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哮喘发病与气候体质有关

  以往的经验总认为哮喘在夏季或气温最高的季节里了病率最低,秋冬季较高,但事实不尽然。

  哮喘发病,主要由空气中飞据物如花粉、霉菌及气压、温度、寒暑变化、湿度等因素而定,涉及面比较广。春、秋季节,百花齐放,各种花粉颗粒在空中飘浮,有过敏体质的人吸入了花粉,会产生鼻塞打喷嚏咳嗽及哮喘。但在秋冬季或初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猖獗,大多数哮喘患者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引起哮喘发作,因此所谓季节性哮喘亦不能完全以吸入外界花粉来解释。细菌及致病的真菌对气候及季节的变化相当敏感,随着气候的变化,微生物对人的致病力亦在不断变化。

  常见的致病细菌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及链球菌,在十二月份的酷寒环境中,致病力明显增强,容易使人患呼吸道感染,继而诱发哮喘。

  (1)春秋季节里温度变化比较大,忽冷忽热易患感冒伤风,而哮喘的发作多与伤风感冒有关。温度比较稳定的酷夏或严冬季节,相对发病不多。

  (2)春秋季节花草树木茂盛,不少野草或树木散发出的风媒花粉,飘浮在空气中,过敏体质的人吸入花粉后就开始打喷嚏、流鼻涕鼻痒及咳嗽,继而引起哮喘发作。

  (3)灰尘中存在一种称为螨的小虫,在一定温度时容易生长繁殖,有些人吸入此种尘螨后引起哮喘。也有很多灰尘是刺激性而非过敏性的,所以说对“灰尘过敏”并不恰当,用灰尘脱敏也没有道理。

  哮喘病人常可以在不同的季节反复发作,但也可以仅仅在同一季节发病。

  气温突变、湿度变化、干热风及冷空气的刺激等,都可能是哮喘发作的诱发因素。据调查,哮喘发作在夏季并不太多,秋冬季节较高,单纯在春、夏、秋、冬的某一个季节里发病者不到18%,大多数病人是在跨越两季如秋冬季里发病。

  一般认为季节与哮喘发病的关系,与空气中的飞扬物如花粉、真菌等有密切关系,但气压、温度、寒暑多变及湿度等因素亦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初春及秋冬季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相当多见,是哮喘发作的主要诱因,所以,哮喘的季节性发病不能单纯以吸入花粉来解释。

  温带地区如华东、华南,大多数哮喘发作集中在4月下旬至5月,9月下旬至10月。有人观察到,在日平均气温21℃左右的日子里,约70%的哮喘病人病情复发。而气温过高或过低,哮喘发作的机会并不太多。这说明哮喘病人对气温的转变特别敏感。湿度太高可影响体表的蒸发,呼吸加快,对哮喘不利;而湿度太低,呼吸道粘膜干燥也容易引起哮喘发作。一般最理想的湿度为30%-50%。之所以湿度过高容易激发哮喘,可能与细菌及真菌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长繁殖有关。

  一般在高山上,因空气流通,飞扬物较少,有时可使哮喘好转。空气中的正、负离子是随着某一地区人口的密度,城市人口的集中程度,工业化及污染程度的不同而不同,亦取决于气候的变化,如雾天,阴天,下雨,刮风等都会改变电场的强度及大气的导电性。负离子对机体有益,正离子则对机体不利,特别是当正离子同城市与工业区的灰尘结合在一起时,其危害性尤其明显。农村及高山上负离子占优势,负离子不仅有利于神经系统与血液循环系统,且能间接缓解哮喘。

  大多数在夏季能缓解的哮喘病人,在该季节里,多种激发因素并不引起哮喘发作。但在秋冬季节进食某些食物或吸入某些刺激物如化学工业品、煤气等,就很容易引起哮喘发作。由此可见,哮喘的发作与多种内外因素有关,气候影响机体内在的变化可能是一种重要因素。

  不同地区除有不同气候外,引起哮喘的发作亦可能是由于机体不能适应当地的环境。

  专家们经长期观察发现,有些哮喘病人在川西盆地居住期间,发作非常频繁,但移居其他地区后,病情可以迅速改善,甚至停止发作。现代医学认为某些地区的环境中存在某些特异的抗原,如花粉、真菌、螨、灰尘等,也可能是受气候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促使哮喘频频发作。

  我国土地广阔,南北的天时气候及水土性质都有很大差异。西北地区气候寒冷,地高多燥;东南地区气候温和,地低多湿。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人体的适应善也必然有显著的不同。

  因此久居某一地区的人,迁移至其他地区时,可能会产生包括哮喘发作在内的各种过敏性疾病;也可能因移居到适宜的环境而使症状消失。居住工厂区,因附近工业刺激物的刺激,可增加哮喘发作的机会。而在农村,空气污染虽较少,但由于生活飞快及寄生虫感染等因素,也可导致哮喘的发作。

(实习编辑:邝丽琼)

2010-05-12 00:14:00浏览9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女人38岁性冷淡咋办有什么
女人38岁出现性冷淡可通过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方法来改善。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复诊,以便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1、心理治疗: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性治疗师的帮助。其会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和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碍,如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对性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然后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帮助患者调整对性的认知,缓解负面情绪,消除心理阴影,改善性心理状态。2、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激素平衡。适度运动,如每周进行几次瑜伽、慢跑或游泳等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可缓解压力,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包括性器官的血液循环,有助于提高性欲。3、药物治疗:对于因激素水平低下导致性冷淡的女性,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使用雌激素,有助于维持阴道黏膜的健康,改善阴道干燥等问题,从而提高性生活的舒适度。此外,一些抗抑郁药物如丁螺环酮等,对于因抑郁情绪导致的性冷淡可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以调节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情绪状态,进而对性功能产生积极影响。对于38岁性冷淡的女性,建议与伴侣保持良好的沟通至关重要,让伴侣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共同参与到治疗过程中,互相理解和支持,有助于改善性生活质量。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会影响智力吗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是否会影响智力,需依据具体情况判断。若迟缓程度较轻,且能在孕期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未造成胎儿大脑长期严重缺氧,通常不会对智力产生明显影响;但要是发育迟缓严重且持续时间长,导致胎儿大脑发育关键期缺血缺氧,就极有可能影响智力发育。当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程度较轻时,大脑所受影响有限。例如,部分孕妇因营养不均衡,蛋白质、维生素等摄入不足,引起胎儿生长受限。若能在孕期及时调整饮食,增加富含营养的食物摄入,如瘦肉、鱼类、新鲜蔬果等,必要时补充营养制剂,胎儿可获得足够营养支持,维持正常生长发育进程。而且,若胎盘功能只是轻度异常,通过一些干预手段,能保证胎儿大脑有相对充足的血液和氧气供应。在这种情况下,胎儿大脑发育基本不受干扰,出生后智力多处于正常范围。严重且长期的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会对智力发育造成极大威胁。若胎盘功能严重受损,无法为胎儿提供足够的养分和氧气,胎儿大脑在发育关键期得不到充足的能量供应,神经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都会受到阻碍。比如,孕早期至中期持续的严重缺氧,可能导致大脑皮质发育不良,影响大脑结构完整性。另外,某些先天性疾病,如染色体异常、遗传代谢病等,既引发胎儿发育迟缓,又直接影响大脑发育,即使出生后,这些患儿也常伴有智力低下、认知障碍等问题。长时间的发育迟缓及缺氧状态,会给胎儿大脑留下不可逆的损伤,导致智力明显落后于同龄人。一旦确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妇应立即就医,全面检查明确病因。若是营养问题,严格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均衡。定期进行超声、胎心监护等检查,密切监测胎儿发育情况。若存在母体疾病,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胎儿宫内环境。
方晓茹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低体重儿智力一定会差吗
低体重儿智力并非一定会差。因早产、母体营养不足等因素致出生体重低,可能影响大脑发育,增加智力低下风险,出生后也易面临影响智力发展的挑战。但智力受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很多低体重儿经恰当医疗干预、良好护理及教育培养,能取得不错的智力发展成果。低体重儿在出生时体重低于正常标准,可能意味着其在母体内的发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源于多种因素,如早产、孕期母体营养不足、宫内感染等。这些因素不仅可能导致低体重,还可能影响胎儿的大脑发育。如果大脑发育受到损害,那么低体重儿的智力发展可能会受到影响,出现智力低下的风险会增加。此外,低体重儿在出生后可能更容易面临营养不良、疾病等挑战,这些因素也可能进一步影响其智力发展。然而,低体重并不必然意味着智力差。智力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遗传、环境、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许多低体重儿在经过适当的医疗干预、良好的护理和后期的培养教育后,能够在智力发展方面取得良好的成绩。事实上,许多低体重儿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展现出与正常体重儿童相当的智力水平。此外,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低体重儿的救治和护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智力发展提供了更好的保障。对于低体重儿的家长,建议定期带孩子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同时,注重孩子的营养摄入和均衡饮食,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在教育方面,家长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支持,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和适宜的教育引导,以促进其智力发展。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36周早产会影响智力发育吗
36周早产是否影响智力发育不可一概而论,若早产过程顺利,未出现影响神经发育的疾病因素,其智力发育一般不受太大影响;但因早产儿体质和免疫力弱,若分娩或护理中遭遇影响神经系统的疾病,又或营养摄入不足、生长环境不佳,智力发育就可能受到影响。早产通常指的是怀孕满28周但不足37周的分娩,而孕36周已经接近足月,大部分的大脑发育都接近成熟状态。因此,在早产过程顺利,且没有出现可能影响神经发育的疾病因素,如重度缺氧、缺血、窒息、先天性脑发育异常、缺氧缺血性脑病或严重的颅内感染等情况下,36周早产儿的智力发育一般不会受到太大影响。然而,早产儿的体质和免疫力相对较弱,可能更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分娩过程中或早产后的护理中,如果早产儿遭遇了疾病或感染,尤其是影响神经系统的疾病,那么其智力发育就有可能受到影响。此外,早产儿的营养摄入和生长发育环境也是影响智力发育的重要因素。如果早产儿在出生后不能得到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其智力发育也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针对怀孕36周早产的情况,家长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建议,为宝宝提供最佳的护理和支持。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与宝宝进行互动、提供丰富的环境刺激等方式,促进宝宝的智力发育。如果宝宝出现任何异常症状或发育迟缓的迹象,应及时就医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