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摆脱鼻炎 疗法是关键

  春季气温多变,粉、尘螨增多,是炎、过敏性鼻炎的高发期,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鼻炎患者的就诊率较往年明显下降。据相关部门统计,今年入春以来,鼻炎就诊患者比去年同期下降三个百分点,其中,18~30岁之间的青年患者下降幅度较为明显,调查显示,久治不愈、反复发作、治疗过程痛苦等是造成就诊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摆鼻炎,疗法最关键。”对此,河南曙光医院诊疗中心邢中杰主任表示,鼻炎复发多是因选择不正确的疗法、忽视了对病灶的修复所致。“自诊自治、药物缓解、单纯手术祛除等快速疗法,是造成治疗误区,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反复的最主要原因。”

  ●误入诊疗误区鼻炎反复发作

  误区一:自治疗 错把鼻炎当感冒

  入春以,尽管温度逐渐回升,但仍有很多市民发现自己经常“感冒”,偶尔一阵风吹来就会鼻塞打喷嚏流鼻涕,严重时还会头痛头晕。试过各种感冒药,但都没有明显效果。邢主任称,这极有可能是鼻炎惹祸。“春季天气多变,万物生发,人体新陈代谢加快,敏感度增加,再加上花粉、尘螨等的刺激,因此极易引起人体过敏,导致鼻炎、过敏性鼻炎的产生。”

  误区二:盲目用药 药物性鼻炎频发

  很多鼻炎患者从未接受正规治疗,靠使用滴鼻液缓解症状。邢主任称,每种鼻炎特性不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做出精确诊断,再根据病情对症治疗。而且,滴鼻液具有收缩血管的功能,长期使用会损伤鼻黏膜,形成药物性鼻炎,加大治疗难度。

  误区三:单一常规治疗 病情反复发作

  不少患者曾接受过多种治疗方法,但病依然难以治愈。邢主任分析,这多是由于没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所致。目前国内治疗耳鼻喉疾病大多推崇西医治疗,即通过技术对病灶进行祛除,忽视了对病灶的修复和对脏腑的调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鼻炎问题。

  ●调查显示九成鼻咽癌患者有鼻炎史

  鼻炎被不少人看做仅仅是鼻塞、流脓鼻涕的“小毛病”,尤其是过敏性鼻炎,很多患者认为只是暂时性的鼻炎,忍一忍就过去了。殊不知,鼻炎若不及时治疗,会对身体造成极大危害。“鼻炎的发生,内因多为脏腑功能失调,外因多为感受风寒,异气之邪侵袭鼻窍而致。脏腑功能失调以、肾之虚损为主。”邢主任表示,当鼻炎影响到鼻腔的生理功能时,会出现呼吸障碍,引发血浓度降低,影响其他组织和器官的功能与代谢,而出现一些如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胸痛胸闷精神萎靡等,甚至会并发肺气肿、肺心病、哮喘等严重并发症。而当鼻炎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影响嗅觉黏膜时,会出现嗅觉障碍甚至完全失嗅。当长期反复发作的鼻窦炎未得到及时治疗,炎症就会扩至邻近器官、组织,而诱发脑膜炎脑水肿并对视神经、听神经产生破坏,引起视力听力下降脑膜炎等,更为严重的可发展为鼻癌。

  国内外的医学研究证实,90%的鼻咽癌患者都有鼻炎史。而鼻咽部肿瘤位置在鼻腔深处,外观上并多大变化,早期症状也与鼻炎相似,所以不易发现,往往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若一经发现,病变大多已经发展到中晚期。因此,鼻炎患者应及时接受科学的治疗,防止恶变。

  ●中西医结合春季治鼻正当时

  邢主任介绍:中医上将鼻炎分为肺气虚、脾气虚、气血淤滞三类,医院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传承中医治鼻炎精髓,辨证施治,通过“温、清、治、修、养”五步骤进行针对性治疗,其中:以温为初,通过中药调理,温阳通窍,使气血畅通,为清除病毒打下根基;以清为基,通过清洗鼻腔,打开窦口,疏通血管经络,从内至外排出淤毒;以治为源,通过微创或创治疗,消除炎症、增生等病变组织、改变病理结构;以修为本,运用熏蒸、敷贴、冲洗等方法,修复鼻黏膜,恢复鼻腔正常功能;以养为宗,激活鼻窦神经元的调节和传导功效,固本培元,全面提高免疫力。“此外,春季是治疗鼻炎的最佳时期,其一,春季天气多变,加上尘螨、花粉增多,是鼻炎、过敏性鼻炎的高发期,有助于病情的检测、检查;其二,春季气温适中,不会引发感染;其三,根据春生夏长的原理,春季肌体组织生长较快,有效缩短了治疗时间。”

(实习编辑:李杏)

2011-03-24 01:58:00浏览5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兰娜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疫苗有哪些
新生儿出生后需要接种一系列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等,以预防多种传染病,保障其健康成长。1、乙肝疫苗:乙肝疫苗用于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剂,之后在1月龄和6月龄各接种一剂,共三剂。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保护新生儿免受乙肝病毒的侵害。2、卡介苗:卡介苗主要用于预防结核病。新生儿应在出生后尽快接种,通常是在24小时内进行。卡介苗的接种对于降低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病的发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3、脊髓灰质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用于预防脊髓灰质炎。新生儿在2月龄和3月龄时接种灭活疫苗,4月龄和4周岁时接种减毒活疫苗。这一系列的疫苗接种可以有效保护新生儿免受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侵害。4、百白破疫苗:百白破疫苗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这三种疾病。新生儿在3、4、5月龄和18月龄时各接种一剂,共四剂。通过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显著提高新生儿对这三种疾病的免疫力。建议家长严格按照国家免疫规划接种方案进行接种,确保新生儿能够按时、足量地接种疫苗。在接种疫苗前,家长应了解疫苗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如新生儿的体重是否合适、是否有过敏史等。在接种疫苗后,家长应密切关注新生儿的身体状况,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同时,家长也应保持与医生的沟通,共同关注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水痘疫苗几岁打,一共打几针
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感染的关键措施,儿童是水痘疫苗的主要接种对象,一般12个月以上就可以接种,全程共接种2针。对于家长而言,务必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为孩子接种水痘疫苗。在接种前,要向医生详细说明孩子近期的健康状况,比如是否患有急性疾病、是否存在过敏史等,以便医生准确判断孩子是否适合接种。对于大多数儿童而言,第1剂水痘疫苗通常在12个月-15个月期间接种。这个阶段,儿童从母体获得的针对水痘病毒的抗体已逐渐减少,自身免疫系统又尚未完善,处于水痘病毒的易感阶段。此时接种第1剂疫苗,可刺激儿童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开始建立起对抗水痘病毒的初步防线。到了4岁-6岁,儿童将迎来第2剂水痘疫苗的接种。这一针至关重要,能够强化之前接种第1剂疫苗所产生的免疫效果,促使身体产生更多的抗体,显著增强对水痘病毒的抵抗力,让免疫保护更加持久且稳固。之所以要接种2针,是因为研究显示,仅接种1剂水痘疫苗,虽然在短期内能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但随着时间推移,抗体水平会逐渐下降,免疫效果难以长期维持。而接种2针后,人体免疫系统能够产生更强烈且持久的免疫反应,不仅能有效降低水痘的发病率,即便感染,症状也较为轻微,大幅度减少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接种后,需密切留意孩子的身体变化,部分孩子可能会出现低热、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等轻微不良反应,这些大多在1-2天内可自行缓解。若孩子出现高热、皮疹广泛等严重不适,应立即就医。
李晖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水痘潜伏期打水痘疫苗有什么危害
水痘潜伏期打水痘疫苗可能出现疫苗效果不佳、病情加重发热等情况。若在接种水痘疫苗后出现严重不适症状,如高热不退、呼吸困难、严重皮疹等,应及时就医。一般需进行体温测量、血常规、皮肤检查等,以评估身体状况。1、疫苗效果不佳:水痘疫苗的作用机制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抗体。在水痘潜伏期,机体已经感染了病毒,免疫系统正处于与病毒的斗争状态。此时接种疫苗,疫苗中的抗原可能无法有效刺激免疫系统产生足够的特异性抗体,无法达到预期的预防效果,无法有效阻止水痘的发病进程。2、病情加重:在潜伏期,病毒在体内已经开始复制。接种疫苗后,疫苗中的抗原可能会与体内正在复制的病毒产生相互作用,干扰免疫系统对病毒的正常免疫应答。这可能导致病情发展加快,水痘的症状如皮疹、发热等出现时间提前,且程度可能加重,给患者带来更严重的不适。3、发热:接种水痘疫苗后,身体免疫系统会对疫苗中的抗原产生免疫反应,可能出现发热症状。在水痘潜伏期本身就可能有发热的前驱症状,此时接种疫苗,发热症状可能叠加,导致体温更高,持续时间更长。这不仅会让患者感觉更加不适,还可能影响身体其他机能,需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日常若接触过水痘患者,怀疑处于水痘潜伏期,应避免盲目接种水痘疫苗,可先咨询医生,评估身体状况。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降低感染风险。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若家中有水痘患者,要做好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若曾接种过水痘疫苗,但不确定是否产生足够抗体,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补种。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二价四价九价HPV疫苗有什么区别
二价、四价和九价HPV疫苗的区别主要包括预防病毒类型、适用年龄范围、接种剂次和价格差异。以下将详细分析这些区别的具体内容。1、预防病毒类型:二价HPV疫苗主要预防HPV16和HPV18两种高危型病毒,这两种病毒与约70%的宫颈癌相关。四价HPV疫苗在二价基础上增加了对HPV6和HPV11的预防,这两种病毒与90%的生殖器疣相关。九价HPV疫苗则进一步扩展预防范围,涵盖HPV16、18、31、33、45、52、58七种高危型病毒以及HPV6和HPV11两种低危型病毒,可预防约90%的宫颈癌和生殖器疣。九价疫苗的预防范围最广,但价格也相对较高。2、适用年龄范围:二价HPV疫苗适用于9岁至45岁女性,主要用于预防宫颈癌。四价HPV疫苗适用于9岁至45岁女性和9岁至26岁男性,可预防宫颈癌和生殖器疣。九价HPV疫苗适用于9岁至45岁女性和9岁至26岁男性,预防范围更广,但部分国家或地区对年龄限制可能有所不同。选择疫苗时需根据年龄和性别需求决定。3、接种剂次:二价、四价和九价HPV疫苗的接种剂次基本相同,通常为三剂。第一剂与第二剂间隔1至2个月,第三剂在第二剂后6个月接种。对于9岁至14岁青少年,部分疫苗可采用两剂接种方案,间隔6个月。接种剂次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年龄和疫苗类型上,需根据医生建议和疫苗说明书执行。4、价格差异:二价HPV疫苗价格相对较低,三剂总费用通常在1500元至2500元之间。四价HPV疫苗价格略高,三剂总费用在2000元至3500元之间。九价HPV疫苗价格最高,三剂总费用在3000元至6000元之间。价格差异主要受疫苗研发成本、供应渠道和地区经济水平影响。选择疫苗时需综合考虑预防效果和经济条件。选择疫苗时需根据自身年龄、性别、健康需求和经济条件综合考虑。建议提前咨询专业医生,了解疫苗的具体信息和接种方案,确保接种过程顺利且效果可靠。此外,需注意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接种。接种后应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以全面预防相关疾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