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家长护理小儿咳嗽有哪些误区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喜欢利用自己的“常识”治疗小儿咳嗽,殊不知这些“常识”也有可能是错误的。专家指出,家长在诊断、治疗儿童咳嗽时,应警惕以下四大误区:

  误区一:小儿咳嗽与鼻塞、流涕没有直接关联

  小儿咳嗽时常有塞流涕的症状,但家长往往只针对咳嗽的症状治疗,殊不知鼻塞、流涕也是小儿咳嗽的主要原因。

  小儿鼻腔短小,鼻道狭窄、鼻粘膜柔软,血管丰富,容易充血引起鼻塞流涕,致使鼻部分泌物倒流刺激部和支气管粘膜,引起小儿咳嗽。而含有减充血剂伪麻黄碱成分的复方制剂不仅能减轻鼻塞、流涕,还能帮助减轻咳嗽症状。

  误区二:小儿咳嗽要先用消炎药

  很多家长认为小儿咳嗽是呼吸道有炎症,所以要用消炎药,其实这会对小儿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小儿咳嗽不单是由呼吸道感染炎症刺激引起的,过敏、烟尘、异物刺激也可引起小儿咳嗽,如果不能对症,服用消炎药不仅对咳嗽的治疗益,而且还会产生肠道和肾脏的毒副作用。

  误区三:小儿咳嗽可以使用成人止咳药

  一些家长不懂得用药之道,不了解儿童与成人的差别,误以为小儿也可服用成人药物,只要将用药量减半或减少就了,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有害的。小儿与成人不仅体重不一样,更有生理、病理方面的差别,如小儿由于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完善,酶系统发育不完全,对药物代谢能力差,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应该选择专为儿童设计的产品。

  误区四:认为小儿咳嗽很常见,咳咳就会好

  咳嗽是儿童非常常见的症状,然而多数咳嗽都是某些疾病的信号,尤其是儿童的呼吸系统发育很不成熟,有痰液的时候没有办法有效咳出痰液,而将痰液滞留在呼吸道,不仅加重炎症和咳嗽,还容易使病菌扩内其它部份,加重病情或引发并发症。因此,儿童咳嗽时应该及时查病因治疗。

(责任编辑:朱润芳)

2011-04-27 09:42:00浏览13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洪伟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儿咳嗽、痰热、壅肺证不可以选用的药物有哪些
通常情况下,小儿咳嗽、痰热、壅肺证不可以选用的药物一般有止咳定喘丸、清肺抑火片、复方鲜竹沥液、清肺止咳丸、消积止咳口服液等。1、止咳定喘丸小儿咳嗽、痰热、壅肺证多由外感风热所致,小儿可能会出现咳嗽、咳黄痰、发热等症状。而止咳定喘丸主要是由麻黄、炒苦杏仁、石膏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平喘、止咳的功效,所以不适合此类患儿服用。2、清肺抑火片清肺抑火片主要是由黄芩、栀子、天花粉等中药组成,具有清肺止咳、泻火通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痰热阻肺所致的咳嗽、咽喉肿痛、牙痛等症状,所以也不适合使用。3、复方鲜竹沥液复方鲜竹沥液主要是由鲜竹沥、鱼腥草、生半夏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化痰、止咳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痰热咳嗽、痰黄黏稠等症状,所以也不适用于患有此症状的小儿。4、清肺止咳糖浆清肺止咳糖浆主要是由前胡、苦杏仁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化痰、止咳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痰热阻肺引起的咳嗽咳黄痰、身热口干等症状,所以也不适用于患有此症状的小儿。5、消积止咳口服液消积止咳口服液主要是由山楂、槟榔等中药组成,具有消积止咳的功效。如果小儿患者存在上述症状时,一般也不建议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建议家长在医生指导下给患儿服用药物,避免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照顾好小儿,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同时可以适当给小儿增加饮水量,并开窗通风等。
卢成瑜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儿咳嗽最怕哪三种克星
临床没有小儿咳嗽最怕三种克星的说法。通常情况下,小儿咳嗽可以通过拍背、热敷、多喝水、药物治疗以及雾化吸入等方式进行缓解。若出现其他明显不适症状,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1.拍背:家长可以用空心掌从下往上轻轻叩打小儿背部,能够促进痰液排出,从而达到止咳的目的。2.热敷:如果是由于受凉引起的咳嗽,需要注意保暖来改善症状,比如添加衣物、佩戴口罩等。3.多喝水:由于水分充足可以起到滋润喉咙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防止咳嗽进一步加重的情况发生。另外还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有利于保持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4.药物治疗:但如果通过上述方法效果不佳,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给小儿服用止咳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氢溴酸右美沙芬颗粒、氨溴特罗口服溶液、小儿清肺化痰颗粒等,以达到止咳的效果。5.雾化吸入:对于小儿咳嗽来说,很多时候是由于呼吸道的炎症、痉挛或痰液堵塞等引起的。雾化药物能够直接在这些部位发挥抗炎、解痉、稀释痰液等作用,从而快速缓解咳嗽症状,常用药物有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等。在小儿咳嗽期间,确保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粉尘等刺激性物质的刺激。家长应避免在室内吸烟,并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李洪伟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儿咳嗽的经典中药处方
小儿咳嗽的经典中药处方有桑菊饮、清金化痰汤、桑杏汤、沙参麦冬汤、清燥救肺汤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1、桑菊饮桑菊饮是由桑叶、菊花、苦杏仁、桔梗、连翘、薄荷等成分组成的,具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小儿外感风热所引起的咳嗽、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2、清金化痰汤清金化痰汤是由黄芩、知母、桑白皮、茯苓、麦冬、甘草等成分组成的,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小儿肺热所引起的咳嗽、咳痰、痰黄黏稠、胸闷、气喘等症状。3、桑杏汤桑杏汤是由桑叶、杏仁、沙参、栀皮、贝母、梨皮等成分组成的,具有清宣温燥、润肺止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小儿外感温燥引起的咳嗽、咳痰不爽、鼻干咽燥、口干舌燥等症状。4、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汤是由沙参、麦冬、北沙参、玉竹、桑叶等成分组成的,具有养阴润肺、清热生津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肺胃阴虚所引起的干咳、少痰、咽干口渴、舌红少苔等症状。5、清燥救肺汤清燥救肺汤是由桑叶、石膏、甘草、人参、胡麻仁、阿胶等成分组成的,具有清燥润肺、益气养阴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温邪伤肺所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闷、咳痰不利、鼻燥咽干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盲目自行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导致病情加重。如果服用药物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做好小孩的保暖工作,避免小孩着凉,饮食上应注意避免给小孩食用辣椒、芥末、大蒜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张碧云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小儿咳嗽手心发热吃什么药
通常情况下,小儿咳嗽手心发热吃什么药需根据具体原因来判断,多考虑和积食、风热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因素有关。 1、积食 若患儿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合理饮食,过多食用肥肉等油腻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容易导致患儿出现积食的现象,从而引起咳嗽、手心发热等不适症状。建议患儿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保和丸、小儿消食颗粒等消积的药物进行治疗。另外,家长在平时也应注意患儿的饮食,让患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风热感冒 若患儿日常生活中不注意保暖,可能会导致受凉,从而出现咳嗽、咳痰、手心发热等不适症状。建议患儿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银翘解毒丸、小儿感冒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3、上呼吸道感染 如果小儿身体抵抗力比较低,可能会受到细菌、病毒入侵,从而诱发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手心发热的现象。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给患儿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 4、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是由微生物感染、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等导致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等。同时,部分小儿还可能会出现发热、头痛、咽痛等症状。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给患儿使用氢溴酸右美沙芬片、枸橼酸喷托维林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肺炎 肺炎多是由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另外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也可能会诱发肺炎,导致患儿出现咳嗽、发热等不适症状。建议患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另外,还需注意室内空气流通,让患儿远离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 若患儿出现明显不适,建议家长及时带患儿前往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后,对症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