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认识过敏性肺炎的临床特征

  过敏性肺炎属于肺炎的特殊类型,是一组由不同过敏原引起的非哮喘性变应性肺疾患,小儿发病率不高。

  过敏原为含有真菌孢子、细菌产物、动物蛋白质或昆虫抗原的有机物尘埃颗粒。

  吸入这种颗粒后少数病儿出现喘息、流涕等前驱表现,3-6小时后开始出现症状,表现为有发热干咳呼吸急促胸痛及缺、口唇、指趾末端紫绀等,6-8小时上述症状达高峰,24小时症状基本消失。

  发作时肺部体征与哮喘发作时不同,多无喘鸣音,主要听到的是湿性罗音。胸部X线检查早期显示肺间质浸润、小结节影,以后扩展为斑片状阴影。急性发作时白细胞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而与过敏反应密切相关的嗜酸细胞却不增高;同时肺功能下降。

  因为这种肺炎发病率不高,第一次发作时往往容易与其他肺炎相混淆,但如果仔细分析病史的特点,包括环境因素,比如患儿的生活环境中存在含有真菌的稻草,则易患过敏性肺炎,因此这种肺炎特称“农民肺”。

  如家中饲养鸽子,对鸽子粪中的动物蛋白过敏所引起的过敏性肺炎则称为“饲鸽者肺”。具备特殊的环境因素,再结合患儿的症状、体征和肺功能的改变,胸部X线片,以及过敏原检查等诊断就不难了。

  长期反复接触过敏原,造成症状持续时会引起不可逆的肺损害,故应力求早期诊断,并避免与过敏原的接触。如肺部病变广泛,应给予激素治疗,每日口服强的松,剂量为每公斤体重1-2mg,疗程1-2月,可使症状、体征、X线改变迅速消失。

(实习编辑:邝丽琼)

2010-06-19 00:00:00浏览6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武志娟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吃中药不小心喝了紫菜汤有影响吗
吃中药不小心喝了紫菜汤一般可能没有影响,但对于部分患者来说可能会有影响,如影响药物疗效、加重病情、引起过敏反应、腹痛腹泻等。 1、没有影响 若患者吃中药后不小心喝了紫菜汤,没有出现其他不适症状,此时一般是没有影响的,并且适量吃紫菜能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症状。 2、影响药物疗效 由于紫菜中的藻胆毒素可能会与中药中的成分产生反应,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 3、加重病情 倘若患者正在服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此时喝紫菜汤可能会使药物的效果减弱,甚至还会使患者的疾病更加严重。 4、引起过敏反应 如果患者属于过敏性体质,而且对紫菜中的成分过敏,此时喝紫菜汤后,可能会诱发过敏反应,从而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5、腹痛腹泻 在服用中药期间,患者的胃肠道功能会比较虚弱,如果喝紫菜汤可能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甚至还会出现腹痛和腹泻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通过腹部热敷的方式缓解症状,也可以通过多喝水的方式进行改善。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益生菌冲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建议患者在吃中药期间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如柚子、丝瓜、茄子等,保证睡眠,减少熬夜。同时,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烤鸭等。若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范铁兵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吃中药不小心吃了绿豆怎么办
吃中药不小心吃了绿豆,如果患者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如果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绿豆是一种常见的食物,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味甘,性寒,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痈肿疮毒、暑热烦渴、药食中毒、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如果患者吃中药期间不小心吃了绿豆,但是没有出现其他不适的症状,一般不需要过于担心,也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可以通过多喝水的方式进行改善,并且可以通过腹部按摩的方式促进胃肠道蠕动,帮助绿豆消化与吸收,通常在一段时间后会自行缓解。由于绿豆属于一种寒性的食物,如果患者存在脾胃虚寒的情况是不建议吃绿豆的,容易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吃中药期间吃了绿豆后出现了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人参健脾丸、附子理中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量食用辛辣刺激、寒凉的食物。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避免过度紧张以及焦虑。如果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了明显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风湿热痹用什么中药
风湿热痹常用的中药包括清热通络类药物、祛风除湿类药物、活血化瘀类药物等,该病是中医对一种以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的描述,其治疗原则为清热通络、祛风除湿、活血化瘀。1、清热通络类药物:此类药物主要用于缓解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常用药物包括秦艽,其性味辛平,能清热除湿、舒筋通络;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可用于热痹引起的关节红肿;忍冬藤,性味甘寒,能清热解毒、通络止痛,适用于风湿热痹引起的关节红肿热痛。2、祛风除湿类药物:防己具有祛风除湿、利水消肿的作用,适用于风湿热痹引起的关节肿胀;威灵仙性味辛温,能祛风湿、通经络,对风湿闭阻所致的关节不利、屈伸不利等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苍术:性味苦温,能燥湿健脾、祛风散寒,适用于湿邪偏盛的风湿热痹。3、活血化瘀类药物: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气血不足导致的痹症;白芍可养血敛阴、柔肝止痛,适用于风寒湿邪侵袭关节所致的痹证;川芎性味辛温,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关节疼痛,尤其对于血瘀较重的患者效果显著。对于风湿热痹患者,建议在使用中药治疗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合理用药。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风寒湿邪的侵袭,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淋巴瘤中药能治疗吗
淋巴瘤中药能辅助治疗。对于淋巴瘤患者采用中药辅助治疗,建议选择正规的中医医疗机构和有经验的中医师进行辨证论治。首先,从中药对机体整体调理的作用来看,中药可以改善淋巴瘤患者的体质和免疫功能。淋巴瘤患者在患病过程中,身体往往处于虚弱状态,且免疫系统受到肿瘤的影响而功能失调。中药中的一些扶正药物,如黄芪、党参等,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肾的功效,能够提高患者的身体抵抗力,增强机体的免疫监视和免疫杀伤能力,有助于身体更好地应对肿瘤细胞,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同时也能减轻患者因疾病本身及放化疗等治疗手段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如乏力、恶心、呕吐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次,从中药的抗肿瘤特性来讲,部分中药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成分。例如,一些清热解毒类中药如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含有多种生物碱、黄酮类等成分,研究发现这些成分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作用,虽然其抗肿瘤作用相对放化疗等手段较弱,但在辅助治疗中可发挥一定的协同作用,与西医治疗方法相结合,能更全面地对抗淋巴瘤。同时,中药治疗应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不能替代西医的规范化治疗,如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复查,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肥胖用什么中药能减肥
肥胖是指人体脂肪堆积过多,导致体重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状态。此类人群可遵医嘱选用荷叶、决明子、山楂、黄芪、泽泻等中药来达到减肥的效果。1、荷叶:荷叶具有清热利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等功效。其含有的荷叶碱等成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脂肪的吸收,并且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毒素,从而达到减轻体重的效果。2、决明子:决明子能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其可以通过润肠的作用,使肠道内的宿便更易排出,减少肠道对脂肪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对肥胖伴有血脂异常者较为适宜。3、山楂:山楂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的功效。能促进脂肪类食物的消化,增加胃消化酶的分泌并提高其活性,帮助分解油腻食物中的脂肪,降低脂肪在体内的堆积,还可改善因饮食不节导致的肥胖。4、黄芪:黄芪能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等。从中医角度看,肥胖多与脾虚有关,黄芪可通过健脾益气,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使水谷精微更好地被运化吸收,避免水湿和脂肪的堆积,尤其适用于脾虚型肥胖。5、泽泻:泽泻有利水渗湿、泄热等作用。能够增加尿量,促进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减轻水肿,同时也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可减少脂肪在体内的蓄积,对肥胖伴有水湿内停者效果较好。使用中药减肥时,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体的体质和病情合理配伍用药。同时,还应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不建议自行用药,以免因用药不当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腹膜炎在哪个位置疼痛,吃什么中药好
腹膜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化学刺激或腹部器官损伤引起的腹膜炎症性疾病,其疼痛部位和治疗药物因病因及病情类型而异。腹膜炎的疼痛部位主要包括全腹疼痛、上腹部疼痛、右上腹疼痛和右下腹疼痛;治疗药物则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分为清热利湿类药物、活血化瘀类药物和温阳散寒类药物等。一、疼痛部位:全腹疼痛:弥漫性腹膜炎常表现为全腹部疼痛,多由胃肠道穿孔、腹腔内广泛感染等引起,疼痛剧烈且持续,常伴有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上腹部疼痛:常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引起的腹膜炎,疼痛起始于上腹部,可能伴有肩部牵涉痛。右上腹疼痛:多由胆囊炎或胆囊穿孔引发,疼痛部位集中在右上腹,伴有局部压痛和反跳痛。右下腹疼痛:常见于阑尾炎穿孔引起的局限性腹膜炎,疼痛起始于右下腹,可能逐渐扩散至全腹。二、治疗药物:清热利湿类药物:适用于湿热下注型腹膜炎,常用中药包括黄柏、牛膝、猪苓、车前子、泽泻、赤芍、丹皮、茵陈、苍术等。若腹痛明显,可加用元胡、川楝子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类药物:适用于瘀热互结型腹膜炎,常用药物包括当归、元胡、败酱草、酒大黄、赤芍、香附、桃仁等。若小腹刺痛明显,可加乳香、没药化瘀止痛。温阳散寒类药物:适用于寒湿凝滞型腹膜炎,常用方剂为少腹逐瘀汤,药物包括小茴香、干姜、当归、川芎、桂枝、赤芍、没药、艾叶、苍白术、云苓、泽兰等。腹膜炎病情复杂且可能危及生命,建议患者在出现剧烈腹痛、发热、呕吐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中药治疗需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并结合现代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