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这些药--吃了得肺水肿?

  肺水肿是肺脏内血管与组织之间液体交换功能紊乱所致的肺含水量增加。本病可严重影响呼吸功能,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

  哪些药物会诱发肺水肿?

  1.产科药物

  麦角新碱是一种麦角生物碱,对子宫平滑肌具有收缩作用,用于防止产后出血。曾有报道1例患者剖腹产术后应用麦角新碱时出现肺水肿。催产素具有收缩子宫平滑肌的特性,用于介导分娩和防止产后出血,静脉注射催产素可引起肺水肿。β受体激动剂能松弛子宫平滑肌,抑制子宫收缩,部分患者可发生肺水肿,称为子宫收缩抑制剂相关性肺水肿,肺水肿的发生主要与心输出量增加、肺毛细血管后静脉收缩。

  2.止痛剂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剂,具有较好的解热和肌肉骨骼镇痛作用,也可用于短暂缺血发作和冠状动脉综合征,非心源性肺水肿是水杨酸制剂常见并发症之一,可能与肺毛细血管膜通透性的增高有关。美沙酮是一种长效麻醉镇痛剂,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疼痛,也可用于麻醉成瘾的维持治疗,已有美沙酮引起肺水肿的报道。吗啡是一种鸦片类镇痛剂,应用麻醉制剂尤其是大剂量应用的病人容易诱发非心源性肺水肿,可能与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在肺内沉积或脑干神经反射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关。丙芬(propoxyphene)也是一种鸦片制剂,口服或静脉注射尤其是大剂量应用时可引起肺水肿。

  3.神经精神药物

  有报道3例成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应用大剂量酚噻嗪(phenothiazines)后发生急性肺水肿,肺水肿都在18-40小时内吸收消散,推测肺毒性可能是神经原性原因,与下丘脑功能紊乱有关。前瞻性研究发现,56例服用大量三环类抗抑郁剂患者中有8例发生肺水肿。乙氯维诺(ethchlorvynol)是一种催眠剂,用于治疗失眠,口服或静脉注射都有引起非心源性肺水肿的报道,肺部变化可以是药物对肺直接作用的结果。

  4.肾脏病药物

  乙酰唑胺争性碳酸酐酶抑制剂,通过增加尿液中钠和碳酸氢盐的排泄而发挥中等程度的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青光眼时可降低眼内压,也可用于预防急性高山病和癫痫发作。有报道摄入乙酰唑胺可诱发急性肺水肿。氯噻嗪/氢氯噻嗪是一种噻嗪类利尿剂,阻止肾小管远端对钠和氯的重吸收,氢氯噻嗪的严重副反应是急性肺水肿,可能与白细胞在肺内聚集以及IgG在肺泡膜的沉积有关。临床症状可在1-2天内很快消失,但当再次应用时,可再次发生肺水肿。呋喃妥因是一种抗生素,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也可诱发ARDS,但停药后肺损伤消失,有些病例需要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类药物治疗,预后一般较好。

  5.呼吸系统药物

  依前列醇(epoprostenol)是一种作用较强的血管扩张剂,用于治疗原发性或继发性肺动脉高压,有报道1例肺动脉高压和硬皮病患者静注依前列醇时发生严重肺水肿,因此依前列醇用于肺静脉阻塞性疾病时应格外谨慎。一氧化氮(nitric oxide)是一种选择性肺血管扩张剂,用于治疗各种形式的肺动脉高压,以提高氧合程度。曾有报道9例肺动脉高压和CREST综合征病人吸入一氧化氮时,2例发生肺水肿。

  6.心血管制剂

  地平是一种二氢吡啶钙通道阻滞剂,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和稳定型心绞痛。在一项大型临床试验中,1 153例严重慢性心衰和射血分数。

  低于30%的病人随机接受安慰剂或氨氯地平6-33个月治疗,两组病人肺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10%和15%。尼非地平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心绞痛偏头痛以及雷诺氏病,但可引起肺水肿,文献曾报道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病人初次口服尼非地平后发生致命性肺水肿。维拉帕米用于治疗高血压病、房性心律失常心绞痛,维拉帕米引起的肺水肿原因为非心源性,受累病人心电图、心输出量以及肺动脉嵌压都正常。普萘洛尔(心得安)是一种非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心绞痛、高血压病以及心肌梗死等。曾有报道2例嗜铬细胞瘤患者应用普萘洛尔治疗后发生肺水肿。乙胺碘呋酮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化学结构与甲状腺素相似,用于治疗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曾有报道在肺部手术后应用乙胺碘呋酮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可诱发ARDS。

  7.抗肿瘤药物和免疫抑制剂

  阿糖胞苷是一种合成的抗代谢剂,其诱发的肺水肿可能与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的增高有关。对肺水肿病人尸体解剖发现两肺弥漫性水肿,肺泡严重损伤,但无明显炎性反应,提示直接的细胞毒作用是主要的致病机制。吉西他滨(商品名:健择)是一种在结构上和药理学上都与阿糖胞苷相关的抗肿瘤药物,目前用于实体瘤治疗,肺水肿的发生率约0.1%。白细胞介素-2(IL-2)用于治疗实体瘤,副作用包括液体潴留、水肿、咳嗽呼吸困难以及胸腔积液等,肺部表现为轻度间质性水肿到明显的肺水肿,水肿的严重程度与应用的IL-2剂量相关,可能与毛细血管渗漏和药物对心脏的毒性有关,常在停药后数日内肺水肿吸收消散。氨甲蝶呤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药,服用氨甲蝶呤时可引起血管神经性肺水肿。

  丝裂霉素是一种抗肿瘤性抗生素,抑制DNA合成。长春花碱是一种细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抑制有丝分裂微管的作用,非小细胞肺癌和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应用长春花碱-丝裂霉素时发生急性肺水肿。Muromonab-CD3 (OKT3) 是一种免疫抑制剂,阻止T淋巴细胞活化,防止移植排斥反应,在100例肝移植病例中,应用OKT3后肺水肿的发生率为41%,肺水肿的发生可能与破坏的T细胞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和对心肌的直接毒性作用有关。喷司他丁是一种嘌呤类似物,具有抗肿瘤特性,用于治疗白血病

  在11例难治性成人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中,5例发生肺水肿。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是全反式维甲酸综合征,常在治疗开始后1-11天产生,表现为发热、呼吸窘迫、肺部浸润、体重增加以及肺水肿等。慢性白血病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病人,或转移性乳腺癌病人联合应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他莫昔芬治疗时也可发生非心源性肺水肿。

(实习编辑:邝丽琼)

2010-07-28 00:00:00浏览9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躯体感觉障碍怎么回事,怎么办
躯体感觉障碍是指躯体感觉系统出现异常,躯体感觉障碍可能是由于心理因素、药物因素、脑梗死、脑出血、癫痫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需要前往医院,根据病因遵医嘱进行治疗。1、心理因素如果患者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可能会导致躯体感觉障碍,出现疼痛、麻木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游泳、爬山等,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理疏导治疗。2、药物因素如果患者长期服用利血平片、卡马西平片等药物,可能会导致神经功能出现紊乱,从而引起躯体感觉障碍的情况。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停止服用上述药物,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3、脑梗死脑梗死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麻木、头晕、头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表现为躯体感觉障碍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依达拉奉、胞二磷胆碱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介入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4、脑出血脑出血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肢体无力、面色苍白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表现为躯体感觉障碍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5、癫痫癫痫是由于脑部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而导致的慢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表现为躯体感觉障碍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同时还需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以免加重病情。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焦虑症伴躯体化障碍
焦虑症伴躯体化障碍的患者可以通过日常调理、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等方式进行处理,以免加重病情。1、日常调理焦虑症躯体化障碍主要是由于精神因素而导致的身体器官功能发生改变的疾病,主要是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的神经症,也与患者的人格特征有关,但是器官没有器质性病变。患者可以适当调整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长时间熬夜。同时,患者应注意饮食健康,及时补充营养,有利于身体的恢复。2、心理治疗患者可以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等方式进行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包括认知重建疗法和焦虑控制训练,可以纠正患者对于焦虑的错误认知,从而减轻患者焦虑的躯体化障碍症状。生物反馈疗法是利用生物信息反馈的方法训练患者,学会有效放松,从而减轻焦虑,以改善患者的躯体化障碍症状。3、药物治疗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丁螺环酮片、盐酸舍曲林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抗焦虑的作用。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艾司唑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焦虑症患者的躯体化障碍症状。4、物理治疗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还可以配合医生通过经颅磁刺激、脑电生物反馈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5、运动疗法患者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等,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心情愉悦,以减轻焦虑症状。建议出现躯体化障碍的焦虑症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平时应遵医嘱按时用药,定期进行复查。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双向情感障碍症躯体化怎么回事
双向情感障碍症躯体化可能是由心理压力累积、情绪波动剧烈、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神经递质失衡、生活事件刺激等引起的。如有不适,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心理科就医诊治,以免耽误治疗。 1.心理压力累积 长期的心理压力累积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进而影响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能力,使患者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患者可以采用冥想、瑜伽等放松技巧,建议每天练习20-30分钟,有助于减轻紧张和焦虑感。 2.情绪波动剧烈 情绪波动剧烈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从而引起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患者可以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参与社交活动,分享感受和经历,获得情感支持。 3.自主神经系统紊乱 由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处于持续紧张状态,会导致胃肠道蠕动减慢,食物无法及时消化吸收,堆积在胃部,就会产生饱胀感。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如碳酸锂、卡马西平等稳定心境的药物,以及盐酸舍曲林片、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等抗抑郁药物。 4.神经递质失衡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神经递质水平可能发生变化,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这些变化可能会干扰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躯体症状的发生。患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精神心理科咨询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5.生活事件刺激 当患者遭遇重大生活事件或应激源时,可能会引发强烈的焦虑或抑郁反应,这些情绪会转化为躯体症状,例如头痛、肌肉紧张等。患者日常应注意识别并避免可能引发情绪波动的生活事件或环境因素,如人际关系冲突、工作压力等。 建议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以帮助患者管理情绪和应对压力。同时,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每天保证7-9小时的睡眠时间,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必要时可进行血液生化检查、脑电图等辅助诊断。
李则挚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三甲
躯体化严重了会怎样
躯体化一般指躯体化障碍。躯体化障碍是一种长期持续的焦虑症或抑郁症,其主要特征是身体不适、情绪问题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睡眠障碍、焦虑症、抑郁症、食欲减退、精神分裂症等疾病。 1、睡眠障碍 患有躯体化障碍的患者通常会出现睡眠问题,如入睡困难、失眠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可能会使患者感到疲倦和精力不足,从而降低生活质量。 2、焦虑症 如果患者的病情严重,可能会导致对生活中各个方面的过度担忧和恐惧,最终发展成焦虑症。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理症状,如紧张、不安和恐惧,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的过度活跃,如心悸和呼吸困难。 3、抑郁症 随着躯体化障碍的发展,患者的情绪问题会逐渐恶化并变得更为复杂。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重度抑郁的情况,表现为悲观绝望、度日如年,而且有自残、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4、食欲减退 躯体化障碍会导致患者出现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部分患者可能会因此而不思饮食,导致食欲减退,出现体重下降、消瘦等症状。 5、精神分裂症 当躯体化障碍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患者常常会出现幻觉和妄想等精神症状,这些症状会导致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和精神衰退。如果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如幻听和错觉等。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