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分析姜对感冒的预防作用

  晨起含片可预防感冒

  早晨起床后,先饮一杯开水,然后将生姜刮去皮,切成薄片,取4-5片热水烫一下,再将姜片放入嘴里含10-30分钟,咀嚼。让生姜的气味在口腔内散发、扩散。坚持食用,对预防感冒大有裨益。

  姜对于感冒引起的头痛治疗也非常有效,将双脚浸于热姜水中,水以能浸到踝骨为宜。浸泡时可在热姜水中加点盐、醋,并不断添加热水,浸泡至脚面发红为止。生姜性味辛温,对于虚寒性体质或性质属寒性的病症较适宜;热性体质或属实热或温热的病症,必须慎用或不用。

分析姜对感冒的预防作用

  另外,枕边放姜有助改善睡眠。

  如果你常常失眠,姜这种厨房中随处可见的调味品对治失眠有很大帮助。因为生姜的特殊气味有安神的功效,具体做法是:将15克左右的生姜切碎,用纱布包裹置于枕边,闻其芳香气味,便可安然入睡。连续使用10天至1个月后,睡眠就会明显改善。

  姜的介绍

  姜原产于热带多雨的森林地区,要求阴湿而温暖的环境,生育期间的适宜温度为22~28℃,不耐寒,地上部遇霜冻枯死。地下部也不能忍耐0℃的低温。也不耐热,如温度过高,阳光直射,生长受阻,故在栽培上夏季应遮阴。对土壤湿度的要求严格,抗旱力不强,如长期干旱则茎叶枯萎,姜块不能膨大,但若雨水过多,田间排水不良,会引起徒长和姜块腐烂。姜对氮磷钾肥的要求:以钾需要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所需养分除由基肥供应外,还需要追肥,苗期以追施氮肥为主,姜块迅速膨大期要补施有机肥或含氮、磷、钾三要素的复合肥。姜忌连作。在腐殖质多的壤土或粘壤土栽培,产量较高,但辛辣味淡,组织较嫩,适于收嫩姜供菜用。若栽培在腐殖质少的沙壤土,产量则较低,但辛辣味较浓,适于作种姜或制姜粉用。

  姜适宜生长在低温的沙土地,四月份取母姜种下,五月就会长出像嫩芦苇的苗来,但叶子有辛辣味,是成对长的,很像竹叶,但比竹叶稍宽。秋分前后就会长出像排列的手指那样的新芽来,这就是最宜食用的子姜。秋分以后长的就差了一些,经过霜冻后就老了,不宜食用。  古人云:早上吃姜,胜过喝参汤。民间流传着“每天3片姜,不劳医生开处方”的谚语。生姜是一种防治疾病的常用药物。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生姜性味辛温,入肺、脾、胃经。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祛痰、祛寒、补气、平喘的作用。常用来治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据现代药理研究,生姜含有姜醇、姜烯、水芹烯、姜辣素等多种成分,具有解热、镇痛、抗炎、镇静、催眠等作用,能消炎、散热、发汗,缓解流鼻涕等感冒症状。

  中药药性

  生姜味辛性温,长于发散风寒、化痰止咳,又能温中止呕、解毒,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及胃寒呕逆等证,前人称之为 “呕家圣药”。姜炙法就是取生姜的这些特性,用姜汁这一辅料对药物进行炮制,来增强药物祛痰止咳、降逆止呕的作用,并降低其毒副作用。如竹茹生用长于清热化痰,姜炙后可增强其降逆止呕的功效;厚朴其味辛辣,对咽喉有刺激性,通过姜炙可消除其刺激咽喉的副作用,并能增强宽中和胃的功效;黄连姜炙后可缓和其过于苦寒之性,并善治胃热呕吐

  干姜虽与生姜同出一物,但由于鲜干质量不同其性能亦异。干姜性热,辛烈之性较强,长于温中回阳,兼能温肺化饮,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中焦虚寒、阳衰欲脱与寒饮犯肺喘咳等证。因此,用干姜制备的姜汁与生姜汁的性能也不一样。如用干姜制备的姜汁炮制药物,必将影响药物的炮制效果,达不到药物炮制的目的,就不能增强具有降逆止呕作用的药物的功效。

  按中医理论,生姜是助阳之品,自古以来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宋代诗人苏轼在《东坡杂记》中记述杭州钱塘净慈寺80多岁的老和尚,面色童相,“自言服生姜40年,故不老云”。传说白娘子盗仙草救许仙,此仙草就是生姜芽。生姜还有个别名叫“还魂草”,而姜汤也叫“还魂汤”。

  功效:

  外感风寒、鼻子不通气、流清鼻 涕、头痛发烧或被雨淋后发冷、肚子痛等,可用切细碎的鲜姜25 克加上红糖,以开水冲泡服用。

  慢性胃炎、时常胃疼、恶心呕吐,可用鲜姜 15 克、桔子皮15 克,用水煎服,一日3 次。

  少儿咳嗽,可用鲜姜捣汁,半匙姜汁加1 匙红糖服用,早晚各服1 次。

  风寒骨病、关节痛、患部有冷感,可用鲜姜、大葱各一半,切碎炒热,用布包好,贴在患处。

  注意:姜可以治病,也可以防癌

  营养

  营养成份:蛋白质、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钙、铁、磷等。

  生姜还具有解毒杀菌的作用,日常我们在吃松花蛋或鱼蟹等水产时,通常会放上一些姜末、姜汁。 生姜中的姜辣素进入体内后,能产生一种抗化本酶,它有很强的对付氧自由基的本领,比维生素E还要强得多。青少年吃生姜可以美容,少女吃生姜可以使面色红润,更加充满青春魅力! 生姜的提取物能刺激胃粘膜,引起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神经的反射性兴奋,促进血液循环,振奋胃功能,达到健胃、止痛、发汗、解热的作用。姜的挥发油能增强胃液的分泌和肠壁的蠕动,从而帮助消化;生姜中分离出来的姜烯、姜酮的混合物有明显的止呕吐作用。

2010-07-14 00:01:00浏览5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凤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三甲
人参红枣生姜煮水喝的功效
通常情况下,人参红枣生姜煮水喝的功效,主要包括补气养血、健脾养胃、补中益气、安神助眠、生津止渴等,可以用于改善气血不足、脾胃虚弱、失眠多梦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严格在医生的指导下饮用。 1、补气养血 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乏力、气短、心悸、失眠、健忘、多梦等不适症状。 2、健脾养胃 人参红枣生姜煮水喝具有补脾益肺、生津养血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气短乏力、津伤口渴、虚热消渴、失眠健忘等病症。 3、补中益气 其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气虚欲脱、脉微欲绝、脾气不足、中气下陷、肺虚喘咳、气短乏力等病症。 4、安神助眠 还具有大补元气、生津养血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乏力、气短、心悸、失眠、多梦等不适症状。 5、生津止渴 此外,人参红枣生姜煮水喝具有补脾益肺、生津养血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津液不足、口干舌燥、身体乏力等不适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需严格在医生的指导下饮用,不可盲目自行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损害身体健康。另外,如果患者饮用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损害身体健康。
武志娟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生姜煮粥什么人不可以吃
生姜煮粥一般情况下阴虚火旺、血热妄行、上火、热性体质、胃热等人群不可以食用。1、阴虚火旺阴虚火旺是指体内阴液亏虚,制约阳热的能力下降,使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阳热表现出病态,患者会出现头晕、失眠、五心烦热等症状。生姜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的功效,但如果食用生姜煮粥会导致体内阴液亏虚,从而加重阴虚火旺的症状,不利于病情恢复。2、血热妄行血热妄行是指血热妄行,以皮肤斑丘疹、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为主要表现的实热证。生姜味辛,性温,归脾、肺、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的功效,但如果食用生姜煮粥会导致体内阳热之气增多,从而加重血热妄行的症状,不利于病情恢复。3、上火上火是指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证候,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尿黄、牙痛等症状。生姜性温,如果食用生姜煮粥,会导致体内阳热之气增多,从而加重上火的症状,不利于病情恢复。4、热性体质热性体质的患者通常会出现面红目赤、口唇干裂、口苦燥渴、喜冷饮、咽喉肿痛、牙龈出血、鼻衄出血等症状,如果食用生姜煮粥,会导致体内阳热之气增多,从而加重热性体质的症状,不利于病情恢复。5、胃热胃热是指胃热炽盛化火的病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胃脘疼痛、牙龈肿痛、口臭、大便干结等症状。如果食用生姜煮粥,会导致胃热之气增多,从而加重胃热的症状,不利于病情恢复。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吃油脂含量偏高的食物,比如炸鸡、肥肉等。另外,还要注意平时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长时间地熬夜。也可以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比如打羽毛球、练习瑜伽等,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高田原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生姜煮水洗头能生发吗
生姜煮水洗头具备一定的生发作用,然而,生姜煮水洗头并非万能良药,其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 生姜煮水洗头有生发作用,主要源于生姜中的活性成分,特别是姜辣素,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生姜水接触头皮时,可以刺激头皮毛细血管扩张,增加毛囊的营养供应,从而促进头发生长。此外,生姜还具备一定的抗菌、抗氧化等功效,有助于改善头皮环境,减少脱发的发生。 然而,对于遗传性脱发、荷尔蒙性脱发、疾病性脱发等原因导致的脱发,生姜煮水洗头的生发效果可能有限,此时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不可盲目使用生姜煮水来改善症状。 除了生姜煮水洗头来促进生发外,还有其他治疗方案可供选择,包括药物治疗和植发手术。 首先,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米诺地尔等药物,通过刺激毛囊生长来促进头发生长。此外,通过植发手术移植健康的毛囊到脱发区域,也可以实现头发的再生。但手术费用较高,约为7000~50000元/次,效果一般能持久维持,但需要注意可能有感染、瘢痕的风险。 综上所述,生姜煮水洗头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头发健康,但并不能实现显著的生发效果。对于脱发问题,还需要结合其他措施和医美项目进行综合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也是预防脱发、促进头发生长的重要因素。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