措施:生活、工作场所通风;注意个人卫生。

  其他有效措施:①不与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触。②用肥皂和自来水(流动的水)洗手。

  在部分场合有效的预防措施:在人群密度高或不通风的场所内戴口罩(1 2 16层)。

  尚未肯定预防效果的措施:①服用中、西药物。②室内使用熏香。③使用干扰素喷喉、鼻。

  无预防效果的措施:①露天场所戴口罩。②以注射方式给药的“预防性”制剂(如:丙种球蛋白等)。

  记 者:最近,有人一患了感冒、咳嗽就紧张得不得了,以为患了“非典”,您对大家有什么忠告

  翁教授:如怀疑自己得了“非典”的人群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到过疫情多发地区、和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有过接触的;第二类是仅仅偶尔出现乏力、难受等情况的。春季本就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时节,许多人出现了一般性的头疼、伤风感冒,非常紧张,时时刻刻戴着口罩、恨不能将手一直泡在消毒水中。对此,应保持镇定,理性、冷静地面对身体的生理变化。我建议:怀疑自己可能感染“非典”的人可以经常测量体温,如果咳嗽、体温又超过了38摄氏度,再到设有发烧门诊的医院就医。

  市民应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即使出现可疑症状,也不要惊慌,应就近就医。在没有确诊时,注意避免和家人、朋友、同事的密切接触,有条件的人可分房而居。更没必要有太重的心理负担。过分的担心和焦虑只会降低自身的抵抗力,增加被疾病感染的几率,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记者:翁教授,您能不能介绍一下目前那些药对非典特别有效?

  翁教授;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香港公布的方案主要为抗病毒药(利巴韦林8毫克/千克体重,每8小时1次,静脉滴注;或片剂1.2克,口服,每8小时1次)、类固醇激素(氢化考的松4毫克/千克体重,每8小时1次,渐减至200毫克,每8小时1次;或甲基强的松龙240毫克~320毫克/天)。若患者在接受50%氧流量情况下,动脉血氧饱和度仍低于90%、呼吸频率大于35次/分,则应送ICU(重症监护病房)病房,并早期联合使用激素和利巴韦林,两周后病情会改善。香港的Lee等对138例患者进行危险因素的多中心研究,病死率与高龄、高乳酸脱氢酶及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成正比。孕妇及儿童使用利巴韦林有一定的副作用,体外实验表明此新的冠状病毒对利巴韦林耐药,此结果仍待进一步的证实。但香港的经验表明应用后可改善预后。

  广东的经验是:对起病初期出现的流感样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清热解毒;当肺部出现纤维化病变时,大量使用皮质激素;病人出现缺氧等呼吸困难的表现时,及早采用无创通气的方法缓解病情;中后期病人出现严重免疫功能低下时必需重视继发感染。台湾的治疗经验除高浓度吸氧外,早期大量使用免疫球蛋白,以抑制病毒入侵造成的细胞介质大量释放,从而起到保护肺部细胞的作用。

  4月25日英国《泰晤士报》透露,美国国家医疗协会正对美国俄勒冈州的AVI生物制药公司提供的对抗SARS病毒的新药进行分析论证。初步分析表明,这种新药能够有效杀死冠状病毒。该药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反义疗法(antisense therapy)”攻击病毒的核糖核酸单链,阻止病毒的关键致病部位在人体细胞内复制。该药在作用于SARS病毒的同时,对人体细胞内正常遗传信息的转运复制过程无影响。该公司曾成功使用这种技术帮助美国动物园的企鹅逃脱了西尼罗河病毒的威胁,近三年来又致力于癌症心血管类疾病的临床治疗,均取得了可喜的效果,无毒副作用。因此,就在力口拿大温哥华迈克尔·史密斯基因科学中心破译了SARS病毒的基因密码后10天,该公司就推出了这种新药。不过,加拿大国家微生物实验室的弗兰克·普鲁莫博士表示,就算AVI的这种药物的确对SARS病毒有效,也可能无法完全治愈SARS。因为,他所在的实验室发现,只有40%的SARS患者体内有这种冠状病毒,当然,上述实验室结果并不排除试验本身的因素和患者病毒载量低等原因,但仍意味着人类至今尚未完全阐明SARS的致病机制。不过,2003年5月1日《科学》杂志公布了该病毒的全部基因测序结果,相信战胜“非典”的前景还是光明的。

  5月5曰卫生部推荐治疗方案中补充了“心理治疗:要加强医院管理和安全防范;医务人员要主动加强医患沟通,告诉患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经过治疗是可以痊愈的,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责任编辑:刘振龙)

2007-12-26 13:53:00浏览12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黑痣越长越大是什么原因,挂什么科
黑痣越长越大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包括局部刺激、内分泌变化、恶变倾向等;通常可以到皮肤科、整形外科、肿瘤科等科室就诊。一、原因:1、局部刺激:当黑痣受到日常的搔抓、摩擦、外伤等反复的摩擦刺激后,黑痣内的细胞会因这种机械性刺激而发生增殖反应,进而导致黑痣逐渐增大。2、内分泌变化:在青春期,身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显著变化,雄激素、雌激素等分泌量增加,这些激素可能会对黑痣内的细胞产生影响,刺激细胞生长,使得黑痣逐渐变大。同样,女性在孕期时,体内的孕激素、雌激素等激素水平大幅升高,内分泌环境发生改变,也可能导致黑痣出现增大的现象。3、恶变倾向:黑痣的恶变是一个较为严重的情况,当黑痣出现恶变时,其细胞会呈现异常的增殖状态,从而导致黑痣快速变大。同时,恶变的黑痣还可能伴有颜色加深且不均匀、边界变得不规则、出现瘙痒、疼痛、破溃、出血等症状。二、科室:1、皮肤科:皮肤科是诊断和治疗皮肤疾病的专业科室,黑痣属于皮肤的病变。皮肤科医生可以通过肉眼观察黑痣的形态、大小、颜色、边界等特征,初步判断黑痣的性质。还可能会进行皮肤镜检查等辅助手段,进一步评估黑痣的情况。2、整形外科:如果黑痣较大,或者长在面部等影响美观的部位,患者在关注黑痣病变风险的同时,也有改善外观的需求,那么可以选择整形外科。整形外科医生在切除黑痣时,会更加注重手术切口的设计和缝合技巧,尽量减少术后瘢痕的形成,以达到较好的美容效果。3、肿瘤科:当黑痣出现快速增大、形状不规则、颜色不均匀、边界模糊、表面破溃出血、瘙痒疼痛等异常表现,高度怀疑有恶变可能时,需要前往肿瘤科。肿瘤科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身检查等,以判断黑痣是否已经发生转移,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建议患者日常避免自行对黑痣进行抠挖、腐蚀等处理,以免刺激黑痣,增加恶变风险。对于一些位于易摩擦部位的黑痣,如手掌、足底、腰部、颈部等,即使目前没有明显变化,也可以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提前处理,以降低潜在风险。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黑热病可怕吗
黑热病并不可怕。其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虽会带来困扰,但只要及时发现、规范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康复,重新回归正常生活。从疾病特性来看,黑热病的传播途径相对明确,主要通过白蛉叮咬传播。在流行区域,做好防蛉灭蛉工作,就能有效切断传播途径。而且,黑热病起病隐匿,病程虽长,但症状相对典型,如长期不规则发热、进行性脾肿大、贫血、消瘦等,这些症状便于医生早期识别诊断。一旦确诊,现有的治疗药物对杜氏利什曼原虫有很好的杀灭作用,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五价锑化合物是治疗黑热病的首选药物,如葡萄糖酸锑钠,遵医嘱使用,治愈率较高。对于少数对五价锑化合物耐药的患者,还有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等二线药物可供选择。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身体状况等制定个性化方案,全程监测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同时,配合营养支持、纠正贫血等辅助治疗措施,可帮助患者增强体质,提升康复速度,大大降低黑热病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损害的风险。若身处黑热病流行区,出现长期发热、脾脏肿大等症状,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病原体检查等,以便早期诊断。确诊后,严格按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治疗期间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被白蛉叮咬,降低再次感染风险。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更年期月经量少颜色黑褐色吃什么药调理
更年期月经量少颜色黑褐色可考虑用乌鸡白凤丸、坤泰胶囊、逍遥丸、谷维素片等药物调理。若出现此类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可进行妇科超声、性激素六项等检查以明确病因。1、乌鸡白凤丸:该药物是调理月经不调的常用药物,具有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的功效。更年期女性因卵巢功能衰退,易出现气血两虚,导致月经量少且颜色黑褐色。乌鸡白凤丸能有效改善身体虚弱状况,促进气血运行,帮助月经恢复正常状态,使月经量和颜色趋于正常。2、坤泰胶囊:该药物常用于改善更年期症状,有滋阴清热、安神除烦的作用。更年期卵巢功能衰退,激素水平波动大。坤泰胶囊可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改善卵巢功能,从而对月经量少、色黑褐色等问题起到一定的调整作用,缓解因激素失衡导致的月经异常。3、逍遥丸:更年期女性情绪波动大,易肝郁气滞,进而引发月经不调。逍遥丸可疏肝理气,使气血通畅,有效缓解因情绪因素导致的月经量少、颜色改变等问题,让月经恢复正常规律。4、谷维素片:更年期内分泌失调影响月经,谷维素可调节内分泌,缓解月经异常症状。同时,该药物对改善睡眠、缓解焦虑也有帮助,间接助力月经调理,使月经状况在整体身体状态改善下得到好转。更年期女性应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稳定。饮食上,可多吃富含雌激素的食物,如豆类、蜂蜜等,同时增加营养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还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压力过大,可通过适当运动、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以促进身体的整体健康,改善月经状况。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脚趾头烂变黑怎么办
糖尿病足脚趾头烂变黑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清创处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等。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可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形成,进而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脚趾头烂变黑是糖尿病足的一种严重表现。1、清创处理:糖尿病足脚趾头烂变黑后,应及时进行清创处理。通过彻底清创,去除坏死组织,减少感染源,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清创过程中,应使用碘伏等消毒剂对伤口进行消毒,避免细菌进一步蔓延。2、药物治疗:需积极遵医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或注射胰岛素等,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对于合并感染的患者,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以控制感染扩散。此外,还可使用阿司匹林、肝素、西洛他唑等药物,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3、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方式包括清创术、植皮术、截肢术等,具体选择应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确定。截肢术是糖尿病足的一种极端治疗措施,旨在去除坏死组织,防止感染扩散,保护患者生命。4、生活方式调整:此类患者应保持足部清洁卫生,定期更换鞋袜,避免足部受压和摩擦。同时应戒烟限酒,控制饮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如奶油、奶茶、炸鸡等的摄入。糖尿病足脚趾头烂变黑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疗。患者应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积极配合治疗,以控制病情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同时,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足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足部问题,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