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过敏性哮喘的症状诊断治疗

  过敏性哮喘的症状

  过敏性哮喘发作前有先兆症状如打喷嚏、流涕、咳嗽胸闷等,如不及时处理,可因支气管阻塞加重而出现哮喘,严重者可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沫痰,甚至出现紫绀等。但一般可自或用自行或用平喘药物等治疗缓解。某些患者在缓解数小时后可再次发作,甚至导致哮喘持续状态

  此外,在临床上还存在非典型表现的哮喘。如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在明显诱因咳嗽2个月以上,夜间及凌晨常发作,运动、冷空气等诱发加重,气道反应性测定存在有高反应性,抗生素或镇咳、祛痰药治疗效,使用支气管解痉剂或皮质激素有效,但需排除引起咳嗽的其他疾病。

  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史即反复发作性气喘、胸闷、咳嗽和两可闻哮鸣音,发作有某种诱因,症状可因用支气管扩张药或自行缓解,并排除其他疾病,可初步诊断。肺功能检查,FEV1降低,提示气流阻塞;支气管扩张试验,吸入支气管扩张药后,降低的FEV1恢复15%为阳性。可作为哮喘的诊断依据。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FEV1或PEF较吸药前降低20%以上,表示气道反应性增高。

  此外,目前常采用皮内试验和点刺试验或通过体外测定血清中特异性IgE来检测和确定过敏原,但均有一定局限性。支气管激发试验,对职业性哮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过敏性哮喘的检查

  1、血常规:发作时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合并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2、痰液检查:多为黏稠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退化形成的夏科雷登结晶可在陈旧痰中查到;部分忠者可见库什曼旋体.可能为细小支气管的管理。

  3、肺功能检查:发作时各项有关呼气流速的指标均下降,主要有用力第一秒呼气量(FEVl)、 —秒率(FRv1、%)及最大呼气流速(PEF)等,可用于病情程度判断、治疗及预屑的评估。

  4、血气分析:轻度发作者,PaO2,多正常,中度及以上发作时则有不同程度下降,可出现呼吸衰竭PaO2小于60mmHg。伴有过度通气时,则会导致PaCO 2下降而出现呼吸性碱中毒;伴有气道阻塞时,通气不足,则会导致PaCO 2上升而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和(或)代谢性酸中毒

  5、X线检查:缓解期可异常。哮喘发作时,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里过度充气状态。合并肺部感染或继发肺气肿气胸纵隔气肿有相应X线表现。

  6、其他检查:①致敏原皮肤试验,用可疑的过敏原进行皮内试验.对确定过敏原有一定价值。②血清[BE及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含量的测定等有助于哮喘的诊断。

  过敏性哮喘的西医治疗

  传统过敏性哮喘药多为抗组胺药和激素类药,不但会致人困乏疲倦,对肝肾还有损害,而激素更可能导致肥胖、感染、色素沉着等问题。另外这些抗过敏药多在用时见效,一停药就复发,症状甚至更重。

  一、抗炎药物也称作控制病情的药物。由于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慢性过敏性炎症的,所以控制和消除慢性气道炎症是哮喘的基本治疗。常用的药物是吸入的糖皮质激素和色酮类药物。一些新的药物,如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激动剂和控释型茶碱也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色苷酸二是一种非皮质激素抗炎药物。

  二、敏治疗:也称变应原疫苗治疗,是哮喘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其疗效已经在炎合并哮喘的患者中所证实。临床上主要针对尘螨和各种粉进行脱敏治疗。研究证实该疗法能改变哮喘的自然进程并可在停止治疗后维持数年的疗效。许多学者主张下脱敏治疗,由于舌下脱敏治疗避免了反复注射的麻烦和痛苦,因此特别适合儿童。但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比较舌下脱敏治疗是否和注射脱敏治疗具有同样的疗效。

  脱敏疗法(SIT)是哮喘的一种特异性免疫治疗,用于过敏原明确又难以避免的中、轻度慢性哮喘,可减轻发作,青年和儿童患者效果较好。由于对脱敏疗法治疗哮喘的疗效尚有不同意见,且其治疗时间长、起效慢,并有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危险,因而使该疗法的广泛应用受到限制。 此外,抗原制作必须标准化,对多种抗原过敏者不宜施行脱敏疗法。

  三、抗-IgE单克抗体:是一种针对人类IgE的重组单克隆抗体,在治疗过敏性鼻炎和哮喘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疗效。

  四、抗组胺药物:由于哮喘为过敏性疾病,一旦确诊就应该尽早给予抗组胺药物。有效地控制过敏性鼻炎可以避免大多数哮喘发作或避免哮喘加重,因此使用抗组胺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对改善哮喘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抗组胺药物的普通剂量即可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来预防哮喘发作,加倍剂量可改善并发的哮喘症状。给予抗组胺药加伪麻黄碱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在改善鼻塞症状的同时,更可改善哮喘症状、提高PEF和减少支气管扩张剂的用量。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和哮喘加重能被连续的抗组胺药治疗所控制。在过敏性体质儿童早期治疗的研究中发现,连续抗组胺药治疗可降低哮喘病的发病率。

  五、支气管舒张药,此类药除主要作用为舒张支气管,控制哮喘的急性症状。常用的有:β2激动剂、茶碱类、抗胆碱药物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来慧丽  实习编辑:罗军强)

2011-07-02 01:37:00浏览6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子宫内膜癌早期全切术后会复发吗
如果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未彻底清除癌细胞,受残留癌细胞、雌激素刺激、身体抵抗力差等因素影响,子宫内膜癌有复发的可能性;但若手术彻底,患者术后恢复好、规范随访并辅助治疗,则可能不复发。患者应遵医嘱随访与治疗以辅助降低复发风险。尽管是早期子宫内膜癌且进行了全切手术,但仍有一些因素可能导致复发。虽然切除了子宫及相关组织,但可能存在一些微小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手术无法触及的部位,如盆腔淋巴结或远处的微小转移灶,这些残留的癌细胞在术后可能会继续增殖,导致复发。其次,即使切除了子宫和卵巢,身体其他部位仍可能产生雌激素,如肾上腺皮质等,这些雌激素可能会刺激残留的癌细胞生长。此外,如果患者年龄较大、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身体抵抗力较差,或者术后没有进行规范的随访和必要的辅助治疗,都可能会增加复发的风险。但如果手术切除非常彻底,将所有肉眼可见和潜在的癌细胞都完全清除干净,并且患者术后身体恢复良好,免疫系统功能正常,能够及时识别和清除可能残留的癌细胞,那么就有可能不复发。同时,如果患者在术后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的随访和必要的辅助治疗,如根据病情需要进行放疗、化疗或激素治疗等,进一步杀死可能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的风险,也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的几率。对于子宫内膜癌早期全切术后的患者,建议术后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随访,包括妇科检查、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复发迹象。如果医生根据病情建议进行辅助治疗,一定要积极配合,以较大程度地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皮肤癌早期症状会痒吗
皮肤癌早期症状有可能会出现痒感,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有此表现,痒感也不是皮肤癌早期的特异性症状。皮肤癌早期出现痒感,可能与肿瘤细胞对周围组织的刺激有关。当皮肤癌发生时,肿瘤细胞不断增殖,会侵犯和破坏周围的正常皮肤组织,刺激皮肤内的感觉神经末梢。这些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后,会向大脑传递异常信号,从而产生瘙痒的感觉。但这种痒感往往容易被忽视,因为其程度可能并不剧烈,而且类似的皮肤瘙痒在一些常见的皮肤病中也很常见。皮肤癌早期病灶周围可能会伴随炎症反应,也可能引发瘙痒。肿瘤细胞会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出现炎症细胞浸润、血管扩张等炎症表现。炎症介质的释放会进一步刺激神经末梢,加重瘙痒症状。但同样,皮肤炎症引起的瘙痒并非皮肤癌所特有,许多良性皮肤疾病如湿疹、皮肤干燥综合征等,也可能引起瘙痒症状。若皮肤出现不明原因的瘙痒且持续不缓解,尤其是伴有皮肤红斑、丘疹、结节、溃疡、肿物等异常表现时,患者应提高警惕,及时前往医院皮肤科就诊。医生一般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必要时会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日常生活中,建议要注意避免长期暴露在紫外线强烈的环境中,外出做好防晒措施,如涂抹防晒霜、戴帽子、穿防晒衣等,以减少皮肤受损可能。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宫颈癌早期有哪些症状
早期宫颈癌常无明显症状,偶有阴道分泌物增多、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阴道出血等。宫颈癌,是发生在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主要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该病毒通过性接触传播,长期感染可能导致宫颈细胞发生癌变。宫颈癌的筛查、诊断和治疗需要专业的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因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1、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分泌物是女性生殖系统正常分泌的液体。在宫颈癌早期,由于肿瘤细胞的刺激,可能导致宫颈或阴道黏膜分泌物增多。这种增多可能伴有异味,但并非所有增多的分泌物都有臭味。当发现阴道分泌物性状、颜色或气味发生改变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排除宫颈癌等潜在疾病。2、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阴道出血:宫颈癌早期,肿瘤组织可能侵犯宫颈血管,导致血管脆性增加,易于出血。在性生活或妇科检查过程中,由于外力的刺激,可能导致宫颈部位出血。这种出血通常量不大,但颜色鲜红,需要引起警惕。需要注意的是,宫颈癌早期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明显的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在体检或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宫颈癌的存在。因此建议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特别是对于有宫颈癌家族史、多次性生活史或生殖道感染史的女性,更应提高警惕,即使无明显症状,也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该疾病若早期发现,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有助于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卵巢癌早期会引起月经如何变化
卵巢癌早期可能引起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异常、闭经、痛经等症状。如发现月经有异常变化,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妇科超声、肿瘤标志物检查、盆腔磁共振成像等。1、月经周期紊乱:卵巢癌早期,卵巢功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导致激素分泌失衡。这会使月经周期出现紊乱,原本规律的月经变得不规律,可能出现月经提前或推迟,周期时长不稳定等情况。2、月经量异常:一方面,卵巢癌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的生长和脱落,导致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另一方面,也可能因肿瘤影响激素水平,使子宫内膜生长不良,从而出现月经量减少的情况。3、闭经:少数情况下,卵巢癌早期可能导致卵巢功能受损严重,雌激素分泌大幅减少,进而出现闭经现象。尤其是年轻女性,如果没有其他明显原因而突然出现闭经,应警惕卵巢癌等疾病的可能。4、痛经:卵巢癌早期,肿瘤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或引起盆腔充血等,导致痛经症状加重。原本没有痛经史的女性可能会出现痛经,或原有痛经症状的女性痛经程度加剧。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卵巢疾病的风险,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适当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避免高脂肪、高糖、高盐饮食。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内分泌平衡。同时,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包括卵巢癌在内的各种妇科疾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