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这些药--吃了得肺水肿?

  肺水肿是肺脏内血管与组织之间液体交换功能紊乱所致的肺含水量增加。本病可严重影响呼吸功能,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

  哪些药物会诱发肺水肿?

  1.产科药物

  麦角新碱是一种麦角生物碱,对子宫平滑肌具有收缩作用,用于防止产后出血。曾有报道1例患者剖腹产术后应用麦角新碱时出现肺水肿。催产素具有收缩子宫平滑肌的特性,用于介导分娩和防止产后出血,静脉注射催产素可引起肺水肿。β受体激动剂能松弛子宫平滑肌,抑制子宫收缩,部分患者可发生肺水肿,称为子宫收缩抑制剂相关性肺水肿,肺水肿的发生主要与心输出量增加、肺毛细血管后静脉收缩。

  2.止痛剂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剂,具有较好的解热和肌肉骨骼镇痛作用,也可用于短暂缺血发作和冠状动脉综合征,非心源性肺水肿是水杨酸制剂常见并发症之一,可能与肺毛细血管膜通透性的增高有关。美沙酮是一种长效麻醉镇痛剂,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疼痛,也可用于麻醉成瘾的维持治疗,已有美沙酮引起肺水肿的报道。吗啡是一种鸦片类镇痛剂,应用麻醉制剂尤其是大剂量应用的病人容易诱发非心源性肺水肿,可能与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在肺内沉积或脑干神经反射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关。丙芬(propoxyphene)也是一种鸦片制剂,口服或静脉注射尤其是大剂量应用时可引起肺水肿。

  3.神经精神药物

  有报道3例成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应用大剂量酚噻嗪(phenothiazines)后发生急性肺水肿,肺水肿都在18-40小时内吸收消散,推测肺毒性可能是神经原性原因,与下丘脑功能紊乱有关。前瞻性研究发现,56例服用大量三环类抗抑郁剂患者中有8例发生肺水肿。乙氯维诺(ethchlorvynol)是一种催眠剂,用于治疗失眠,口服或静脉注射都有引起非心源性肺水肿的报道,肺部变化可以是药物对肺直接作用的结果。

  4.肾脏病药物

  乙酰唑胺争性碳酸酐酶抑制剂,通过增加尿液中钠和碳酸氢盐的排泄而发挥中等程度的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青光眼时可降低眼内压,也可用于预防急性高山病和癫痫发作。有报道摄入乙酰唑胺可诱发急性肺水肿。氯噻嗪/氢氯噻嗪是一种噻嗪类利尿剂,阻止肾小管远端对钠和氯的重吸收,氢氯噻嗪的严重副反应是急性肺水肿,可能与白细胞在肺内聚集以及IgG在肺泡膜的沉积有关。临床症状可在1-2天内很快消失,但当再次应用时,可再次发生肺水肿。呋喃妥因是一种抗生素,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也可诱发ARDS,但停药后肺损伤消失,有些病例需要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类药物治疗,预后一般较好。

  5.呼吸系统药物

  依前列醇(epoprostenol)是一种作用较强的血管扩张剂,用于治疗原发性或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有报道1例肺动脉高压和硬皮病患者静注依前列醇时发生严重肺水肿,因此依前列醇用于肺静脉阻塞性疾病时应格外谨慎。一氧化氮(nitric oxide)是一种选择性肺血管扩张剂,用于治疗各种形式的肺动脉高压,以提高氧合程度。曾有报道9例肺动脉高压和CREST综合征病人吸入一氧化氮时,2例发生肺水肿。

  6.心血管制剂

  地平是一种二氢吡啶钙通道阻滞剂,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和稳定型心绞痛。在一项大型临床试验中,1 153例严重慢性心衰和射血分数。

  低于30%的病人随机接受安慰剂或氨氯地平6-33个月治疗,两组病人肺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10%和15%。尼非地平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心绞痛偏头痛以及雷诺氏病,但可引起肺水肿,文献曾报道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病人初次口服尼非地平后发生致命性肺水肿。维拉帕米用于治疗高血压病、房性心律失常心绞痛,维拉帕米引起的肺水肿原因为非心源性,受累病人心电图、心输出量以及肺动脉嵌压都正常。普萘洛尔(心得安)是一种非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心绞痛、高血压病以及心肌梗死等。曾有报道2例嗜铬细胞瘤患者应用普萘洛尔治疗后发生肺水肿。乙胺碘呋酮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化学结构与甲状腺素相似,用于治疗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曾有报道在肺部手术后应用乙胺碘呋酮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可诱发ARDS。

  7.抗肿瘤药物和免疫抑制剂

  阿糖胞苷是一种合成的抗代谢剂,其诱发的肺水肿可能与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的增高有关。对肺水肿病人尸体解剖发现两肺弥漫性水肿,肺泡严重损伤,但无明显炎性反应,提示直接的细胞毒作用是主要的致病机制。吉西他滨(商品名:健择)是一种在结构上和药理学上都与阿糖胞苷相关的抗肿瘤药物,目前用于实体瘤治疗,肺水肿的发生率约0.1%。白细胞介素-2(IL-2)用于治疗实体瘤,副作用包括液体潴留、水肿、咳嗽呼吸困难以及胸腔积液等,肺部表现为轻度间质性水肿到明显的肺水肿,水肿的严重程度与应用的IL-2剂量相关,可能与毛细血管渗漏和药物对心脏的毒性有关,常在停药后数日内肺水肿吸收消散。氨甲蝶呤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药,服用氨甲蝶呤时可引起血管神经性肺水肿。

  丝裂霉素是一种抗肿瘤性抗生素,抑制DNA合成。长春花碱是一种细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抑制有丝分裂微管的作用,非小细胞肺癌和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应用长春花碱-丝裂霉素时发生急性肺水肿。Muromonab-CD3 (OKT3) 是一种免疫抑制剂,阻止T淋巴细胞活化,防止移植排斥反应,在100例肝移植病例中,应用OKT3后肺水肿的发生率为41%,肺水肿的发生可能与破坏的T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和对心肌的直接毒性作用有关。喷司他丁是一种嘌呤类似物,具有抗肿瘤特性,用于治疗白血病

  在11例难治性成人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中,5例发生肺水肿。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是全反式维甲酸综合征,常在治疗开始后1-11天产生,表现为发热、呼吸窘迫、肺部浸润、体重增加以及肺水肿等。慢性白血病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病人,或转移性乳腺癌病人联合应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他莫昔芬治疗时也可发生非心源性肺水肿。

(实习编辑:邝丽琼)

2010-07-28 00:00:00浏览5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如何治疗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包括呼吸支持、药物治疗及支持治疗等。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舒适的体位,以减轻呼吸负担。同时,要做好呼吸道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1、呼吸支持:这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键措施,常采用机械通气,包括无创通气和有创通气。无创通气通过面罩或鼻罩将呼吸机与患者相连,适用于病情较轻、意识清楚的患者。有创通气则需要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将呼吸机与患者连接,能更有效地改善氧合和通气功能,适用于病情较重、无创通气效果不佳的患者。2、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布地奈德等,具有抗炎、抑制免疫反应等作用,可减轻肺部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青霉素等主要用于治疗可能存在的感染,因为感染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常见病因之一,及时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降低病死率。3、支持治疗: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保证营养支持等。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有助于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避免因内环境紊乱加重病情。营养支持可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途径,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促进机体的恢复。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建议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包括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以及肺部影像学检查结果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基本的病理改变是什么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基本的病理改变主要涉及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间质的损伤、水肿以及炎症反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性呼吸衰竭,其最基本的病理改变首先体现在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上。这种损伤可以由严重感染、休克、创伤等多种因素引发,导致肺泡通透性增高。当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时,其屏障功能受到破坏,使得血浆成分能够更容易地渗透到肺间质和肺泡中,从而引发水肿。这种水肿不仅增加了肺的重量,还限制了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功能障碍。除了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外,肺间质的炎症反应也是ARDS的基本病理改变之一。在炎症反应过程中,大量炎性细胞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浸润到肺间质中,释放各种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进一步加剧肺部的损伤。这些炎性细胞和介质不仅参与肺部的炎症反应,还可能通过促进纤维母细胞的增殖和胶原的合成,导致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生。肺间质纤维化进一步限制了肺部的扩张能力,使得气体交换更加困难。此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理改变还包括肺泡的萎陷和透明膜的形成。肺泡的萎陷导致肺内分流增加,使得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量减少。而透明膜的形成则是由于血浆成分渗出到肺泡腔中,与肺泡上皮细胞和基底膜共同形成的薄膜结构。这种透明膜限制了氧气的扩散,进一步加剧了患者的缺氧症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应该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避免过度紧张,放松心情也可有助于疾病的恢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氧疗与机械通气:需积极遵医嘱给予患者高浓度氧疗,以纠正低氧血症。若氧疗效果不佳,应及时进行机械通气,维持足够的氧合和通气,避免肺泡过度膨胀和肺损伤,常采用经面罩持续气道正压吸氧或机械通气。药物治疗: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以抑制免疫应答和减少肺部的炎症反应;使用肝素进行抗凝治疗;针对感染等原发病因,应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控制。液体管理与支持治疗:要避免过度液体输入,实施液体负平衡管理以减轻肺水肿。同时,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保持总热量摄取,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维持内环境稳定。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吗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般比较严重。该疾病是一种以急性呼吸衰竭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通常由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病因引发。其病理特征为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导致肺水肿和低氧血症,病情进展迅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严重性主要与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和炎症反应有关。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导致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和液体渗入肺泡腔,形成肺水肿,严重影响气体交换。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肺泡和间质损伤,导致肺顺应性下降和通气功能障碍。低氧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可能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如心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和脑损伤,情况比较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需综合应用机械通气、液体管理、抗感染和营养支持等措施,治疗过程复杂且易出现并发症。机械通气可能引发气压伤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液体管理不当可能加重肺水肿。此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死率较高,尤其是重度患者,存活者可能遗留肺纤维化和功能障碍。临床管理和预后困难较大,病情较为危及。建议一旦怀疑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立即就医。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检查,如血气分析、胸部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如严重创伤、感染、休克患者等,应密切观察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以便早期发现并干预。生活中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肺部负担。
周博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症状是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症状主要包括呼吸频率改变、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发绀以及精神神经症状等。1、呼吸频率改变:起病急,呼吸频率会明显加快,通常可达30次/分钟以上,这是机体为了满足氧需求而做出的代偿反应。2、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费力、呼吸急促,且呈进行性加重。随着病情发展,即使给予高浓度吸氧,呼吸困难也难以缓解,患者常伴有呼吸窘迫感,有一种窒息、喘不上气的感觉。3、咳嗽咳痰:常伴有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部分患者可咳出少量白色黏液痰或泡沫痰,当合并肺部感染等情况时,可能会出现咳黄痰、血痰等。4、发绀:由于严重的低氧血症,皮肤、口唇、甲床等部位会出现明显的发绀,呈现青紫色,这是因为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氧合血红蛋白减少,导致皮肤黏膜颜色改变。5、精神神经症状: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出现烦躁不安、意识障碍、谵妄、昏迷等精神神经症状,患者可能表现出精神状态差、反应迟钝、定向力障碍等。建议对于存在可能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如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的患者,应密切监测呼吸、血氧等生命体征,以便早期发现异常并及时处理。此外,要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肺部感染、气压伤等,做好呼吸道管理和护理工作,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同时,定期体检,以监测病情变化。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