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防感冒的13个生活新招

  下是流感多发季节,如何预防感冒成了热门话题。美国《读者文摘》最新刊文指出,以下13招有助于成功抵御感冒。

  1.揉眼睛用指节

  指尖揉眼睛比指节揉眼睛更容易传播病毒。美国医学专家乔丹·鲁宾博士指出,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眼睛是流感病毒进入人体的“完美通道”。据统计,人们平均每天揉眼睛、揉子或摸脸20—50次。

  2.刷使用前微波炉消毒10秒

  牙刷也会传播感冒病毒。专家建议,使用前最好用微波炉消毒10秒,或者每月更换牙刷1次,感冒之也应该更换牙刷。

  3.消毒纸巾随身带

  美国海军健康研究中心一项涉及4万人的调查发现,每天强迫洗手5次,呼吸道疾病减少45%。随身携带消毒纸巾也可以随时清洁双手。

  4.不要过分苛责自己

  研究人员对200多人进了3个多月的研究发现,过分自责者更容易感冒。其原因可能是缺乏自信会损伤免疫力,从而给感冒病毒可乘之机。

  5.座位前备好纸巾

  居室内或工作场所及汽车内,凡是有座位的地方都最好备有纸巾。可防止感冒病毒通过喷嚏、擤鼻涕交叉传染。

  6.冬季窗户留个小缝

  不是所有的窗户都得留缝隙,但是活动最多的房间的窗户应该稍微打开点,对打败病毒有奇妙的作用。

  7.室内温度降低5度

  干燥温暖的房间是流感病毒最完美的生长环境。而当鼻子、口腔和扁桃体黏膜干燥时,更容易感染感冒病毒。

  8.买个湿度计

  室内湿度最好保持在50%左右。湿度超过60%,墙壁、衣物及厨房就会产生霉菌,而湿度低于40%空气干燥,则会导致感冒病毒更容易传播。

  9.每周洗1次桑拿

  奥地利一项研究发现,经常洗桑拿浴的人感冒发病率降低一半。桑拿浴时的热气能杀死感冒病毒。

  10.用吹风机吹脸

  美国哈佛大学附属医院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呼吸热气会使感冒症状减轻50%。将吹风机温度调到中档,吹风口距离面部至少45厘米,用鼻子吸入热气,每次20分钟最佳。

  11.每天补充大蒜

  研究发现,前一年11月至次年2月间连续12周每天补充大蒜补品(或新鲜大蒜2—3瓣)会大大降低感冒风险。即使得了感冒,其症状也更轻,康复速度更快。

  12.每天1罐酸奶

  美国加州大学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喝1杯酸奶,感冒危险降低25%。酸奶可以从夏天开始吃起,到感冒多发的冬天免疫力会更强。

  13.勤洗毛巾

  毛巾每隔3—4天要彻底清洗一次,或者更换。清洗时最好用开水,以杀灭感冒病菌。

(实习编辑:李杏)

2011-04-12 05:17:00浏览5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药流后动静脉瘘是什么意思
药流后动静脉瘘是指药物流产后,子宫内的动脉和静脉之间出现了异常的通道,导致血液不经过正常的毛细血管网,而是直接从动脉流入静脉,从而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一种疾病状态。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减少腹部压力,防止因血流动力学改变而加重动静脉瘘的病情。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动脉和静脉通过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和血液循环的调节。但药流后动静脉瘘形成时,由于动静脉之间的异常沟通,动脉血会以较高的压力直接流入静脉,使静脉内压力升高,局部血液循环出现紊乱。这可能导致子宫局部组织的血液灌注异常,影响子宫的正常修复和功能。患者可能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流血时间延长,血液可为鲜红色且量时多时少,还可能伴有下腹部疼痛等症状。药流后动静脉瘘的发生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药流过程中,药物对子宫内膜及子宫血管造成一定的损伤。如果子宫内膜基底层的血管受损严重,在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异常的血管连接,从而形成动静脉瘘。另一方面,药流后如果发生感染,炎症因子会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使原本分离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屏障被破坏,增加了动静脉瘘形成的风险。其次,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感染,因为感染可能进一步加重局部血管的损伤和炎症反应。最重要的是,患者要严格遵医嘱定期进行复查,通过超声等检查手段密切监测动静脉瘘的变化情况。
谢春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牙龈瘘管长期不治疗会有什么危害
牙龈瘘管长期不治疗会有局部感染加重、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脱落、影响周围组织等危害。1、局部感染加重:牙龈瘘管是牙齿根尖周组织炎症向外排脓的通道,长期不治疗,细菌会在瘘管内大量滋生繁殖,导致局部炎症持续存在且不断加重。炎症可向周围牙龈、牙槽骨等组织扩散,引起牙龈红肿、疼痛加剧,形成更大范围的脓肿,严重影响口腔局部健康。2、牙槽骨吸收:根尖周的炎症会刺激牙槽骨,导致牙槽骨逐渐吸收破坏。随着时间推移,牙槽骨的高度和密度会逐渐降低,使牙齿失去稳固的支撑。牙槽骨吸收到一定程度,会明显影响牙齿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咀嚼功能。3、牙齿松动脱落:由于牙槽骨的吸收以及根尖周炎症对牙周膜的破坏,牙齿的支持组织逐渐减少,牙齿会出现松动。一开始可能只是轻微松动,但随着病情发展,松动度会逐渐增加,最终导致牙齿脱落,不仅影响美观,还会给咀嚼、发音等功能带来严重障碍。4、影响周围组织:牙龈瘘管的炎症可能波及周围的牙齿、牙龈和口腔黏膜等组织。一方面,可能导致相邻牙齿的牙周组织受到感染,引发牙周炎等疾病;另一方面,长期的炎症刺激还可能使口腔黏膜出现炎症、溃疡等病变,影响口腔黏膜的正常功能和完整性。针对牙龈瘘管,应及时到正规口腔医疗机构就诊,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日常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漱口水等辅助清洁工具,减少口腔细菌滋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预防牙龈瘘管等疾病的发生。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子宫动静脉瘘介入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子宫动静脉瘘介入手术后,患者需注意术后观察、穿刺点护理、并发症预防以及生活习惯调整。1、术后观察:术后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阴道出血情况。患者应每小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直至病情平稳后改为每日2次或持续床旁心电监护。同时,需准确记录阴道出血量,若出现异常出血或生命体征不稳定,应立即报告医生。2、穿刺点护理:术后股动脉穿刺点需特别关注。穿刺操作可能造成血管损伤,拔管后压迫不当或肢体活动可能导致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因此,术后需对穿刺点进行有效压迫,如指压穿刺点15分钟,再以加压阀压迫止血,并定时松阀。术后12小时内患者需保持右下肢制动,避免剧烈活动。3、并发症预防:术后可能出现栓塞后综合征,表现为腹痛、低热、腹胀、恶心、呕吐等,这是机体对栓塞的反应。此外,患者需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12小时可指导患者在床上活动双下肢,24小时后尽早下床活动。同时,需密切观察下肢血运情况,若有红肿、酸痛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4、生活习惯调整:术后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铁质的食物为主,同时避免便秘,可适当进食粗纤维食物。此外,患者需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碘伏棉球擦洗外阴,并勤换内衣及卫生护垫。出院后,患者应逐渐增加活动量,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禁性生活及盆浴3个月。子宫动静脉瘘介入手术后,患者需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术后护理,定期复查以监测恢复情况。若出现异常情况,如穿刺点出血、阴道大量出血或下肢肿胀等,应及时就医处理。
经芳艳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怎么判断肛周脓肿已经发展成肛瘘
肛周脓肿是否已经发展成肛瘘的判断通常需要综合多方面信息进行评估,包括临床表现、指诊和影像学检查等。1、临床表现:肛瘘的典型症状包括肛门周围皮肤反复出现红肿、疼痛,且常有分泌物流出。患者可能会感到局部不适或瘙痒,尤其是在排便后症状加重。与肛周脓肿相比,肛瘘的疼痛通常较轻,但病程更长,且症状具有反复性和持续性。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但相对较少见。2、指诊:指诊是诊断肛瘘的重要手段之一。医生通过直肠指诊可以触摸到瘘管的走向和深度,以及瘘管周围的组织情况。在指诊过程中,可能会发现瘘管的内口,表现为肛管内壁的小凹陷或硬结。此外,当手指压迫瘘管时,可能会有脓液或分泌物从外口流出。3、影像学检查:对于复杂或不典型的肛瘘,影像学检查能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磁共振成像是目前评估肛瘘的首选影像学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瘘管的全貌,包括瘘管的起源、走向、分支以及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此外,肛门超声检查也可以用于评估肛瘘,尤其是在术前评估中,能够帮助医生了解瘘管的解剖结构。建议患者在出现肛门周围反复红肿、疼痛及分泌物流出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必要时结合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诊断。若确诊为肛瘘,应根据瘘管的类型和复杂程度,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