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孩子老咳嗽试试“冬病夏治”

  中医讲究在三伏天“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看字面就明白——冬天的病夏天来治疗。”浙江省中山医院针灸科主任、国家级名老中医王樟连医师说。

  最早的中医理论教科书《黄帝内经》说:“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和秋冬应该采用不一样的养生方法,春夏要助长阳气。

  中医说的“阴阳”可能很难理解,王樟连医师说,古人认为冬至和夏至分别是阴气和阳气的两个极点,冬至和夏至是冬夏的开始。过了夏至,阳气就会慢慢减弱,所以补充阳气,让人体在冬天阴气最重的时候阳气够用。

  “冬病夏治的时机选在夏天的三伏天,这个时候体内阳气最盛,就像火上浇油一样,而寒气的力量最弱,这个时候扶阳气驱寒气的效果最好。”王樟连医师说。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人体因炎热而经络疏松、血流畅通,选用开窍、祛湿的药物,最易被吸收,从经络进入脏腑,体内的寒湿、痰湿可以通过流汗、呼吸或者排泄发掉。

  “冬病意指冬天多发的病,比如孩子的咳嗽、支气管炎、哮喘、成年人的关节炎、风湿痛等,都适合夏治。”王樟连医师说。

  伢儿老是咳嗽 试试冬病夏治

  王樟连医师说,梅雨过,带孩子看咳嗽的家长多起来了,“夏季不是小儿咳嗽的高发季节,前几年,家长不会这个时候带孩子看病。现在,大家慢慢了解、接受冬病夏治的观念,夏季看小儿咳嗽的也多了。而且夏季治这个病效果比冬天好。”

  一位打扮时尚的年轻妈妈带着4岁的儿子来看咳嗽,“我们宝宝去年在王樟连医师这里看过‘冬病夏治’,贴了一个星期膏药,咳嗽是好了很多。”

  “我同学的女儿5岁,也咳嗽,她说贴膏药有用。对这个东西,最初我们有疑问,在背脊上贴几个药团就了?

  “为了孩子的咳嗽,我们看过多少医生啊,中医师换了两三个,西医换了三家医院。中药很苦,孩子喝起来真当受罪,治疗周期又长,老是换医生,效果不明显;西医见效是快,但我听人家说,老是吃,以后会有耐药性,我们不敢给孩子多吃药。

  “折腾下来,孩子的病没见好。我们决定试试冬病夏治贴膏药,就当多个方向。”这位妈妈说,试了之后,效果还可以,所以今年提早来看王樟连医师的门诊,预约头伏的时候再贴一副。

  膏药贴在孩子背后6个穴位,保留4小时-6小时,连续贴3次为1个疗程,连续贴3年。把发热的膏药贴在这些穴位,能把身体里的寒气带出来,调养心

  舟山市嵊泗县中医院儿科做过一项调查,选了100名反复咳嗽、咯痰久治不愈或感冒后就咳嗽的3岁-13岁的儿童,病程从3个月到5年都有。经冬病夏治连续治疗3年之后,治愈28例(咳、痰、喘消除,未再复发)、显效43例(咳、痰、喘明显减轻,偶有发作)、好转26例(咳、痰、喘减轻,发作次数减少)、效3例(症状改善),有效率为97%。

  哮喘患者可试试长蛇灸

  冬病夏治的手段不止贴膏药一种,还有艾灸、埋线、针刺等。

  “灸”的疗法是把药物放在穴位或痛的地方烧灼,用热力把药物通过经络传导到体内。“长蛇灸”把药物从背部沿着脊柱铺到尾椎骨,铺在人体的督脉上,督脉在人体12条经脉中属阳中之阳,在上面用灸,散寒通络的效果比用在其他地方好。

  专家说,长蛇灸不仅针对风湿性关节炎,脊柱炎、慢性肝炎和哮喘的病人都可以尝试一下。不同的病症,药物和烧艾炷的火候、时间都不同。

  刮痧也属冬病夏治,可治疗感冒

  夏季气候炎热潮湿,如果身体虚弱,抗病能力低下,散热机能发生障碍,容易中暑腹泻口不好。

  专家说,刮痧也可以用来预防中暑,“刮痧也是冬病夏治的一种疗法”。

  医院保健中心主任倪锋医师是刮痧方面的专家,倪医师说:“老底子很多人在家里给自己或者家里人刮痧,现在会刮痧的人越来越少了,其实刮痧是个很灵的东西,夏天用特别适合。”

  “痧”是在皮肤下面看得见的一种红色或者紫红色的斑点和斑,是渗出血管之外含有代谢物的血液。

  刮痧造成局部的创伤,使人体产生应激反应,神经、循环、激素、免疫、排泄等系统都会兴奋活跃起来,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刮痧的适应症是中暑、感冒、发烧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颈椎病等。

  在家里刮痧很简单,用边缘圆滑的工具,如水牛角板、陶瓷勺子等,蘸上淡盐水或润肤乳,顺着一个方向刮: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不要来回刮,力量要均匀合适,不要忽轻忽重,一般每处刮20下。寒湿邪气重的人颜色深、出色快,邪气少的人,颜色浅、出色慢。

(责任编辑:朱润芳)

2011-05-17 07:03:00浏览3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春季养生保健最适宜的药物是什么
通常情况下,春季养生保健在医生的指导下,任何药物都没有最适宜一说,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四物汤、当归补血汤、人参养荣丸等药物都比较适合春季养生保健。1、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由人参、白术、茯苓等中药材熬制而成,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常用于改善脾胃气虚引起的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不适症状。2、六君子汤六君子汤是由人参、白术、茯苓等中药材熬制而成,具有补脾益气、燥湿化痰的功效,常用于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大便溏稀等不适症状。3、四物汤四物汤是由当归、川芎、白芍等中药材熬制而成,具有补血和血的功效,常用于改善血虚引起的面色苍白、头晕眼花等不适症状。4、当归补血汤当归补血汤是由当归、黄芪等中药材熬制而成,具有补养气血的功效,常用于改善气血两虚引起的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等不适症状。5、人参养荣丸人参养荣丸是由人参、白术、茯苓等中药材熬制而成,具有温补气血的功效,常用于改善心脾不足、气血两亏、形瘦神疲等不适症状。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药物患者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盲目自行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损害身体健康。同时,患者在服用上述药物期间,还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如辣椒、炸鸡等。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王磊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春季喝什么茶养生
患者春季可以喝玫瑰花茶、枸杞茶、普洱茶、红枣桂圆茶、菊花茶等养生,对身体健康有一定作用,可以达到辅助预防疾病的目的。 1、玫瑰花茶 中医认为玫瑰花性温,味甘、微苦,具有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于缓解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跌扑伤痛等病症。 2、枸杞茶 枸杞味甘,性平,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可用于缓解肝肾阴虚导致的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等症状。 3、普洱茶 普洱茶具有生津止渴、消食化痰、清热解毒的功效,春季适当喝普洱茶具有暖胃、护胃的作用。 4、红枣桂圆茶 红枣桂圆茶主要是由红枣和桂圆熬制而成,红枣味甘,性温,归脾、胃、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桂圆味甘,性温,归心、脾经,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在春季适当喝红枣桂圆茶,能够起到补气养血的作用,可以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不适症状。 5、菊花茶 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在春季适当喝菊花茶,能够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改善因上火引起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不适症状。 在喝茶养生的同时,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避免熬夜,避免过度劳累。
王凤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春季肝火旺盛的症状
春季出现肝火旺盛,患者主要表现为味觉变化、情绪异常、眼部不适以及大便异常等症状。患者出现这些症状需要及时调理,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多喝水,适当的运动,还有保持良好的情绪,这样才有助于宣泄肝气。 1、味觉变化 在春季肝火旺盛时,患者会出现肝胆之气上逆,嘴巴中的味觉会发生变化,比如嘴巴里面会有发苦的味道。尤其是在早晨刚醒来时,嘴巴特别干而且发苦,这是比较典型的症状,很可能是肝火旺所引起。患者出现这种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具有清肝胆、利湿热功效的龙胆泻肝丸进行治疗。 2、情绪异常 在春季患者出现肝火特别旺的情况下,情绪方面会有较大的变化。会变得过于暴躁、容易发怒,做任何的事情都特别地不顺心,总是想要发火。这种情况可能是体内肝火旺盛所引起。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具有疏肝解郁功效的逍遥丸进行治疗。 3、眼部不适 春季患者出现肝火过旺时,还会影响到眼部的情况,会引起眼部的一些不适,比如视物模糊、分泌物多、眼干、眼红、耳鸣等,治疗上常遵医嘱使用清肝泻火的药物,比如菊花、夏枯草、决明子、郁金等。 4、大便异常 患者在春季出现肝火过于旺盛的情况下,脾胃也会受到影响。通常可出现大便干燥、便秘等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开塞露,再搭配中成药如龙胆泻肝丸或当归龙荟丸进行治疗。 春季患者出现了肝火旺盛,建议饮食上面,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比如苹果、梨、香蕉、冬瓜等。还需要注意不要熬夜,需要按时休息,避免经常熬夜,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在春季感觉到肝火旺盛,容易出现口干口苦。患者可以多喝一些清肝热的凉茶、如金银花茶、菊花茶等,还可以多喝水以缓解症状。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