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小儿肺炎的分类以及食疗介绍

  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小儿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其病因主要是小儿素喜吃过甜、过咸、油炸等食物,致宿食积滞而生内热,痰热壅盛,偶遇风寒使肺气不宣,二者互为因果而发生肺炎。

  症状

  轻型支气管肺炎

小儿肺炎的分类以及食疗介绍

  1、发热:大多数较高。

  2、咳嗽:开始为频繁的剌激性干咳,随之咽喉部出现痰鸣音,咳嗽时可伴有呕吐、呛奶。

  3、呼吸表浅增快,鼻扇,部份患儿口周、指甲轻度发绀。除呼吸道症状外,患儿可伴有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哆嗦,腹泻等全身症状。

  重型肺炎

  除轻症肺炎的表现加重外,持续高热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且伴有其它脏器功能损害。

  1、呼吸系统症状:呼吸表浅、急促、每分钟可达80次以上,鼻翼扇动,有三凹征,呼气呻吟,颜面部及四肢末端明显紫绀,甚者面色苍白或青灰。两 肺可闻及密集的细湿罗音。

  2、循环系统症状:婴儿肺炎时常伴有心功能不全。

  3、神经系统症状:

  (1)烦躁、嗜睡、凝视、斜视、眼球上窜。

  (2)昏睡,甚致昏迷惊厥

  (3)球结膜水肿

  (4)瞳孔改变,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5)呼吸节律不整。

  (6)前囟门膨胀,有脑膜剌激征,脑脊液除压力增高外,其他均正常称为中毒性脑病,严重者颅压更高,可出现脑疝

  4、消化系统症状:患儿食欲下降呕吐腹泻腹胀,严重者呕吐物为咖啡色或便血肠鸣音消失,中毒性肠麻痹,以及中毒性肝炎。

  5、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等,也可出现混合性酸中毒。

  小儿肺炎一般按病理表现不同,分为大叶性肺炎及支气管肺炎两类。

  大叶性肺炎多见于3岁以上小儿,以年长儿较多,病变多限于一个肺叶或一个节段。

  支气管肺炎,多为婴幼儿患病。毛细支气管炎,亦多为婴儿患病,病变主要散布在支气管附近的肺泡,有时病变范围很广泛。

  按不同的病因又可分:

  细菌性肺炎:多为肺炎双球菌、乙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流感杆菌等;

  病毒性肺炎:多为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

  霉菌性肺炎:多为白色念珠菌引起;

  吸入性肺炎:多为新生儿吸入羊水引起;

  支原体肺炎:原浆菌肺炎,又称非典型肺炎;

  浆细胞性肺炎:卡氏肺囊虫病

  小儿肺炎的食疗方法

  小儿肺炎的食疗偏方如下,仅供参考:

  【风热闭肺型】

  症状:咳嗽痰黄稠、口渴、面赤唇红、舌红、尿黄。

  食疗方1:鱼腥草芦根汤:取鱼腥草30克,芦根30克,红枣12克。以上加水煮30分钟饮用,有清热化痰作用。

  食疗方2:糖杏梨:取梨1个,杏仁10克,冰糖12克。将梨去皮核,加杏仁及冰糖,隔水蒸20分钟食用。有清热宣肺作用。

  【风寒闭肺型】

  症状:咳嗽、痰稀白、不渴、舌淡。食疗方1:葱粥:取葱白3根,生姜3片,粳米50克。以上共煮粥热服,有祛寒宣肺作用。

2010-06-29 00:01:00浏览9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体内浊毒如何化解
浊毒一般可以通过多喝水、饮食调理、运动、中药调理、针灸等方式来化解。体内有浊毒可能是由于长期熬夜、饮食不当等原因导致,患者会出现面色晦暗、皮肤油腻、口腔异味等症状。1、多喝水建议患者平时可以多喝一些温开水,能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浊毒排出体外。2、饮食调理患者平时要注意合理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可以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香蕉、黄瓜、西红柿等,同时还可以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有利于病情恢复。3、运动患者平时也可以适当进行运动,比如慢跑、游泳、打太极拳等,也可以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能够增强脾胃功能,也可以使浊毒通过大便排出体外。4、中药调理如果患者体内浊毒的情况比较严重,通过上述方式无法改善,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也能够促进体内浊毒的排出。5、针灸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针灸进行治疗,针灸的穴位主要包括阴陵泉穴、阳陵泉穴、丰隆穴等,能够起到促进体内血液循环的作用,还可以促进浊毒排出体外。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崔尚斌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腰下方与尾骨之间疼
腰下方与尾骨之间疼很可能是长期久坐引起的,也可能是软组织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长期久坐 如果平时生活中从事长期久坐的工作,可能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会出现骶尾骨疼痛、下肢发麻、下肢酸胀等情况。建议患者避免长时间久坐,工作一段时间后可以适当运动,也可以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改善。 2、软组织损伤 如果腰下方与尾骨之间受到外力打击,可能会导致局部软组织损伤,会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现象,按压时疼痛症状会加重。患者可以立即通过冰袋冷敷的方式进行缓解,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进行改善,可遵医嘱使用吲哚美辛巴布膏、活血消痛酊等药物进行治疗。 3、腰椎间盘突出症 可能因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使椎间盘缺乏血液供给,使椎间盘修复能力减弱,长期以往会使椎间盘髓核、纤维环逐渐老化容易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下腹部或大腿前侧疼痛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依托考昔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骨盆牵引的方式,增加椎间盘间隙宽度缓解症状。 除上述常见原因,也可能是腰椎管狭窄等疾病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按摩的技巧与手法有哪些
按摩的技巧与手法,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按摩器具、寻找穴位、掌握力度、控制时间、注意保暖等。1、选择合适的按摩器具在进行按摩之前,患者需要先选择合适的按摩器具,常用的按摩器具包括玉石、砭石、普通海绵垫等。这些按摩器具能够起到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的功效,可以更好地发挥按摩的效果。2、寻找穴位在选择按摩的穴位时,患者需要咨询专业的中医医师,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穴位。3、掌握力度在进行按摩时,患者需要注意掌握好力度。如果力度过轻,可能达不到治疗疾病的效果。如果力度过重,可能会导致皮肤受损,出现疼痛的症状。因此,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按摩。4、控制时间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因此需要控制的按摩时间也会有所差异。建议患者在按摩的时候控制好时间,避免长时间按摩,以免对局部的肌肉造成损伤。5、注意保暖在按摩的过程中,患者的身体会处于放松的状态,如果不注意保暖,可能会导致受凉,容易出现浑身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因此,建议患者在按摩的时候需要做好相关的保暖措施,以免出现受凉的情况。此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如果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