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慢性鼻炎是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层的慢性炎症。表现为鼻粘膜的慢性充血肿胀,称慢性单纯性鼻炎。若发展为鼻粘膜和鼻甲骨的增生肥厚,称慢性肥厚性鼻炎。
慢性鼻炎的诊断要点
1、单纯性:以间歇性两侧交替性鼻塞为主要症状。双下甲充血肿大,用血管收缩剂后能缩小。
2、肥厚性:鼻塞较重,多为持续性。下鼻甲组织增生肥厚,对血管收缩剂不敏感。
慢性鼻炎中医治疗
一、辨证选方
1、外感风寒
治法:疏风散寒,辛温通窍。
方药:苍耳子散(《济生方》)加减。苍耳子9g,辛夷9g,羌活9g,防风9g,藁本9g,川芎9g,白芷15g,细辛3g,升麻9g,本通6g,甘草6g。咳嗽重者加紫苑,款冬花;挟湿者加藿香,佩兰。
2、外感风热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通窍。
方药:桑菊饮(《温病条辨》)合苍耳子散加减。菊花12g,桔梗9g,连翘9g,杏仁9g,薄荷9g,桑叶9g,苍耳子9g,白茫15g,黄芩9g,甘草9g。咽痛者加射干,马勃;涕黄带血者加生地,银花。
3、肺脾气虚,邪滞鼻窍
治法:温肺益气,祛风通窍。
方药:温肺止流丹(《疡医大全》)加味。人参9g,黄茂15g,白术9g,炙甘草9g,细辛3g,白芷5g,苍耳子9g,鱼脑石15g,桔梗9g,诃子6g。
4、脾气虚,邪滞鼻窍
治法:健脾利湿,祛风通窍。
方药: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味。党参9g,茯苓159,白术9g,淮山药30g,炒扁豆9g,莲子15g,薏苡仁30g,石菖蒲9g,苍耳子9g,陈皮9g,湿重者加泽泻,车前草;有寒象者,加荆芥、细辛。
5、邪毒久留,气滞血瘀
治法:调和气血,行滞化瘀。
方药:当归芍药汤(广州中医学院编《中医耳鼻喉科学》)加味。当归12g,赤芍15g,川芎9g,桃仁9g,红花9g,地龙9g,辛夷花9g,白菊花12g,薄荷9g,黄芩9g,茯苓15g,泽泻12g,白术9g,甘草6g。肺气虚者加黄芪,诃子;热重者加黄芩、贝母;头痛者加白芷,藁本,蔓荆子。
二、其他疗法
(一)、外治
1、滴鼻:①辛夷花滴鼻液:辛夷花100g,水煎一次余300ml,去渣,过滤,加入适量防腐剂,装瓶备用,日3次,每次1~2滴。(《中医耳鼻喉科学》广州中医学院编)。②复方鹅芩滴鼻液:鹅不食草90g,黄芩90g,金银花90g,辛夷90g,白芷90g,川芎60g,细辛45g,甘油300ml,配制成1000ml液体,瓶装滴鼻。
2、碧云散吹鼻:每日3~4次。碧云散(《医宗金鉴》):鹅不食草、川芎、细辛、辛夷花、青黛共研细未。
慢性鼻炎针灸治疗
体针
(一)、取穴
主穴:迎香、印堂、百会、合谷
配穴:风池、上星、尺泽、列缺、通天、攒竹
电针
(一)、取穴
主穴:合谷、内关、足三里、内庭
配穴分为2组:1风池;2第一二颈椎下
耳穴压丸
(一)、取穴
主穴:内分泌、肺、脾、肾、外鼻
(二)、治法
上穴均取,仅选一侧,两耳交替用胶布各贴压1粒白芥子于穴上,并嘱患者用手按揉各穴,每次每穴按揉20圈至局部胀而微痛为度。日行4次,每日换贴1次,7日为一疗程。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阳白攒竹鱼腰;2四白迎香
配穴:足三里、阳陵泉;头顶痛加百会、太冲;额痛加内庭、行间;枕痛加玉枕、后溪、昆仑、风池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一组,两组交替运用,用隔蒜灸法。配穴据症酌取用,常规针刺之法。灸法操作为:选独头大蒜,切成厚度为0.7厘米,将蒜片置于穴区,将艾绒搓成如花生豆大的锥形艾柱放蒜片上,用线香点燃施灸。灸不宜太热,患者感舒适耐受为度,并嘱患者闭上双眼。病属急性者每穴灸3~5壮;慢性者灸5~7壮。每日灸1次,7~10次为一疗程。
(责任编辑:来慧丽 实习编辑:罗军强)
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 呼吸内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呼吸内科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 COPD
主任医师
深圳市中医院 呼吸内科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呼吸内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
二级甲等 专科疾病防治院(所、中心) 公立
天津市河东区8号路6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河北省磁县磁州镇朝阳路19号
二级甲等 民族医院 公立
共和县团结南路18号
三级 专科医院 公立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水路179号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纳雍县县府街居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