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临床表现主症为“咳、痰、喘”。往往反复发作,病史超过两年,发作有明显的季性。秋冬季节发作加重,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长,春夏季节则发作有所减轻。根据传统的中医学基础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我们通过近20年的临床研究表明,“冬病夏治”这种特殊的治疗方法对慢阻肺有较好的预期疗效。
慢阻肺,病程反复周期长,病久脾肾两虚,脾虚则水谷运化、转输功能失常,痰饮内生;肾虚,特别是肾阳不足,则气化不利,不能纳气,温煦全身及固表祛邪的功能减弱,所以在秋冬季节容易发作,寒邪外袭,引动内伏痰饮,上逆阻碍气道,肺气不能正常宣布,则表现为咳嗽、咳痰、气喘。肾阳不足,不能温化痰饮,表卫不固,易受寒邪侵袭。所以,我们选盛夏伏天之时,取“春夏养阳”之意,健脾温肾,以化痰饮,增强体质,而使来年咳喘病少发,或者减轻发作。
如何进行“冬病夏治”,目前有许多方法,有中药汤剂、膏剂,有针灸推拿等传统中医方法,主要采用中药穴位敷贴和穴位注射方法。因为这种疗法发挥了穴位刺激和药物作用的疗效,集汤药和穴位为一体。我们认为疾病的产生多为经脉阻滞、气血不通所致。《灵枢·经脉》说:“经络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汇集点,也是外界邪气的侵入点,疾病的反应点,以及我们采用中药外治的治疗点。中药穴位敷贴及穴位注射,一方面通过间接作用,即药物对机体特定部位的刺激,调整阴阳平衡,以改善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降低发病率和缓解症状的目的。另一方面,即药物的直接作用,当药物敷贴于相应的穴位之后,通过渗透作用,透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达到脏腑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的“归经”作用。
现代医学证明,药物从体外作用于人体穴位,皮肤、神经、血管、淋巴管等均发生一定的变化。我们通过临床研究,发现一些中药能够刺激皮肤,穿过毛孔,不断进入淋巴液、血液而发挥其药理作用。
(实习编辑:邝丽琼)
主任医师
深圳市中医院 呼吸内科
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呼吸内科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呼吸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副主任医师
新乡市中心医院 呼吸内科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北京市朝阳区工人体育场南路8号
二级甲等 妇幼保健院 公立
邢台市桥西区冶金南路187号
二级甲等 专科疾病防治院(所、中心) 公立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卫国北路52号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西安市灞桥区灞桥街28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江苏省海门市人民西路253号
二级 专科医院 公立
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3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