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何时适合手术治疗儿童鼻窦炎

  两三岁孩子流鼻涕是正常的,不过即使是鼻窦炎病情反复发作,也不宜采取手术“根治”? 一般而言,60%以上的儿童鼻窦炎是由感冒引起的,如果感冒某些症状持续10天以上,或罹患窦炎。 一些鼻窦炎患儿病情反复发作,家长希望采取手术“根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科许昱副教授提醒,儿童鼻窦炎一般应保守治疗,不宜盲目手术。

  部分儿童鼻窦炎能在成年后自然痊愈

  许昱副教授说,孩子两三岁时是“鼻涕虫”,一天到晚稀稀拉拉情有可原。但十二三岁了仍旧满鼻子鼻涕就不正常了,很可能得了鼻窦炎。儿童鼻窦炎应及时治疗,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患上鼻窦炎并反复发作后,希望通过手术实现“一劳永逸”的根治是非常错误的。

  许昱分析说,儿童鼻窦炎60%以上都由感冒引起。如孩子感冒后具有以下特征,应想到鼻窦炎的可能:一是鼻塞,鼻腔内鼻涕比较多且黏稠,有时还伴有鼻音;二是精神萎靡、心情烦躁,睡觉不安稳等,且伴有咳嗽,尤其是早上起床时剧烈咳嗽。如以上症状持续10天以上,更要考虑鼻窦炎的可能性。

  许昱副教授指出,不宜手术治疗儿童鼻窦炎,这是因为儿童鼻窦炎多为全鼻窦炎,手术后黏膜狭窄、粘连的发生率高,而且术后可能对儿童鼻窦、面骨发育造成影响。保守治疗对儿童鼻窦炎非常有效,40%的鼻窦炎未经抗生素治疗约10天后可自消失。一些儿童鼻窦炎甚至在成年后还有自然痊愈倾向。

  采用何种手术治疗是关键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不适合治疗儿童鼻窦炎 

  当反复药物治疗不起作用时,手术治疗可提高慢性鼻窦炎的治愈率。

  新加坡伊丽莎白医药中心ASCENT耳鼻喉科顾问医生梁任灵受询时说,儿童患鼻窦炎属正常现象,有些婴儿甚至在6个月大时就得病,频率比成人来得多,主要是因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所引发。 梁医生指出,手术治疗是考虑整体治疗的一部分,不能以“两者只可取其一”来看待:“药物和手术治疗不是完全不相干的治疗途径。如果两者‘相得益彰’,那么儿童鼻窦炎可被治好。”

  至于以何种手术治疗则见仁见智。梁医生认为,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简称FESS)不应是治疗儿童鼻窦炎的一线治疗方法。原因有三:

  1、鼻窦炎在儿童期发病时并不完全,因此用FESS来做手术,效果未必有成人来得那么好。

  2、儿童的中脸骨骼还在发育成长中,FESS手术或会破坏和影响中脸面骨骨骼发育。

  3、鼻窦手术的术后清洗与护理相当重要,对于儿童来说,术后工作比较难做好。

  不过,要是儿童因急性鼻窦炎引发睛或大脑并发症,或可施行FESS手术,以免进一步导致失明、大脑脓肿

  如果腺体和扁桃体是导致鼻窦炎的主因,手术可包括腺样体切除、扁桃腺切除和鼻窦清洗。儿童患者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进行日间手术,需住院。腺体和扁桃体变大,会阻塞鼻黏液的排泄,使得鼻窦中慢慢累积感染性物质,由于药物法作用于腺体和扁桃体上,所以感染从好转。腺体和扁桃体也有可能是感染源。细菌可形成生物膜,这层膜可以保护细菌,使其对抗生素免疫,这多少也解释了抗生素只能缓和病情,法治愈鼻窦炎。

  而鼻窦清洗则可以冲排出厚厚的鼻黏液。梁医生指出,手术后患者需要用盐水冲洗鼻涕和残留物,不仅帮助伤口愈合,也可重启鼻窦的排泄功能。如果做不好,鼻黏液还是会粘在一起。

 如何评估是否需要动手术治疗儿童鼻窦炎

  如何评估慢性鼻窦炎的严重性,还得看孩子是否因鼻窦炎招致其他并发症:

  1、睡眠障碍打呼噜,可能造成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或多动症。

  2、听觉渐失、说话不清,或会因中耳炎导致失聪。

  3、发育失衡。孩子有时会因为鼻塞,没办法同时进食与呼吸,导致口不足,影响发育。

(责任编辑:朱润芳)

2011-05-05 07:03:00浏览8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双国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脑出血偏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脑出血偏瘫是因脑出血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使身体一侧肌肉出现瘫痪、麻木等症状的疾病,其发生的原因可能与非疾病因素如不良生活习惯,以及疾病因素如脑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等有关。一旦出现脑出血症状,患者应立即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一、非疾病因素: 长期大量吸烟,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弹性下降,增加脑出血的风险;过量饮酒会使血压波动,影响凝血功能,也易引发脑出血,当出血部位影响到大脑控制肢体运动的区域时,就可能导致偏瘫。 二、疾病因素: 1、脑动脉瘤:脑动脉瘤是脑动脉壁上的局限性异常膨出,当颅内压增高或情绪激动等因素作用下,可能会诱发脑动脉瘤破裂,一旦破裂,血液会流入蛛网膜下腔,刺激脑组织产生炎症反应,并可能导致偏瘫。 2、颅内动静脉畸形:颅内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先天性的血管发育异常,其中包含有动静脉直接沟通的瘘口。在某些因素影响下,如外伤,可能导致其破裂,引起急性脑出血,进而导致偏瘫。 3、脑淀粉样血管病:脑淀粉样血管病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由淀粉样蛋白沉积于软脑膜中的中层平滑肌细胞所致。沉积的淀粉样蛋白会使血管壁变得脆弱易碎,容易破裂出血。出血通常发生在大脑皮层附近,可能会造成运动协调障碍和偏瘫。 患者应积极控制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定期进行体检以发现潜在的血管病变。同时,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胎儿脑出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胎儿脑出血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情况,其病因包括非疾病因素如胎儿头部受压迫,以及疾病因素如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凝血功能障碍、感染等。如果胎儿被诊断为脑出血,出生后应及时转至专业的新生儿科或神经外科进行治疗,尽可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一、非疾病因素:在分娩过程中,如果胎儿头部受到产道的过度挤压,或者使用产钳等助产工具不当,可能会导致胎儿头部局部压力过高,引起脑出血。对于这种情况,分娩时应尽量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避免过度使用助产工具,若发现胎儿有异常情况,需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处理。二、疾病因素:1、先天性脑血管畸形:胎儿存在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如动静脉畸形、颅内动脉瘤等,这些畸形的血管壁较为薄弱,容易破裂出血。对于这种情况,产前超声等检查可能会发现一些线索,但确诊可能需要出生后的进一步检查,如头颅磁共振成像等。2、凝血功能障碍:胎儿如果缺乏某些凝血因子,如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等,或者存在血小板减少等情况,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容易表现为出血倾向,包括脑出血。3、感染:孕妇在孕期感染某些病毒,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能会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引起胎儿脑部感染,导致脑血管炎症,进而增加脑出血的风险。对于胎儿脑出血,孕妇要按时进行产检,以便早期发现问题。一旦发现异常,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曾令成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三甲
脑出血微创引流后能完全恢复吗
若脑出血患者出血量适中、位置浅表且患者健康状况好,微创引流手术成功且护理得当,部分患者可满意恢复甚至病前状态;但如果出血在关键功能区、出血量过大,即便手术也易有严重后遗症,完全恢复较为困难,且手术有感染等风险可能会影响恢复。脑出血微创引流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尤其适用于出血量适中、位置相对浅表且患者整体健康状况良好的情况。微创引流手术能够迅速清除血肿,减轻对脑组织的压迫,降低颅内压,从而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在手术成功且术后护理得当的情况下,部分患者能够实现较为满意的功能恢复,甚至有可能完全恢复到病前的状态。然而,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可能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首先,如果脑出血位置位于关键功能区,如丘脑、脑干等,即使进行了微创引流手术,患者仍可能面临长期昏迷、偏瘫、失语等严重后遗症,完全恢复的可能性较低。其次,出血量过大也会对脑组织造成严重的不可逆损伤,增加康复的难度。此外,手术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血管痉挛等并发症,这些都可能影响患者的恢复。为了最大化康复效果,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心理支持等。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也是实现完全恢复的关键。若恢复期间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产前出血后多久会生
产前出血后分娩时间存在较大差异,一般短则数小时,长则数天甚至数周。这主要取决于出血的原因、出血量以及孕妇和胎儿的具体状况。如果是由于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等较为严重的情况导致的产前出血,分娩往往会在短时间内进行。前置胎盘若发生大量出血,为保障母婴安全,可能在数小时内就需通过剖宫产终止妊娠;胎盘早剥一旦确诊,情况危急时也会尽快安排手术分娩,时间通常在数小时内。而若是宫颈病变等相对不那么紧急的原因引起的少量出血,且孕妇和胎儿状态稳定,在严密监测下,分娩时间可能会相对延迟,或许会在数天甚至数周后才发动。但影响这一时间区间的因素众多。出血量是关键因素,大量出血会促使尽快分娩以避免母婴出现严重并发症,如休克等;孕妇的身体状况,若孕妇本身合并有其他严重的内科疾病,如心脏病等,会加速分娩进程;胎儿的情况也很重要,比如胎儿出现窘迫迹象,就需要及时娩出胎儿。此外,孕周也有影响,接近足月时,一旦出现产前出血,发动分娩的时间可能比孕周较小的时候要快。建议孕妇一旦出现产前出血,务必立即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检查,如超声检查、胎心监护等,明确出血原因并评估母婴状况。孕妇需严格遵医嘱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情绪激动。同时,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如出血量变化、有无腹痛等,并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无论是期待治疗还是紧急分娩,都要积极配合,以保障母婴安全。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