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过敏性鼻炎的三大治疗误区

杨钦泰 耳鼻喉科-头颈外科,耳鼻喉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 三级甲等

  儿子现在1岁10个月了,最近老是喜欢揉子,每次大人稍不看紧点就会把小鼻子和睛揉得通红。刚开始我们以为他感冒了,但给他吃了一些感冒冲剂也不见好转,也没有发烧等其他感冒的症状。经常是在早晚天气凉的时候更容易打喷嚏,并使劲搓鼻子揉眼睛。后来去医院检查,才得知是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常见症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分布的数字显示,在全世界60多亿人中过敏性鼻炎患者约有5亿,而且,过敏性鼻炎的患者不限于某个年龄段的人群,各个年龄阶段都有。

  得了过敏性鼻炎后,一般会表现出打喷嚏、流鼻涕鼻塞鼻痒等症状。严重时,有嗅觉丧失头晕、头疼等症状。由于有些患者在春季发病,且比较急,要表现为鼻内奇痒难忍,患者不断揉鼻,并伴有一般的症状。

  如果患上了过敏性鼻炎,首先要明确过敏原,然后,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尽量避免过敏原的刺激,比如:冷空气来临时最好戴上口罩再出门,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鼻腔。同时,日常要注意家居环境的卫生,经常通风,翻晒衣服、被褥、枕头等。当然还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过敏原的检测方法

  提到过敏原,有一部分网友会立刻想到花粉,花粉的确是造成春天过敏者发病的过敏原,而阳光中紫外线增强、不开窗通风的密闭环境因气候转暖滋生微生物,都是引发过敏性疾病的重要因素。进行治疗最关键的在于找到过敏原,那么,除了过敏者本人发现外,还要依靠退坡检测

  体内检测:

  1)皮内测试:皮内测试就是将各种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制作成无菌溶液,然后注入人的皮肤内部,如果对某种物质过敏,那就可以在相应的皮试部分出现红肿等反应。

  2)点刺实验,点刺实验就是用特制的点刺针,将皮肤做点状刺伤,这样可以使过敏物质与人体接触引发反应,就此找出过敏原

  体外检测:

  体外检测,这种检测方法一般会抽取人体少量的血液,然后再利用一种全自动体外检测仪,分析血液中的成分来寻找过敏原。

  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敏治疗是目前治疗过敏性疾病唯一针对病因的有效手段,研究表明脱敏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免疫机制,同时在治疗结束后,它的效果还可以继续存在,个别病人甚至可以终身产生效果,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根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头颈外科“鼻变态反应专科”的杨钦泰医生指出

  目前常采用的脱敏治疗方法有两种:传统的疗法是过敏原注射脱敏治疗,即用过敏原提取物进行皮内注射。

  一般来说,开始治疗的前四个月要求每个星期注射一次,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以增加身体对过敏原的耐受性。四个月之后可根据患者的身体耐受程度改为每月注射一次或一个半月注射一次。

  另一种是下含服脱敏治疗,是将诱发过敏的物质制成不同浓度的脱敏液,用患者能适应的小剂量每日给药,患者可自行将脱敏滴剂滴于舌下,使其慢慢吸收,1~3 分钟后咽下,逐渐增大剂量,达到维持水平后持续足够时间,以提高病人的耐受力。

  这两种方法疗效相当,而舌下含服因不需到医院注射,可能会更加简便,但有些患者可能无法按时定量坚持服用,存在依从性不高的情况。

  由于脱敏治疗是一种改变患者体质的疗法,它的疗程必然是较为漫长的。一般需要 3~6 个月起效,要维持长期疗效,应该在症状消失后继续用药一段时间,一般建议3-5年,疗效可持续多年,甚至终身,治疗总费用需要1~2万元左右。

  消除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三大误区

  1、治不治无所谓

  在很多人看来,过敏性鼻炎只不过是发作时有点痛苦而已,过后仍和健康人一样,治不治无所谓。事实上,过敏性鼻炎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有可能诱发鼻窦炎鼻息肉,长期治疗不当,还会导致中耳炎、嗅觉丧失甚至诱发哮喘

  2、滥用减充血

  有些患者因长期鼻塞,单纯应用局部减充血剂治疗,而且应用比较随意,一天累计可达5~10次。由于这类滴鼻剂通常具有较强的血管扩张反跳作用,是引起药物性鼻炎最常见的原因,因此疗程不宜超过三天,每日滴鼻次数不能超过三次。

  3、过早停药

  许多患者只在犯病时用药,症状稍一缓解就停药,导致过敏性鼻炎时好时坏,甚至愈来愈严重。对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每次发作时要持续治疗l~2个月,有些患者甚至需要治疗半年;而对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应该提前2~3周用药,季节过后,不能立即停药,而是继续用药两周左右。

(实习编辑:王翊榆)

2011-02-25 09:37:00浏览14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利群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子宫功能性出血是怎么回事
子宫功能性出血的病因主要包括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非疾病因素涵盖了生活作息紊乱、药物影响等方面;疾病因素则涉及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等具体病症。一、非疾病因素:1、生活作息紊乱: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等,会干扰人体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功能。这一轴系负责调控女性的月经周期,一旦其调节功能失衡,就可能导致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从而引发子宫功能性出血。2、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紧急避孕药,其主要成分是大剂量孕激素。服用后会使体内激素水平短时间内大幅波动,干扰子宫内膜的正常生长和脱落规律,进而导致子宫异常出血。二、疾病因素:1、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局部过度生长形成息肉。息肉组织的血管丰富且结构异常,容易破裂出血,导致子宫不规则出血,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非经期出血。2、子宫肌瘤:尤其是子宫黏膜下肌瘤,会凸向宫腔,改变子宫腔形态,影响子宫收缩,同时也会使子宫内膜面积相对增大。这些改变会导致子宫血管受压、扭曲,引起血管破裂出血,出现月经量增多、周期紊乱等症状。对于出现子宫功能性出血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妇科检查、超声、血液激素水平测定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在明确病因前,避免自行使用止血药物,以免掩盖病情。此外,在出血期间,要注意及时更换卫生巾,保持局部干燥。还应避免盆浴和性生活,防止细菌进入阴道和子宫,引发妇科炎症。
王利群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子宫功能性出血的症状
子宫功能性出血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异常增多、经期延长等,这些症状会对患者的生理和生活产生多方面影响。若出现上述子宫功能性出血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检查、激素水平测定等明确病因。1、月经周期紊乱:患者原本规律的月经周期出现改变,可能表现为月经提前,即月经周期短于21天;也可能出现月经推迟,周期超过35天,甚至数月不来月经。这种周期的不规律性使得患者难以预测下次月经来潮时间,严重影响正常生活节奏。月经周期的紊乱根源在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异常,导致激素分泌失衡,无法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节律。2、月经量异常增多:正常月经量一般为20-60毫升,而子宫功能性出血患者月经量常超过80毫升。表现为经血大量涌出,卫生巾或卫生棉条更换频繁,甚至出现大血块。持续的月经量过多会导致患者失血过多,影响身体健康,且可能因频繁更换卫生用品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月经量增多主要是由于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在脱落时出血面积大、速度快。3、经期延长:正常经期通常为3-7天,而子宫功能性出血患者经期可能延长至10天以上,甚至淋漓不尽持续数周。长时间的阴道出血会使患者感到身体疲惫,同时增加生殖道感染的风险,如引发阴道炎、盆腔炎等。经期延长是因为子宫内膜修复过程受阻,无法正常止血和再生。患者日常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治疗期间严格遵循医嘱,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子宫功能性出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子宫功能性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病因包括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非疾病因素主要有生活习惯不良,疾病因素则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等。建议女性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一、非疾病因素:长期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节律,进而影响激素分泌。过度节食会导致身体营养摄入不足,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生长和修复。而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可能引起子宫收缩,导致子宫内膜局部血管破裂出血。二、疾病因素:1、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所致,息肉表面的血管丰富,容易发生破裂出血。其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雌激素水平过高、炎症刺激等有关。2、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当肌瘤生长到一定程度,会影响子宫的收缩,导致血管破裂出血。此外,肌瘤还可能压迫子宫内膜,使子宫内膜面积增大,从而引起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功能性出血症状。3、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癌组织侵犯子宫内膜,使其变得脆弱,容易出现不规则出血。其发病与雌激素长期刺激、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妇科超声、宫颈涂片等,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妇科疾病。如果出现月经紊乱、异常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王利群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子宫功能性出血应该怎么调理
子宫功能性出血可通过生活方式调理、药物调理、中医调理等方法应对。该疾病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通常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若出现此类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妇科就诊。1、生活方式调理: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每晚保证7-8小时睡眠,良好的作息有助于调节内分泌,稳定激素水平对子宫功能性出血恢复有益。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经期卫生,勤换卫生巾,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防止感染。适度进行散步、瑜伽等运动,可增强体质,但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加重出血。2、药物调理:医生通常会根据出血类型和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药物。对于青春期及生育年龄无排卵性子宫功能性出血,常使用地屈孕酮、黄体酮等孕激素,使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停药后发生撤退性出血,起到药物性刮宫作用。对于绝经过渡期子宫功能性出血,可遵医嘱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的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通过抑制排卵、调节激素水平来止血并调整月经周期。3、中医调理:中医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象、脉象等进行辨证论治。常见的中药调理,会选用像三七、蒲黄等具有化瘀止血功效的药材,帮助止血的同时还能避免瘀血在体内停滞。若患者伴有气血亏虚,会加入黄芪、当归等药材以补气养血。除了中药内服,还可采用艾灸的方法,选取关元、气海、三阴交等穴位,通过温热刺激穴位,起到温通经络、止血固冲的作用,从而调节月经,缓解子宫功能性出血症状。建议患者注意观察出血情况,包括出血量、出血时间、出血颜色等,如有异常及时记录并告知医生。避免精神紧张、焦虑,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对病情恢复有积极作用。若治疗过程中有出血量突然增多、头晕心慌等严重贫血症状,应立即就医。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