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科学治感冒 快乐过春节

林江涛 呼吸内科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在甲流肆虐的环境下,春节越近,越要做好感冒的防护工作。不要让感冒扫了节日喜庆的气氛。”日前,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会长林江涛教授提示百姓,并指出:感冒的罪魁祸首是病毒,治疗感冒的关键是对症用药。

  春节+寒潮,感冒再成关注热点

  新春将至,人员大量流动,极大地增加了感染甲流的风险。日前,卫生部特别提出,建议甲流易感人群应减少流动,尽量在当地过年,避免在春节高峰时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活动,加强自我保护。

  今冬格外寒冷,气温曾一度跌至40年来“新低”,天冷容易导致感冒,抵抗力的下降,也使人感染甲流的风险提高。春节加上寒潮,使得甲流的防控形势极为严峻,人们应当高度关注和重视感冒。

  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症状与普通的季节性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身体酸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患者还会出现腹泻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部分患者病情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80%的人超过38.3℃),可迅速进展,甚至继发严重肺炎等。因此,如果患者出现典型的流感样症状,应尽早去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对症用药是治疗感冒的关键

  治疗感冒主要是对症用药,并当将感冒的常见症状和中重度症状区分对待。流涕、流泪、喷嚏、鼻塞这些早期的、常见的(90%以上)感冒症状,可称作一般感冒症状;而发烧和喉咙痛等则被称为中重度感冒症状。林江涛教授说:“两者应该区别用药,一般感冒以抗组胺的扑尔敏等为主要成分;中重度感冒则在前者成分保留的同时,添加能退烧的对乙酰氨基酚等和镇咳的右美沙芬等成分。对症用药可以切实避免‘小病大治’和‘大病小治’的错误现象。”

  有意思的是,日前,搜狐网健康频道进行了一项千人参与的“感冒常识”的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感冒后用药随意性大,与专家指导大相径庭。面对药店里琳琅满目的感冒药,65%的受访者认为没有区别或不知道区别;在感冒用药习惯上,75%的受访者表示凭经验或看广告选择药物。

  “公众在感冒用药方面有很多误区。”林江涛教授指出,“感冒治疗的重点就在于根据不同的症状、对症用药。《美国普通感冒指南》也是如此推荐。目前市场上如新康泰克的蓝色装与红色装,即是专门针对轻、重感冒的不同症状而分别设置的含有不同应对成分的药物,如此细分化地区别治疗普通感冒,显示出医药研发进程中更为人性化的一面,将成为未来药物研发的一个崭新目标。”

  罪魁祸首是病毒不是细菌

  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感冒的病因缺乏了解,70%的受访者认为感冒是由细菌引起。对此,林江涛教授纠正说,感冒的罪魁祸首是病毒。而错误的认识导致了错误的治疗,有些人一出现感冒症状就服用抗生素,对身体造成负担,助长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因此,是否使用抗生素,一定要服从医嘱。”林江涛教授说。

  当人身体遭受到感冒病毒侵袭后,自身免疫力就开始与病毒进行“斗争”,如果免疫力下降,病毒入侵引发感冒,使得身体10-12小时后出现各不相同的症状。感冒后及时治疗,缓解不适、增强身体抵抗力,是避免感染甲流的重要因素。

  林江涛教授强调指出,春节期间人群流动大,再加上寒冬,又处在甲流的特殊环境下,今年春节有点“百感交集”,预防感冒这根弦不能松,百姓要注意自我保护。

(实习编辑:郭婷婷)

2010-02-12 05:53:00浏览5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周博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重感冒按摩哪个部位
重感冒按摩迎香穴、风池穴、合谷穴、大椎穴等部位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重感冒通常包括高热、咳嗽、头痛、鼻塞、流涕等症状。按摩作为中医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可以通过刺激身体的特定穴位,调整气血运行,从而缓解感冒的症状。1、迎香穴: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按摩此穴可改善鼻腔的通气功能,促进气血运行,有助于减轻鼻塞、流涕等症状。按摩时可用双手食指的指腹分别放在鼻翼两侧的迎香穴上,环状按揉,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2、风池穴: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与耳垂齐平。按摩风池穴能起到疏风解表的作用,对于感冒引起的头晕、头胀、颈部不适等有较好的舒缓效果。可用双手拇指在颈后的风池穴进行按揉,同样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3、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按摩合谷穴可调节气血运行,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助于减轻头痛、鼻塞等症状。取穴时,可将一手拇指、食指张开,用另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对准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弯曲大拇指,此时拇指尖下即为合谷穴。找到穴位后,用拇指指端掐揉即可。4、大椎穴:大椎穴位于颈后部第7颈椎棘突下的凹陷处。按摩此穴可清热解表,有助于缓解感冒引起的高热、头痛等症状。取穴时,患者头微向前倾,脖子后面最高的骨头即为第7颈椎,其下方的凹陷处即为大椎穴。找到穴位后,可用拇指或食指指腹环状按揉。需要注意的是,按摩只能起到辅助缓解的作用。对于重感冒患者,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减,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治疗。此外,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多喝水以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身体的康复。
张瑜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鼻塞中医按摩怎么治疗
根据相关医学研究数据显示,在普通感冒患者中,约有80%-9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鼻塞症状,而在过敏性鼻炎患者群体里,鼻塞的发生率更是高达95%以上。鼻塞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长期的鼻塞还可能影响睡眠质量、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对心理健康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中医按摩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缓解鼻塞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且操作简便、副作用小,逐渐受到大众的关注。【中医对鼻塞的认识】在中医理论中,鼻子与人体的多个脏腑经络密切相关。肺开窍于鼻,鼻为肺之门户,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功能正常,则鼻窍通利,呼吸平稳。当外邪侵袭人体,尤其是风寒、风热之邪侵犯肺卫时,肺气失于宣畅,就容易导致鼻塞。此外,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等内在因素,也可能影响鼻窍的气血运行,引发鼻塞。而中医按摩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通利鼻窍、缓解鼻塞的目的。对于鼻塞症状较为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中医按摩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方法,与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相结合,有利于更快、更好地改善鼻塞不适。【治疗鼻塞的常见穴位及按摩方法】01迎香穴●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也就是鼻翼旁边、法令纹的最上方。按摩时,用双手食指指腹轻轻按揉迎香穴,每次按揉1-2分钟,以穴位局部有酸胀感为度。●按揉迎香穴可以直接作用于鼻腔周围,促进鼻腔的气血流通,有效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它是治疗鼻塞最为常用的穴位之一,无论是感冒引起的鼻塞,还是过敏性鼻炎导致的鼻塞,按摩迎香穴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02印堂穴●印堂穴在两眉之间,可以参考眉头连线的中点。用拇指指腹从印堂穴向上推至前发际,每次推10-20次,力度适中,以局部皮肤微微发红为宜。●印堂穴与鼻窍相通,按摩此穴位可以调节头部的气血运行,对改善鼻塞、头痛等症状有帮助。尤其是对于因外感风邪引起的鼻塞,按摩印堂穴能起到疏风解表、通利鼻窍的作用。03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也可以通过简易方法取穴——伸出一只手,用拇指指骨关节的横纹,对准另一只手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指蹼边缘,这时拇指尖正下方的位置,就是穴位。用对侧拇指指腹按揉合谷穴,每侧按揉1-2分钟。●合谷穴是人体的重要穴位之一,具有疏风解表、通络止痛等功效。按摩合谷穴可以通过经络传导,调节面部和鼻腔的气血,缓解鼻塞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孕妇不宜按摩合谷穴,以免引起子宫收缩。04风池穴●风池穴位于后颈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耳后发际线下的凹窝,高度平齐耳垂。用双手拇指指腹按揉风池穴,每次按揉1-2分钟,以穴位局部有酸胀感向头顶扩散为佳。●风池穴是祛风的要穴,按摩风池穴能够疏散风邪,改善因外感风邪导致的鼻塞、头痛、颈项强痛等症状。对于风寒感冒引起的鼻塞,按摩风池穴效果较好。【按摩治疗鼻塞的注意事项】1、按摩力度:按摩时力度要适中(以自身耐受为标准),过轻可能无法达到刺激穴位的效果,过重则可能导致局部皮肤损伤或引起疼痛不适。尤其是在按摩面部穴位时,由于面部皮肤较为娇嫩,更要注意控制力度。在按摩过程中,如果出现疼痛或不适,应适当减轻力度或停止按摩。2、按摩时间:每个穴位的按摩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按摩1-2分钟即可。可以根据鼻塞症状的轻重,每天按摩3-5次。如果按摩一段时间后,鼻塞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应及时就医,寻找其他治疗方法。3、按摩环境:按摩时应选择安静、舒适、温暖的环境,避免在寒冷、嘈杂或空气不流通的地方进行按摩。患者应保持放松的状态,全身肌肉放松,有利于气血的运行和按摩效果的发挥。4、特殊人群:对于皮肤破损、感染、过敏等情况的患者,不宜进行穴位按摩,以免加重病情。此外,老年人、儿童、体质虚弱者在按摩时,应适当调整按摩力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刺激。【中医按摩缓解鼻塞的效果能持续多久】中医按摩缓解鼻塞的效果因人而异,也与引起鼻塞的原因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一般来说,在按摩后短时间内,鼻塞症状可能会得到明显缓解,效果可能持续数小时到一天不等。对于轻度的鼻塞,如普通感冒初期的鼻塞,通过按摩可能在当天就能使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但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引起的鼻塞,可能需要持续按摩一段时间,才能巩固疗效,减少鼻塞的发作频率和程度。【除了按摩,中医还有哪些方法可缓解鼻塞】除了按摩,中医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可以缓解鼻塞。比如艾灸,通过艾灸迎香穴、印堂穴等穴位,利用艾草的温热刺激,促进气血运行,达到通利鼻窍的目的。还有中药滴鼻,将一些具有通窍作用的中药制成滴鼻剂,直接作用于鼻腔,能够迅速缓解鼻塞症状。此外,中药熏蒸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将中药煎煮后,利用蒸汽的温热和药力,熏蒸鼻腔,改善鼻腔通气。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有什么症状吗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出现流涕、鼻塞、咽痛、咳嗽等症状。建议若症状加剧,患者应及时就医处理。1、流涕:呼吸道合胞病毒主要侵袭呼吸道上皮细胞。当病毒附着并进入鼻黏膜上皮细胞后,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血管内的液体成分渗出到组织间隙,同时刺激鼻黏膜腺体,使分泌物增多形成鼻涕,最初多为清水样,随着病程进展,若合并细菌感染,炎性细胞浸润增多,鼻涕可变为黏液性或脓性,从而出现流涕症状。2、鼻塞:病毒感染鼻黏膜后,引起鼻黏膜充血、水肿。鼻黏膜内的血管因免疫反应而扩张,大量血液涌入,导致鼻黏膜组织肿胀。同时,炎性介质刺激鼻黏膜下的平滑肌收缩,使鼻腔内的空间进一步变窄。气体进出鼻腔受阻,进而产生鼻塞症状。患者常表现为呼吸不畅,常需张口呼吸。3、咽痛: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蔓延至咽喉部,病毒在咽喉部上皮细胞内大量复制,咽喉部的免疫系统被激活,免疫细胞聚集,释放细胞因子,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痛觉敏感化,从而产生咽痛症状。在吞咽时,咽喉部肌肉活动,进一步刺激受损的黏膜和神经末梢,使咽痛加剧。4、咳嗽:病毒感染呼吸道后,气管、支气管黏膜受到损伤,引发炎症反应。炎症刺激气管、支气管黏膜,从而引起咳嗽。咳嗽可为干咳,也可伴有咳痰,痰液性状因感染阶段和是否合并细菌感染而有所不同。建议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人群,应及时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利于身体恢复。多饮温水,可缓解咽痛,稀释痰液,促进排出。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病毒浓度。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周博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呼吸道感染一般几天恢复正常,吃什么药
呼吸道感染常用药有阿莫西林、利巴韦林、布洛芬、氨溴索等,需要遵医嘱使用。呼吸道感染是病原体入侵呼吸道所致疾病,轻微呼吸道感染一般5-7天恢复正常,严重呼吸道感染可能需要15-20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恢复。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且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1、阿莫西林:许多常见的呼吸道致病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对阿莫西林较为敏感。在明确为细菌感染后,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开具该药进行治疗,可有效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2、利巴韦林:针对病毒感染引发的呼吸道感染,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的疾病,利巴韦林能够干扰病毒核酸的合成,阻止病毒复制,减轻病毒感染症状。不过并非所有病毒感染都适用利巴韦林,需由医生根据病毒类型及病情判断。3、布洛芬:当呼吸道感染伴有发热、头痛、肌肉痛等症状时,布洛芬可发挥作用。该药物属于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起到解热、镇痛、抗炎的效果,能有效缓解因感染引起的不适症状,但也需遵医嘱使用。4、氨溴索:对于呼吸道感染导致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情况,氨溴索是常用药物。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能促进呼吸道内黏稠分泌物的排出,稀释痰液,使痰液更容易咳出,减轻咳嗽症状,改善呼吸道通气功能。呼吸道感染患者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利于身体恢复。多饮水,每天摄入足够水分,可稀释痰液,促进排出,还能加快新陈代谢。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减少病原体在室内积聚。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寒加重病情。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降低感染风险。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