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诱发慢支的“三剑客”

  吸烟、呼吸道感染及空气污染是三个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凶手。“三剑客”在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性方面,因国家的经济条件的不同而异。

  工业发达、经济条件好的国家,因为大气污染已得到预防和治理,家庭烹饪、取暖多用电和天然气,空气污染少。同时,医疗条件也好,急性呼吸道感染能及时用药控制。所以吸烟成为慢性支气管炎的头号凶手。如世界卫生组织曾宣布:“在65岁以下男性中,75%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死亡者,是由于吸烟所致”。这是指工业发达国家而言。

  在发展中或未发展的穷国,吸烟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死亡比例,没有工业发达国家这么高。因为在这些国家,刚刚开始工业化进程,大气污染严重未得到治理,家庭烹饪、取暖大多依赖煤炭、木柴或稻草、树叶等。它们在燃烧时,产生大量烟雾,刺激呼吸道。尤其在厨房,比卧室更严重,烹饪工作主要由妇女担负,故受害首当其冲。此外,发展中国家医疗条件差,患急性呼吸道感染时,不能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易转为慢性支气管炎。所以,在这类国家,虽然吸烟也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凶手,但没有在工业发达国家所占的病因比率大。

  1、 吸烟

  俗话说“病从口入”。实际上,从呼吸道进入体内的致病原,更是难于防范。所以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呼吸病常是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我国也是如此,因为经口致病的致病原我们可以不吃,或用加热及其他方法处理后再吃,以避免得病。而呼吸道是与大气环境息息相通的,我们不可能长时间不呼吸,或长时间戴口罩防止致病原进入体内。

  环境中的大气污染,只能依靠国家、政府的力量去解决。就是家庭居室的空气污染问题,也需要一定的经济力量才能解决。只有吸烟或不吸烟,可以由个人的意愿来决定。所以可以认为,不吸烟或戒烟是惟一最易办到而且有效的预防慢性支气管炎的方法。

  我国许多单位曾对吸烟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关系,进行过许多流行病学调查。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曾在北京市通县一个农村,连续3年调查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情况。发现3年中,吸烟者的患病率为不吸烟者的4.1倍、4.8倍及5.3倍。其他城市也曾作过类似的调查,并获得相似的结果。如天津市在城郊区11703名人群中进行调查,发现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在吸烟者为11.7%,而不吸烟者3.6%,相差3.2倍。内蒙古自治区普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慢性肺心病的患病率,吸烟者比不吸烟者的患病率,分别高3.9倍、4.6倍及6.0倍。

  每日吸烟支数乘以吸烟年数所得的乘积称为吸烟指数(如每日吸烟20支,连续吸烟20年,则吸烟指数为20×20=400)。云南、吉林及贵州的调查,均显示吸烟者的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均比不吸烟者显著为高,而且与吸烟指数呈正相关。即吸烟时间越长,每日吸烟量越多,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也越高。戒烟后短时间内,咳嗽咳痰症状就会明显减轻。

  国外对吸烟与慢性支气管炎关系的研究,早于我国很久。60年代,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皮托在40 000名开业医生中,记录他们的吸烟习惯,并追访他们的死亡原因。结果发现,吸烟者患慢性支气管炎死亡者,多于不吸烟者,死亡率随吸烟量的增大而增高。每日吸烟15支~24支者,较不吸烟者多12倍,每日吸烟大于25支者,比不吸烟者高达20倍。自1953年~1957年到1961年~1965年,35岁~64岁的英国开业医生吸烟者减少,慢性支气管炎死亡率也随之下降24%,而同年龄的英国男性,在同时期因吸烟稍有增加,虽然同时期环境污染有所改善,其死亡率仅下降4%。美国及加拿大相似的一系列研究,获得相似的结果。英国在城市及农村中55岁~64岁人群的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调查结果,显示大量吸烟者的患病率为17.6%,小量吸烟者的患病率为13.9%,戒烟者为4.4%,而不吸烟者几乎没有患慢性支气管炎者。至少有10个国家的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调查,都证实吸烟与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的关系。有些研究还做了简单的肺功能(通气功能)试验,都显示吸烟者的通气功能受损。

  吸烟不但对吸烟者本人有害,而且对周围的人也有害。不吸烟的人吸入被烟草雾污染的空气,称为被动吸烟者。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被动吸烟与呼吸道疾病有关系。父母吸烟,使他们不足1岁的子女的呼吸道患病率增高,肺功能受损。所以有人形象地描述吸烟行为是:吸进去害己,呼出来损人。

  吸烟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机制是复杂的。吸烟时燃烧产生的烟草雾中,有许多带刺激性的物质,会被吸入到呼吸道,刺激黏膜引起黏液腺的增生,使黏液分泌增多,纤毛运动减弱,甚至纤毛逐渐脱落,像用过很久的牙刷,使其防御机能减弱,微生物易于聚集、繁殖产生感染,引起黏膜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痰液阻塞呼吸道。炎症细胞及肺泡巨噬细胞释放的弹力酶增多,并使其α1—抗胰蛋白酶的活性减低,两者之间失衡,过多的弹力酶破坏了肺泡壁,加以咳嗽时气道内压力剧增,增加肺泡壁的破坏,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消耗国,也是最大的卷烟生产国。我国在解放后,烟草种植面积和卷烟生产量增加迅速。1981年~1989年间,烤烟种植面积从1981年的58.78万公顷增至1989年的150万公顷,增加了1.56倍。卷烟产量由1 704万箱(每箱5万支)增至3 194万箱,增加了85%。若从1949年计算到1989年40年间,两项指标分别增加了10倍及19倍,而同期人口增加虽快,也不足2倍。从上面的统计数字,可知我国吸烟问题的严重性。

  1984年进行了一次全国性15岁以上年龄者吸烟率抽样普查,平均吸烟率为33.88%,其中男性吸烟率高达61.01%,女性为7.04%。依次推算,我国吸烟者人数达3亿左右。还有更多的人因生活、工作于吸烟环境之中,成为被动吸烟者而在健康上受害。

  皮托教授推算:若是中国吸烟情况不加抑制,任其发展,则到2025年时,中国每年将有2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目前20岁以下的青少年,届时将有5 000万人过早地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估算,到2020年,我国人民患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死亡者,每年将达71.2万人,2030年将达81.0万人。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外国烟草公司为了推销其产品,伪称“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有待进一步研究”。其实,从流行病学、临床分析或实验室研究的结果,都确凿无疑地证实了吸烟对健康的危害。美国政府的卫生总监库柏博士从1965年起,几乎每年编写一本厚厚的吸烟危害健康的年度报告给他们的总统。至今出版已近30册,收集世界有关文献资料6万篇。我国的烟草公司承认吸烟危害健康,所以在《烟草专卖法》中,规定卷烟盒上必须印有“吸烟有害健康”警语。卷烟行业的领导人说:国家生产郑烟是为满足人民需要,他们是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他们千方百计减少卷烟的有毒成分,增加带过滤咀的卷烟的产量。1980年,过滤嘴卷烟在卷烟总产量中占不足1%,到现在已占70%以上。他们设法生产加有草药的“药物烟”或“安全烟”的卷烟。其实烟草燃烧,都会产生一氧化碳、焦油及烟碱等毒性物质,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安全烟,充其量不过是减毒烟而已。更可笑的是,有的省市还生产治疗痔疮的卷烟,还引用中医理论中“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来误导消费者,利用我国一些群众文化素质不高的弱点,来推销这种荒唐可笑的产品。

63
2010-08-18 00:00:00浏览153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周博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慢性支气管炎一般寿命多少年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如果病情较轻,且控制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预期寿命可能仅减少5-10年;但如果病情严重,频繁急性发作并引发严重并发症,寿命可能会缩短10-20年甚至更多。如果怀疑患有该疾病应及时就医,可进行胸部X线、肺功能、血常规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当慢性支气管炎处于病情较轻阶段,患者咳嗽、咳痰症状较轻,每年发作次数较少,且肺功能基本正常,通过积极治疗与日常良好管理,对寿命影响相对较小。如果能严格戒烟,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坚持规范治疗,在疾病稳定期按医嘱使用一些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物,像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其寿命可能接近正常预期寿命,减少的时长可能在5年左右。但如果病情较为严重,频繁出现急性发作,肺功能逐渐下降,如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等情况,此时寿命缩短可能较为明显,可达10-20年甚至更多。除病情本身严重程度外,治疗依从性对寿命影响显著。若患者严格遵医嘱治疗,按时使用药物,可延缓疾病进展,对寿命的不良影响就会减小。在急性发作期可按医生指示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阿莫西林控制感染,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缓解喘息症状,病情能得到较好控制。但如果不遵医嘱,随意停药、减药,会导致病情反复加重,加速肺功能恶化,缩短寿命。另外,并发症也会影响寿命,若患者并发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等,会显著增加死亡风险,进一步缩短寿命。对于并发肺源性心脏病且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可考虑肺移植手术,但需严格评估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建议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定期进行体检与肺功能监测,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坚决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雾霾等有害气体。加强锻炼,如进行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增强体质。如果出现咳嗽、咳痰加重或伴有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积极配合治疗以改善预后,延长寿命。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治慢性支气管炎能治好吗
慢性支气管炎通过积极治疗,症状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目前难以实现彻底治愈。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改变具有不可逆性,其发病主要是长期受到有害气体、感染等因素刺激,导致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发生慢性非特异性炎症。随着病程进展,患者可能出现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受损、纤毛倒伏、杯状细胞增生,气管、支气管软骨变形、萎缩,管腔逐渐狭窄等症状。这些病理变化一旦形成,就难以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此外,慢性支气管炎的诱发因素广泛且难以完全避免。吸烟是主要诱因之一,然而在生活中,除了主动吸烟,二手烟、三手烟环境普遍存在。即使患者本人戒烟,仍可能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中,持续刺激呼吸道。同时,空气污染也是重要因素,工业排放、汽车尾气、雾霾等充斥在生活环境中,人们很难做到完全隔绝这些有害颗粒。而且,反复呼吸道感染也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常见原因,普通感冒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在人群中广泛传播,很难保证患者不被感染。这些诱发因素持续作用于呼吸道,可能不断加重支气管的炎症,使得慢性支气管炎病情容易反复,难以彻底根治。若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建议患者及时戒烟,同时避免接触二手烟环境。在空气污染严重时,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可佩戴口罩。另外,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根据季节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在流感高发季节,可接种流感疫苗。同时,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包括肺功能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等,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较大程度控制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慢性支气管炎该如何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建议患者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或调整治疗方案。1、一般治疗:一般治疗包括戒烟、氧疗等。戒烟是预防慢性支气管炎进展的关键措施,可减少气道炎症和损伤。氧疗用于改善低氧血症,提高血氧饱和度,适用于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呼吸训练、胸部叩击及体位引流等。呼吸训练可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肺功能,常用方法包括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胸部叩击有助于松动痰液,促进排痰,适用于痰液较多的患者。体位引流通过改变体位促进痰液排出,需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方法,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等。支气管扩张剂如沙美特罗可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功能。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用于控制炎症反应,适用于伴有明显炎症的患者。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用于治疗急性加重期的细菌感染,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药物。药物需遵医嘱使用。建议患者避免接触有害粉尘,减少呼吸道刺激。若出现咳嗽、咳痰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通过科学的预防和综合治疗,可有效控制慢性支气管炎并改善生活质量。
周博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有哪些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及全身性症状等。1、咳嗽:咳嗽通常为持续性,且病程较长。咳嗽多伴有痰液,初期为晨起咳嗽,随病情进展可发展为全天咳嗽。咳嗽程度与病情轻重相关,轻度患者仅在晨起或活动后咳嗽,重度患者静息状态下即可出现频繁咳嗽。咳嗽严重时可引发胸痛和肋骨骨折。2、咳痰:患者咳痰多为白色黏液性或脓性。痰液颜色和性状可反映病情变化,白色黏液痰提示病情稳定,黄色或绿色脓痰提示合并感染。咳痰多与咳嗽同时出现,晨起痰量较多,随病情进展可发展为全天咳痰。咳痰严重时可引发呼吸困难和窒息感。3、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慢性支气管炎的突出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气短和呼吸费力。呼吸困难多与咳嗽和咳痰同时出现,初期仅在活动后出现,随病情进展可发展为静息状态下呼吸困难。4、全身性症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出现全身不适,如乏力、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乏力感明显,常伴有精神不振和活动耐力下降。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与慢性缺氧和消耗相关,严重时可导致营养不良和恶病质。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多为低热,与合并感染相关。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及其他有害气体和颗粒,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加强锻炼,可选择如散步、太极拳等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另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同时,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以控制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