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看恐怖片“吓出”哮喘

  5月 4日是第六个世界哮喘日 ,主题为“重视哮喘 ,减轻负担”。记者日前从本市第三医院呼吸科了解到 ,因恐惧、悲伤、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心理因素诱发哮喘的患者渐增 ,而哮喘的心理诱因却往往被人忽视。为此 ,该院呼吸内科专家林红伍主任医师提醒 :防治哮喘 ,心理调控很重要。

  提起哮喘 ,大家马上会想到过敏、感染等发病原因 ,可你听说过看恐怖也会“吓出”哮喘吗 ?本市第三医院呼吸科近日就收治了这样一位病人。家住河北区的晓纹今年 21岁 ,爱看惊险片。日前一天晚上 ,她兴冲冲地买回一张新出版的恐怖影碟 ,熄灭家中所有灯源 ,独自一人沉浸在那紧张刺激的情节中。影片场面暴力血腥、恐怖惊险 ,晓纹紧张到了极点。突然 ,急促的门铃声响起 ,吓得她一蹿而立大声尖叫 ,继而出现喘息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 ,被前来串门的同事紧急送往医院救治。该院呼吸科林红伍主任医师强调 :哮喘发作或加重 100%和恐惧、焦急、伤心、紧张、抑郁等情绪、心理因素有不同程度的关系 ,良好的情绪和轻松的心态对防治哮喘有重要作用。

  恐惧伤心

  情绪过激应小心

  林红伍介绍说 ,像晓纹这样的病例多见于精神状态不稳定、情感丰富、易于激动的女孩子。因为焦急、恐惧、伤心等不良情绪 ,均可导致人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 ,迷走神经功能亢进 ,进而引起支气管痉挛 ,分泌物增多 ,诱发哮喘。可见 ,情绪、心理因素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哮喘被国际医学界公认为是一种心身疾病。

  哮喘 ,医学上全称为支气管哮喘 ,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目前全球约有 3亿哮喘患者 ,在我国该病发生率为 1%至 4%,死亡率高达 36. 7/10万。哮喘诱发因素很多 ,如接触过敏源(花粉、动物毛屑、粉尘、有害气体 )、病毒性感染等 ,而情绪、心理因素往往被人忽视。国内专家研究后指出 ,情绪、心理因素曾使 30%至 40%的哮喘患者发病 ,甚至是个别病人首次发作的直接原因。

  抑郁紧张

  心态放松最重要

  除了情绪过激 ,工作过累、压力过大引发的抑郁、紧张等异常心理同样可诱发哮喘。 30岁的小赵是本市开发区某外资企业的一名会计 ,平时工作多、强度大 ,尤其月底结账时更是忙得不亦乐乎。多年下来 ,他一到月末就心情沉重、抑郁寡欢 ,接着便咳嗽、喘促、胸闷、呼吸困难。可几天之后 ,账结完了 ,他的哮喘也渐渐好了。

  林红伍说 ,高强度、高压力工作使人体神经系统处于紧张状态。长期如此 ,有些人会产生厌恶工作、怕进办公室、抑郁寡欢等心理问题。日积月累 ,导致机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进而诱发哮喘。这类病人在呼吸科日常门诊中占有一定比例。最近 ,他还收治了一位因过度紧张而发病的高三毕业班学生。这个孩子相当要强 ,学习刻苦努力 ,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可就在学校日前组织的一次模拟考试中 ,他在考场上突发哮喘 ,病情严重 ,不得不暂时放弃学业。现在 ,他正接受心理疏导等治疗 ,病情逐渐稳定。

  防治关键

  情绪心理要调控

  “‘心病’还需‘心药’治”。林红伍认为 ,对于情绪、心理因素诱发的哮喘 ,防治的关键还在于自身情绪和心理的调控。

  首先 ,良好的情绪和乐观的心态很重要 ,戒怒、戒躁 ,不大喜、大悲 ,开朗、豁达。工作紧张劳累 ,要学会自我调节 ,轻快优美的音乐、简单可的体育运动都有助于放松心身。心情烦躁郁闷 ,可通过步、找朋友聊天等方式缓解不良情绪。

  其次 ,曾因情绪、心理因素诱发哮喘的患者 ,可在感觉紧张、劳累时提前服用适量防治哮喘药物 ,以防不测。

  再次 ,家庭、社会、甚至医务人员的言谈举止 ,都可能使哮喘患者产生诸多心理问题 ,而这些心理问题反过来又会加重病情。因此 ,对患者给予大力支持、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 ,还应配以心理治疗 ,如疏导疗法可缓解、消除不良情绪 ;暗示疗法可增加患者心理安全感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防治哮喘的食谱

  哮喘患者如能在食上多加注意 ,同样可起到防治效果。

  1、食用质优量足的蛋白质 ,多用含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较多的膳食 ,但脂肪摄入应适量。

  2、肥胖患者少用多脂肪膳食。

  3、为减轻呼吸急促引起的咀嚼、呼吸困难 ,可用软饭或半流质食物。

  4、少用产气食物 ,如韭菜、黄豆、面食等 ,可多用碱性食品。

  5、根据病情增加液体摄入 ,防止和纠正脱水 ,这对发热病人尤为重要。

  6、增加摄入。可常用排骨 (或大骨头 )萝卜黑木汤 ,此汤营养丰富而不腻 ,钙、铁含量高 ,其中萝卜还有清积化痰理气之功效 ,更适宜哮喘痰多者。

  7、增强营养 ,提高机体免疫力 ,同时补充各种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

  8、忌食“发物” ,如水产品中的带鱼、黄鱼、蚶子、蛤蜊、鲤鱼、鲢鱼、螃蟹等 ;畜产肉类中的猪头肉、鸡头、羊肉狗肉、驴肉、马肉等 ;蔬菜中的韭菜、芹菜、笋、秋茄子等 ;调味品中的、蒜、椒、酒等。

  9、哮喘急性发作特别是持续状态时 ,应考虑静脉补充营养素 ,防止营养不良。尽量多饮水 ,以有利于痰液排出。同时避免奶类及其制品。

  10、少食多餐 ,不可过饱 ,以免哮喘发作加重。

(实习编辑:李杏)

2011-03-21 01:38:00浏览5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夜间哮喘发作的患者怎么办
夜间哮喘发作的患者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雾化吸入疗法、吸氧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 1、一般治疗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轻微,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可以适当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健康,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及优质蛋白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 2、药物治疗 如果通过上述方法无法得到改善,建议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遵医嘱服用硫酸特布他林片、氨茶碱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雾化吸入疗法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还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等药物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能够起到扩张支气管的作用,有利于缓解病情。 4、吸氧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了呼吸困难的情况,则需要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面罩吸氧的方式进行治疗,从而为身体补充所需要的氧气,防止出现缺氧的情况。 5、手术治疗 如果通过上述方式得不到有效改善,而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此时则需要去正规医院通过肺大疱切除术进行治疗,术后还需要做好护理工作,保持伤口清洁卫生,预防感染。 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也要避免做剧烈运动。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过敏哮喘最怕什么
过敏哮喘一般是指过敏性哮喘。临床上一般没有过敏性哮喘最怕什么的说法,但过敏性哮喘患者一般比较怕接触过敏原、吸入刺激性气体、饮食不当、剧烈运动、精神因素等。1、接触过敏原过敏性哮喘是一种以慢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的异质性疾病,通常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敏原,比如动物皮毛、花粉、尘螨等,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布地奈德气雾剂等药物进行治疗。2、吸入刺激性气体由于过敏性哮喘是一种气道高反应性疾病,如果患者吸入刺激性气体,比如二氧化硫、氨气等,可能会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从而诱发哮喘。建议患者在外出时可以佩戴口罩,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3、饮食不当由于过敏性哮喘是一种气道高反应性疾病,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食用易过敏的食物,比如海鲜、芒果等,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西红柿、胡萝卜等,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4、剧烈运动如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剧烈运动,如打羽毛球、游泳等,可能会导致呼吸急促,从而诱发哮喘。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起不适症状。5、精神因素如果患者长期处于精神过度紧张的状态下,可能会导致大脑皮层功能失调,引起支气管痉挛,从而诱发过敏性哮喘。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户外散步,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还应注意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另外,患者还应注意保持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自身抵抗力,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王慧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哮喘能吃驴肉吗
哮喘患者若对驴肉不过敏,则可以食用,驴肉可以增加体内的营养,增强体质,对于促进疾病恢复是有帮助的。由于驴肉属于生冷食物,具有润肺的功效,所以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好处。驴肉中含有比较丰富的动物胶以及钙成分,甚至还具有两高两低的特点,一般是指高蛋白以及高氨基酸同时属于低脂肪以及低胆固醇的食材,对于患有动脉硬化以及高血压的人群,可以适当地吃一些起到滋补的作用,甚至还具有保健的效果,而对于老人及体弱的人群,可以用于提供良好的营养补充。另外,驴肉当中含有的骨胶原以及钙成分在进入体内之后可以起到滋补效果,同时含有的高氨基酸也可以促使自身虚弱的体质得到改善,还可以用于起到补血的效果,需要选择枣红色的驴肉,代表肉质比较新鲜,在补气益血期间还需要适当地添加些枸杞以及核桃,可以使其效果更为显著。 如对驴肉过敏的人群或体质较为特殊,为易过敏体质人群等,不宜吃驴肉,以免引发机体过敏症状,如口腔黏膜肿痛、恶心、呕吐、全身起红疹等。由于驴肉属于生冷食物,所以患有胃肠疾病的人群不宜吃驴肉,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症状,如腹泻、腹痛等。部分处于特殊生理时期的人群,如孕妇,也不宜吃驴肉,可能会引起此类人群出现不适症状,如腹泻、宫寒等。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