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病因学
肺脓肿的发生和发展,常有以下三个因素:①细菌感染;②支气管阻塞;③全身抵抗力减低。
临床常见的病因有两大类:血源感染和气管感染。血源感染,主要由败血症及脓毒血症引起,病变广泛常为多发,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气管感染主要来自呼吸道或上消化道带有细菌的分泌物,在睡眠、昏迷、酒醉、麻醉或癫痫发作、脑血管意外之后,被吸入气管和肺内,造成小支气管阻塞,在人体抵抗力减低的情况下,就会诱发肺脓肿。
病理改变
支气管阻塞远侧端的肺段发生肺不张及炎变,继而引起肺段血管栓塞产生肺组织坏死及液化,周围的胸膜肺组织发生炎性反应,终于形成一个有一定范围的脓肿。脓肿形成后,经过急性和亚急性阶段,如支气管引流不通畅,感染控制不彻底,则逐步转入慢性阶段。在感染的反复发作,交错衍变的过程中,受累肺及支气管既有破坏,又有组织修复;既有肺组织的病变,又有支气管胸膜的病变;既有急性炎症;又有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肺组织内的一个脓腔,周围有肺间质炎及不同程度的纤维化,相关的支气管产生不同程度的梗阻和扩张。
慢性肺脓肿有以下三个特征:①脓肿部位开始时多居有关肺段或肺叶的表浅部;②脓腔总是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小支气管相通;③脓肿向外蔓延扩展,到晚期则不受肺段、肺叶界限的限制,而可跨段、跨叶、形成相互沟通的多房腔的破坏性病灶。
慢性肺脓肿由于胸膜粘连,粘连中形成侧支循环,血流方向是自血压较高的胸壁体循环流向血压较低的肺循环。临床在其体表部可听到收缩期加重的连续性血管杂音。凡有此杂音者术中出血量较大,应有充分补血和止血技术方面的准备。慢性肺脓肿病人经久咳嗽、咯血、脓痰,全身有中毒症状,营养状况不良,呼吸功能受损、贫血、消瘦、浮肿、杵状指等。
肺脓肿发病急剧,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以及口腔病灶等经过。初期症状包括发冷发烧、全身不适、胸痛、干咳等。经药物治疗,急性症状有好转,但未能全部消除,逐步转为慢性肺脓肿,主要症状为咳嗽、咳脓痰、咯血、间断发热及胸痛等。其咳痰量多、粘稠、脓性、有臭味。
体格检查 患者肺部叩诊呈浊音,听诊有各种罗音及管性呼吸音,少数病例可听到胸膜粘连血管杂音。病程较久者常有杵状指。
除分析病史、症状及体格检查,必须进行X线检查。胸部平片可见肺部空洞性病灶,壁厚、常有气液面,周围有浸润及条索状阴影,伴胸膜增厚,支气管造影对有无合并支气管扩张及病变切除的范围都有很大帮助。对有进食呛咳者应行碘油或钡餐食管造影检查,明确有无食管气管瘘;若需与肺癌鉴别时需做支气管镜取活组织检查。
治疗 肺脓肿病期在三个月以内者,应采用全身及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全身应用及体位引流,局部滴药、喷雾及气管镜吸痰等。经上述治疗无效则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
1、病期在三个月以上,经内科治疗病变未见明显吸收,而且持续或反复发作有较多症状者。
2、慢性肺脓肿有突然大咯血致死的威胁,或大咯血经积极药物治疗仍不停止者,应及时手术抢救。
3、慢性肺脓肿如因支气管高度阻塞而感染难以控制者,应在适当准备后进行肺切除。
4、慢性肺脓肿与其他病灶并存,或不能完全鉴别,如结核、肺癌、肺霉菌感染等,也需要肺切除治疗。
术前准备:包括改善病人全身情况,加强营养,间断输血,全身用抗生素,体位排痰,局部喷雾,气管内滴药等。经住院3~6周准备,痰量减少至每天50ml以下;痰由黄脓稠变为白粘稀薄;食欲、体重有所增加;血红蛋白接近正常,体温脉搏趋于平稳,则可进行手术。
手术范围:肺脓肿的手术难度大、出血多,病变往往跨叶,手术范围不宜太保守,尽可能不做肺段或部分肺叶切除,而多数是超过肺叶范围,甚至需要全肺切除。
手术并发症:常见的有失血性休克,支气管瘘及脓胸、吸入性肺炎、食管瘘等。
其预后,大多数慢性肺脓肿经外科治疗疗效满意,症状消失,并恢复正常工作。
(责任编辑:魏思静)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副主任医师
新乡市中心医院 呼吸内科二
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呼吸内科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副主任医师
新乡市中心医院 呼吸内科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上海市南汇区惠南镇东门大街339号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东莞市莞城文化广场对面运河西二路运河邮政局旁
二级 中医医院 公立
河北省河间市京开南路11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唐山市东矿区京华道
二级甲等 中西医结合医院 公立
大同市龙园小区东门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解放路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