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缓解小儿感冒症状4技巧

  “在美国小儿感冒药基本上属于非处方药,家长都可以自行购买,容易造成误用。而国内还是一部分药物属于非处方药,目前,小儿感冒药还是可以继续合理使用的,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张医生说,该事件提醒我们要重视小儿安全用药问题,尤其是小儿最常见的感冒疾病方面,的确存在用药误区。

  家长误区:小儿感冒药过量使用

  “最近天冷,来儿童医院就诊的患儿三分之一以上都是呼吸道感染。我们经常碰到儿童感冒药过量使用的情况。”张医生说,一些家长带孩子第一次来看病,医生一问,家长往往已经给孩子用了不少感冒药。但家长一般对药物成分并不清楚,在家给患儿服用抗感冒药时,容易出现好几种药物一起使用,药物某些成分就会重复过量,造成了隐性加量用药。

  另一方面是心态问题。在就诊过程中,许多家长恨不得只要见医生一面,孩子吃了药立刻就好。当达不到预期效果时,一些心急如焚的家长就会反复就诊,要求医生加药,给“好药”,或干脆换医生、换医院看病,无形中也会造成重复用药问题。

  另外,对小儿感冒基本规律缺乏了解,也是感冒药滥用的原因。张医生说,感冒一般都需要1至2周的时间才能治愈。小儿感冒引起的发烧,病情较轻的持续1至2天,较重的可能持续3至5天。小儿发烧和成人不同,非常容易反复,甚至一天可能反复几次,但一般情况下,如果孩子没有高热,或出现惊厥或精神萎靡不振的话,家长不要太紧张。

  小儿感冒用药避免两个极端

  不使用或少用感冒药,那孩子感冒了怎么办?在国外,专家给出的替代治疗是:一般情况下不吃药,多喝水,补充维生素,多休息。

  张医生解释说,如果只是普通的感冒,没有发生其他并发症,大多数孩子是可以自愈的。但是,吃不吃感冒药不可一概而论,家长要避免两个极端,一是不顾病情,抗拒用药;另一个是太依赖药物,动不动就给孩子吃药。

  张医生认为,如果患儿出现感冒症状,要带孩子去医院初诊,医生会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这样才能知道感冒的病因。如果是病毒性感冒,主要是对症治疗,在医生指导下酌情用药,特别提醒家长,感冒没有特效药,照顾好孩子,一般7至10天会好。

  “对抗生素,不必谈虎色变,也不能滥用。”张医生说。一般病毒性感冒是完全没必要使用抗生素的。如果孩子的病情比较严重,体温高,血常规异常,白细胞指标过高等,则说明有细菌乘虚而入,可考虑使用抗生素。还有,如果孩子出现了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也可以使用。当然,选择使用抗生素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出现药物过敏反应或其他副作用。

  “挂吊针比口服药好,退热见效快。”这也是许多家长的误区。张医生认为,如果没有并发症状,一般感冒尽量不要打针。所谓能吃药就不打针,通过静脉注射毕竟存在局部感染、过敏反应的可能性。所以,家长不要主动要求医生给孩子打吊针,虽然挂吊针暂时会把体温强制打压下去,但也容易反弹。

  缓解小儿感冒症状技巧

  缓解孩子的感冒症状,张医生还给出几点建议:

  退烧:体温低于38.5℃,不用服退烧药,尽量采取物理降温。体温更高时,应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退烧药物;

  缓解鼻塞:可使用盐水滴鼻液,来稀释黏稠的鼻涕,使之容易清洁。也可试着用吸鼻器或将医用棉球捻成小棒状,沾出孩子鼻孔内的鼻涕;

  使用加湿器或蒸汽浴:冬季,保持空气湿润很重要,可使用加湿器,尤其在夜晚能帮助孩子顺畅呼吸,安然入睡;另外,给患儿做个蒸汽浴。打开热水淋浴器,关上门,让孩子在充满蒸汽的浴室内待上15分钟,或让孩子在稍热的水中玩上一会,也能减轻鼻塞症状和降低体温。不过,浴后别忘了立即为孩子换上干爽的衣服;

  良好休息:感冒期间,适当减少户外运动,好好休息。照顾好饮食,多喝水,多吃一些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减少奶制品摄入。

(实习编辑:郭婷婷)

2010-02-26 05:14:00浏览22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天鹏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男人性功能障碍吃什么药
男人性功能障碍可遵医嘱使用西地那非、他达拉非、帕罗西汀、氯米芬等药物治疗。该疾病包括男性在性行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勃起功能障碍、早泄、性欲减退等,病因涉及心理、生理、疾病等多方面因素。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性激素六项检查、阴茎海绵体血管超声检查,进一步确认诊治方案。1、西地那非:适用于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该药物通过抑制5型磷酸二酯酶活性,使阴茎海绵体平滑肌松弛,血液流入增加,从而促进勃起,能帮助患者改善勃起功能,提高性生活质量。使用时需注意,不可与硝酸酯类药物同时服用,以免引发严重低血压。2、他达拉非:同样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与西地那非相似,可有效改善阴茎勃起硬度和持续时间。与西地那非相比,他达拉非作用时间更长,能在较长时间内满足患者的性需求。但也需遵循医嘱使用,有心脏病、高血压等严重基础疾病者,用药前需咨询医生。3、帕罗西汀:该药物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延长射精潜伏期,改善早泄症状。不过,部分患者使用后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嗜睡等,若出现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4、氯米芬:对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失调引起的性功能障碍,可使用氯米芬治疗,能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调节体内激素水平,从而改善性功能。但使用时需严格按照医生要求,监测性激素及生殖功能指标。日常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充足睡眠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稳定。适度运动,每周坚持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利于性功能恢复。避免吸烟、酗酒,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对性功能的损害。若患有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要积极控制病情。若性功能障碍问题持续不改善,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吴天鹏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射精出血怎么回事,会发生什么,需要注意什么
34岁的黄先生和女友同房结束后,发现整个避孕套上都是血,精液的颜色像鲜血一样。正处于热恋期的黄先生,担心是最近性生活过于频繁、纵欲过度,才出现了如此吓人的情况。他还担心,射精出血会影响性功能和肾功能。血精症是指射精时出血,通常不会对性功能或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下面为您介绍什么是血精症以及射精出血的2大原因,说明射精出血是否需要治疗,以及血精症的常见检查项目。【血精症是什么?】正常精液的颜色通常是乳白色或带点黄色(如果含有尿液或内部发炎)。但受某些因素影响,精液可能会含有点状或块状的血液,呈现出血红色或棕色,这就是血精症。血精症好发于20至40岁性行为频繁的青壮年男性。多数情况下,初次射精出血时颜色最红,之后会转为铁锈色或暗红色,然后逐渐变淡。大约半数病人会在射精出血后的数周到数年再次出现血精现象。【射精出血的2原因,多半良性别紧张】传统观念认为,射精出血的原因大多与性有关,比如纵欲过度、过度手淫、长时间禁欲或性交中断等。然而,实际上可能是前列腺、精囊或输精管等与射精相关的器官出现问题导致的。1.生理性血精:泛指因生理反应而出血,可能是自然变化,也可能是性行为较频繁或太久没有性行为导致的,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过段时间就会改善。常见原因包括:a、射精时精囊强烈收缩,影响囊壁血管的通透性,使血管中的红细胞渗透到精液中。b、性生活频率低,导致囊内的分泌物增多、压力升高。射精时囊内压力降低,血管破裂出血。c、精液中纤溶酶增加,使囊管壁上的血管受损并引发渗血。2.病理性血精:少数情况下,射精出血可能是由疾病引起的,这时就需要针对疾病进行检查和治疗,才能缓解血精症状。a、外伤:尿道外伤、尿道狭窄、生殖器或手术后遗症。b、发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精囊炎(常见)。c、息肉:尿道息肉。d、结石:前列腺结石、精囊结石。e、肿瘤: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f、感染:细菌感染、尖锐湿疣。g、先天性器官结构异常:前列腺及精囊的动静脉畸形。h、其他疾病:慢性肝脏疾病、血友病。【射精出血怎么办?需要治疗吗?】射精出血通常是生理性血精,不需要特别检查和治疗,数周后就会慢慢改善。但如果出现以下2种情况,则可能是由上述病因引起的,建议接受全面的检查和治疗:a、长时间且反复发生血精。b、血精伴有血尿。【血精症的常见检查项目】医生会通过临床诊断、触诊及病史,根据情况安排不同的检查项目,检查结束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1、尿液检查:查看泌尿系统是否发炎。2、精液分析:除了证实有血精外,还能了解精子数目、活动力、形态,以及有无发炎情况。3、直肠指诊:触摸前列腺的大小,初步诊断有无肿瘤,或是否有疼痛、肿胀等情况。4、X线检查:通过静脉肾盂摄影术查看异位性输尿管,或通过尿道摄影检查尿道外伤。5、超声检查:检查前列腺或精囊肿瘤。6、膀胱镜检查:检查前列腺大小,确认血管有无充血及尿道是否正常。7、尿液培养、尿液细胞病理检查:前者可寻找引起发炎的细菌,后者则可发现可疑的恶性细胞。8、CT/MRI:属于影像学检查,通常会安排在上述超声检查之后,针对前列腺或精囊的病灶做进一步检查。【射精出血常见3大Q&A】Q1:射精出血会导致阳痿吗?A1:血精症虽然是一种症状,但通常并不影响负责阴茎勃起的神经、肌肉、血管及海绵体,因此不会造成阳痿;除非造成血精的原因是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等这类本来就容易影响勃起功能的疾病。Q2:射精出血需要停止性生活吗?A2:血精症通常会随着时间自行改善,不需要停止性生活,但如果经过1个月后仍反复出现血精的现象,建议暂时停止性生活,先去医院检查,避免延误治疗时机。Q3:射精出血是否表示肾脏不好?A3:血精症可能是生理变化,也可能是众多疾病的症状之一,不一定与肾功能有关,建议就医检查真正的病因,不要自行判断其与肾脏健康的关联,也不要自行乱服药。
王利群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逆行性射精怎么治疗还能怀孕
32岁的郑先生趁着难得的假期,带着妻子前往知名的温泉旅馆,享受久违的放松时光和二人世界。没想到在一夜激情之后,他发现自己虽然有高潮和射精的感觉,但却没有半点精液流出。郑先生担心自己的生殖器可能患上了某种不明疾病,于是立即前往泌尿科就诊。这才知道自己原来有逆向射精(精液逆流)的症状,也就是精液没有正常射出体外,反而流进了膀胱中。本文将为您解释什么是逆向射精,为什么会导致精液逆流,并介绍精液逆流的治疗方法。【逆向射精是什么?】正常情况下,当男性达到高潮时,交感神经会传递射精信号,使膀胱颈收缩紧闭,同时海绵体及周围的肌肉也会一起收缩,从而让精液从储精囊向前射出。然而,如果膀胱颈由于某些原因无法正常紧闭,精液就会逆流到膀胱之中。【逆向射精症状】逆向射精的患者在高潮射精后,可能只有少许精液流出,甚至没有半点精液流出。在排尿时,会发现尿液因为混有精液而异常混浊。患者也可能面临不孕的问题。一项2011年的研究指出,在不孕患者中,大约有3.2%的人存在逆向射精的问题。【精液逆流的4大原因,射出来没东西要注意!】交感神经负责控制射精,因此,任何影响交感神经作用的因素都可能导致精液逆流。以下列出了可能导致精液逆流的4种原因:1、糖尿病并神经病变:如果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病情恶化,就可能出现末梢神经及血管病变,影响膀胱颈的紧闭功能,进而引发逆向射精。严重的患者甚至可能无法射精(没有射精的感觉)。2、脊髓受损:a、如果脊髓受伤的位置在第10个胸椎以上(T10),很容易损害交感神经,导致膀胱颈紧闭不全、精液逆流,但勃起功能仍然正常。b、如果损害位置在第11个胸椎至第2腰椎(T11~L2),由于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都受到损伤,就可能出现勃起及射精障碍。3、手术后遗症:以下这些手术都可能损伤交感神经,造成暂时或永久性的膀胱颈失能和逆向射精:a、脊髓手术。b、大肠直肠手术。c、腹部或骨盆重大手术。d、经尿道前列腺刮除术(前列腺肥大)。e、腹膜后广泛淋巴结清除术。此外,小孩先天性的泌尿道异常,如膀胱外翻、尿道上裂,或者曾经接受过膀胱颈重建术等,成年后也容易出现精液逆流。4、药物副作用:临床上有许多药物都会影响射精功能。例如,α受体阻滞剂虽然能够治疗前列腺肥大,降低膀胱出口阻力,帮助排尿,但也可能导致膀胱颈紧闭不全,从而造成精液逆流。另外,精神疾病药物、抗癫痫药物,以及部分降血压药物等,都可能引起逆向射精。【精液逆流可用药物治疗,或采用人工受孕提高怀孕几率】当泌尿科医生检查患者性行为后的尿液,发现尿液中存在精子,确诊为逆向射精后,就会针对病因进行治疗。a、如果诊断是由药物引起的,医生会建议患者暂时停药或改服其他替代药物。b、如果已经排除了药物的影响,下一步则会针对患者的病史及神经进行检查,评估植物神经(自律神经)及下泌尿道功能。c、如果是由特定疾病导致的精液逆流,就会针对疾病进行治疗,并给予交感神经刺激剂,促进膀胱颈收缩。但如果是不可逆因素,如神经损伤或曾经接受过前列腺、腹部或盆腔手术,由于药物治疗效果较差,很难根治。如果患者还有生育的需求,可以采取人工受孕的方式,将精子从尿液中分离、收集,再放入女性子宫中协助受孕;或者直接从附睾中取出精子进行人工受孕。
吴天鹏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男人同房时不射精是怎么回事
男人同房时不射精的病因主要包括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以下是对这两类因素的详细分析。一、非疾病因素:1、精神心理因素:精神心理状态对射精有着显著影响。焦虑、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可能抑制射精反射,导致不射精。此外,性生活中的压力、对性表现的过度关注也可能造成不射精。治疗方式主要是心理咨询或性治疗,以改善心理状态,减轻压力。2、性知识缺乏:缺乏性知识或性经验可能导致男性无法正确掌握射精技巧。建议通过正规渠道学习性知识,了解性生理和性心理,掌握正确的性技巧。3、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高血压药等可能影响射精功能。如果怀疑药物是原因,应咨询医生,并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二、疾病因素:1、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等,可能损害与射精相关的神经通路,导致不射精。治疗方式需针对具体疾病进行,如脊髓损伤可能需要康复治疗。2、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可能影响性激素水平,进而影响射精功能。治疗方式包括控制血糖、补充甲状腺激素等。3、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前列腺炎、精囊炎等,可能引起射精管堵塞或炎症,导致不射精。治疗方式包括抗生素治疗、物理治疗等。针对男人同房时不射精的症状,建议首先进行自我观察和调整,如改善心理状态、学习性知识等。若症状持续存在,应及时就医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确定病因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