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寒冬当心婴幼儿患上肺炎

  支气管肺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病、多发病,3个月~2岁的幼儿多见,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寒冷、气候多变的秋冬季节发病率最高,对小儿健康影响很大。

  婴幼儿年龄小,机体抵抗能力差,寒冷容易诱发感冒,感冒后损害气管、支气管直达组织,容易引起肺炎;幼儿肺组织弹力差,肺数量少,血循环丰富,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婴幼儿感冒后不会述说病情,排痰受限,用药不及时,发现症状晚,待出现憋喘后才知已患上肺炎;此外,婴幼儿营养不良佝偻病、胸廓变形、肺组织扩张受限更是好发肺炎的原因。支气管肺炎的病变主要为细小毛细支气管壁的粘膜充血水肿、渗出,炎症累及肺泡所致。

  本病起病可急可缓,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憋喘,发热高低不等,部分患儿可不发热。咳嗽初为干咳,2~3天后咳嗽有痰,婴幼儿不会排痰可听到痰鸣音,之后开始发生憋喘,轻者呼吸急促、浅快,哭闹烦躁不安,重者可见翼扇动、口周青紫、口唇紫绀,头随呼吸呈点头样呼吸,胸骨上及肋缘下以及肋间隙明显凹陷叫做三凹征阳性。肺部听诊可有大中湿罗音以及捻发音,检验白细胞增高,中性增高明显,X光胸部透视可见肺门阴影模糊增大,肺下部可有大小不等斑状阴影。此时病情如果未经治疗,病情发展影响心脏。幼儿可突然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加重,面色灰暗口唇青紫,四肢发凉,脉搏细弱等心力衰竭、血循环不良征象。如不抢救,婴幼儿很快会死亡。

  支气管肺炎除发生心衰外,还会并发脓胸肺脓肿、皮下及纵隔气肿心肌炎中毒性脑病,切不可等闲视之。

  治疗幼儿肺炎,轻者给以足量的抗生素静脉点滴和止咳化痰药物,病重者还要给以强心药物、气吸入、平喘治疗,一般7~8天就会痊愈。治疗不彻底就会转成慢性迁延性肺炎。

  预防小儿肺炎,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能力是关键。幼儿平时应加强体格锻炼,常到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并呼吸道冷空气刺激耐寒锻炼。冬季穿衣要适量,因小儿好动,过度保暖易出汗,而易患感冒。多吃肉类及豆制品,多喝骨头汤,哺乳母亲应加强食物调配,增加乳汁的营养成分,防止婴幼儿营养不良及缺。小儿身体健康,不受感冒袭击,就不容易患发肺炎。

(实习编辑:柯宗兴)

2010-12-18 07:53:00浏览8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泽霖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婴幼儿挑食偏食的原因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婴幼儿挑食偏食的原因可能是不爱吃辅食、家长喂养方式不当、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微量元素缺乏、身体不适等原因导致的。 1、不爱吃辅食 由于婴幼儿的年龄较小,胃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如果过早添加辅食,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耐受,出现挑食、偏食的情况。建议家长可以适当减少辅食的喂养量,并循序渐进,可以使婴幼儿逐渐适应辅食。 2、家长喂养方式不当 婴幼儿挑食偏食可能是家长喂养方式不当导致的。家长可能将饭菜做得过于油腻,就会导致婴幼儿不爱吃饭。建议家长改变喂养方式。 3、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婴幼儿挑食偏食也可能是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导致的。有些家长平时比较溺爱婴幼儿吃饭的习惯,就会导致偏食的情况。建议家长注意培养婴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4、微量元素缺乏 如果婴幼儿体内的锌元素、铁元素摄入不足,容易影响食欲,导致出现挑食、偏食的情况。建议家长平时注意婴幼儿的饮食均衡,必要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婴幼儿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硫酸锌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5、身体不适 婴幼儿挑食偏食也可能是身体不适导致的。如果婴幼儿正处于生病期间,如感冒、胃肠炎等,可能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下降,从而出现挑食偏食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婴幼儿就医,进行治疗。 建议家长及时带婴幼儿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张保华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三甲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生物、环境、婴幼儿的主动活动等因素。 1、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又分为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因素,两者都为幼儿心理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和基础。父母的性格品性、身体特征都有可能通过遗传传递给孩子,遗传因素是最典型的因素,可能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生理成熟主要依赖机体族类遗传的成长程序,有一定的规律性。伴随着婴幼儿年龄的增长,生理成熟情况的升高,婴幼儿的心理状态也会渐渐完善。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婴幼儿所受的教育环境。社会环境因素对婴幼儿的心理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社会经济地位、社会风气均会对婴幼儿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婴幼儿缺乏独立思考及辨别事物的能力,不良的社会风气不利于婴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孩子生活在家庭中,所以家庭成员的关系以及氛围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父母的生活习惯、说话方式以及教育方法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生长。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谐的家庭环境,以及正确引导性的教育为幼儿的心理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婴幼儿的主动活动因素 婴幼儿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群,任何外界的因素,没有婴幼儿与之相互作用,就难以发挥影响作用。孩子心理是在活动中产生、发展并表现出来的。心理内部矛盾是在活动中产生并转化的,游戏是最适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 婴幼儿的心理发展一般有明显的规律,如果在一个阶段内婴幼儿的心理发展出现明显与正常情况出现偏离时,建议及时到心理科就诊,咨询心理科医师。平时父母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心理变化,可以带孩子做一些户外运动,消除孩子的消极情绪。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