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尿病患者也要小心肺结核

  糖友易患结核缘于高糖

  专家指出,糖尿病患者的体内糖含量高,代谢紊乱,可为结核菌快速生长、大量繁殖提供良好的营养环境;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下降营养不良等,可削弱机体消灭结核菌的能力。一般来说,血糖控制越差,就越容易患肺结核。据了解,糖尿病患者结核患病率比正常人高3至10倍。近年来,糖尿病人群不断增大,带来结核病疫情下降缓慢。结核病与糖尿病一旦“结伴”,就会相互影响,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诊断主要根据糖尿病病史、症状和肺结核的临床检测等,特别是以结核杆菌的发现为依据。其治疗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控制血糖和营养并重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控制血糖首选岛素,应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8mm01/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0mm01/L以下。糖尿病的食控制要考虑到肺结核的营养需要,其大体方案为:

  1.热量应根据肺结核的状况,略高于平衡糖尿病总热量的10%左右;

  2.营养配分中,糖的比例按糖尿病饮食控制要求或略低于需要比例,增加蛋白质比例,其标准控制在1.5~1.8克/千克(体重)’天;

  3.增加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摄入,有利于控制肺结核的发展。

  常规抗结核药治疗

  ①强化期:异烟肼0.3克、利福平0.45~0.6克、吡嗪酰胺1.5~2.0克和乙胺丁醇0.75~1.0克,顿服,2个月左右;②巩固期:异烟肼、利福平,顿服,4个月以上。具体治疗方案一定要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严格执,并应每月进行一次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

  抗结核药物治疗要分析患者的用药效果,如用药剂量很大而且血糖很高,多数提示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应及时更换药物。对于肺结核的治疗应采取早期、联合、连续用药的原则。

  糖尿病患者要想预防肺结核,应首先从控制病情人手,定期查体及作胸部X线检查,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糖尿病患者,可施用卡介苗接种,以及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尤其是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接触。

(实习编辑:柯宗兴)

2011-02-17 01:01:00浏览4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孔朝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神经衰弱有哪些症状,怎么调理
神经衰弱主要有精神易兴奋、易疲劳、睡眠障碍等症状,调理方法可从一般调理、药物调理、药物治疗、物理调理等方面入手。一、症状:1、精神易兴奋:神经衰弱患者常表现为精神易兴奋,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微弱刺激就可能引发患者联想和回忆增多,且难以自控。其机制与大脑神经递质失衡有关,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分泌和调节异常,导致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增高。2、易疲劳:易疲劳是神经衰弱的典型症状。患者在日常活动中,即使从事的是轻度脑力或体力劳动,也容易感到疲劳,且休息后难以缓解。这主要是由于长期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使大脑神经细胞持续处于兴奋状态,能量过度消耗,导致神经细胞功能失调。3、睡眠障碍:睡眠障碍在神经衰弱患者中较为常见。患者入睡困难,躺在床上长时间难以进入睡眠状态,可能与大脑持续兴奋,难以平静有关。睡眠中多梦、易惊醒,睡眠浅且不连续,这是因为大脑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影响了正常的睡眠周期。二、调理:1、一般调理:基础性调理措施着重于生活方式优化。建立规律的作息制度,保证每日7-8小时高质量睡眠,固定就寝和起床时间。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量。2、药物调理:在症状显著影响生活质量时考虑药物辅助。对于睡眠障碍可短期使用苯二氮?类药物如阿普唑仑,焦虑症状明显者可选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帕罗西汀。所有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专科医师指导,定期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避免长期依赖。3、物理调理:非药物性干预手段包括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通过调节大脑皮层兴奋性改善症状。水疗和温泉疗法可利用温热效应促进血液循环。定期监测症状变化,建立症状日记,就医时提供完整病史资料。严格遵医嘱用药,不擅自调整治疗方案,定期复诊评估疗效。合并慢性疾病者需加强原发病管理,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老年人神经衰弱失眠吃什么药
老年人神经衰弱失眠可遵医嘱使用谷维素、维生素B1、艾司唑仑、佐匹克隆等药物。若老年人长期失眠且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一般需进行睡眠监测、心理评估、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检查等,以排查病因并指导治疗。1、谷维素:对于老年人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谷维素可通过调节自主神经系统,使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恢复平衡状态,缓解焦虑情绪,从而帮助改善睡眠质量。该药物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提高治疗效果,且副作用相对较小,适合老年人长期服用,需要遵医嘱进行。2、维生素B1:当老年人因神经衰弱失眠时,遵医嘱补充维生素B1可促进神经系统的能量代谢,营养神经细胞,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缓解因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失眠症状。该药物可作为辅助治疗药物,与其他治疗失眠的药物协同作用,增强治疗效果。3、艾司唑仑:在治疗老年人神经衰弱失眠时,艾司唑仑能有效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持续时间,提高睡眠深度。但此类药物有一定的依赖性和副作用,次日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所以老年人使用时需谨慎,一般建议短期应用,且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4、佐匹克隆:相比一些传统安眠药,佐匹克隆的成瘾性相对较低,对老年人常见的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失眠症状有较好的改善效果。不过,使用时同样需要按照医嘱,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如口苦、口干等。老年人应保持规律作息,每天尽量在相同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晚上睡眠不好,早上也不要赖床。减少白天午睡时间,避免影响夜间睡眠。睡前避免剧烈运动、观看刺激性影视节目或大量进食,可营造安静、舒适、黑暗且温度适宜的睡眠环境。如果失眠问题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神经衰弱失眠吃什么食物最佳调理
神经衰弱失眠可通过多种食物进行调理,主要包括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具有安神作用的食物、富含镁的食物等。但需注意,食物不能代替治疗,只能起到辅助作用。1、富含色氨酸的食物:色氨酸是一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能在体内转化为5-羟色胺,进而转化为褪黑素,这两种物质对调节睡眠至关重要。牛奶是常见的富含色氨酸食物,睡前饮用一杯温热牛奶,有助于放松身心,促进睡眠。此外,火鸡肉、燕麦、香蕉等也含有丰富色氨酸。2、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维生素B族对神经系统功能维持意义重大,可参与神经递质合成,调节神经系统兴奋性。全麦面包、糙米、豆类等富含此类维生素。全麦面包相较于普通白面包含有更多营养成分,日常可作为主食选择;糙米保留了米糠等营养部分,熬粥食用利于吸收。3、具有安神作用的食物:莲子、百合、酸枣仁等食物具有安神功效。莲子可煲汤或煮粥,其含有的莲子碱等成分能宁心安神,缓解心烦意乱,帮助入眠;百合常用于烹饪菜肴或制作甜品,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作用,对神经衰弱失眠者有辅助调理效果;酸枣仁可研磨成粉冲服,或与其他食材搭配制作药膳。4、富含镁的食物:镁元素可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帮助放松肌肉,缓解紧张情绪,从而改善睡眠。坚果类食物如杏仁、腰果,绿叶蔬菜如菠菜、西兰花等富含镁。杏仁可直接食用,也可加入菜肴、烘焙食品中;腰果口感香脆,适量食用可补充镁;菠菜、西兰花等绿叶菜,日常烹饪方式多样,常食用有助于补充镁。对于神经衰弱失眠者,除选择上述食物调理外,应保持规律作息,每天尽量相同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周末也不例外,以建立稳定生物钟。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电子屏幕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干扰睡眠。若失眠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中医把神经衰弱叫什么
中医没有神经衰弱这一确切病名,通常将其归属于不寐、郁证、心悸、健忘等范畴。神经衰弱的多种症状在这些中医病症中能找到对应描述,中医会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角度来认识与治疗。不寐主要对应神经衰弱中的睡眠障碍症状。患者常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不易再睡等,中医认为这多由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肝郁化火等原因所致。心脾两虚则气血生化不足,心神失养;心肾不交致水火不济,扰动心神;肝郁化火则邪火扰心,均会引起睡眠问题。郁证与神经衰弱患者的情绪症状相关。神经衰弱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中医认为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若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就会出现情绪方面的异常,还可能伴有胸胁胀痛、善太息等症状。此外,心悸、健忘也与神经衰弱有关。神经衰弱患者可能有心慌、心跳加快等心悸症状,以及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健忘表现。心主神明,心气血不足或心阴亏虚,虚火扰心,都可能导致心悸、健忘,同时还可能伴有头晕、乏力等症状。对于疑似神经衰弱的人群,建议尝试中医调理。可通过中药辨证论治,根据具体证型选用合适方剂。同时,配合针灸、推拿等疗法,调节气血经络。还应注意生活调摄,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志刺激,适当运动锻炼,以促进身心恢复。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