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冬季如何争取预防哮喘?

  转眼冬天来了 ,寒冷又开始威胁着人们。俗话说 ,人老怕过冬 ,特别是患有哮喘病的老人 ,在这个季节里更需多加注意。首先作应该判断一下自己病情的严重程度。因为患者不仅可以掌握自己病情的必要信息 ,还可以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以利恢复健康。对哮喘病情程度的估计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

  第一、是对非急性发作期 (缓解期)病值的评估。因为这是对基本状态的总体估计 ,所以买了解此期的症状和肺功能情况。

  第二、是对急性发作期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这是某次发作的具体情况。不论是缓解期还是发作期 ,哮喘严重程度的评价都是根据症状 (一般以喘息症状为代表)和肺功能测定结果来综合评定的。症状方面包括 :喘息发作 ,尤其是夜间发作的频率增多 ;喘息的严重程度 ;哮喘对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的影响 ,如对睡眠和体力活动的影响。对哮喘急性发作期严重程度的评估 ,只表示这一次发作的情况对哮喘缓解期和急性发作期这两个时期严重程度的评估意义并不相同。有些患者发作时症状虽然很重 ,但经过严格、有效的治疗 ,病情得到了控制 ,发作很轻甚至不发作 ,肺功能损害也不明显 ,其病情评估就属于轻度。所以 ,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条件是综合而不是单一的。

  咳喘老人的家庭调养

  咳喘是老年人的常见症状 ,如不注意调护常常迁延难愈 ,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所以老年人咳喘在药物治疗的同时 ,更应该注意自我调护。

  注意居室环境 :咳喘病人一般都存在气道高反应性 ,对于正常人无“明显影响”的各种刺激均可诱发老年人咳喘。所以居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流通 ,室内无刺激性气味。另外 ,室内要尽量减少可能致敏的物质 ,不铺地毯 ,不放花草 ,避免陈旧被褥 ,不用羽绒制品。采用湿式扫除 ,以免室内尘土飞扬。注意保暖 ,避免冷空气刺激。还应常备一些气雾剂类的药物以备应急之需。

  加强饮食调理 :老年咳喘病人的饮食要清淡 ,易于消化 ,饮食不宜过饱、过甜、过咸和过于油腻。特别是因胃──食管返流而致的咳喘病人 ,更应避免晚饭进食过多、过迟 ,一般应在进食 3小时后入睡。咳喘病人不宜进食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大蒜、洋葱等 ,不宜饮用具有刺激性的饮料加浓茶、咖啡、酒、可口可乐等。

  食疗药膳 :亦药亦膳 ,可在饮食的同时治疗疾病。

  杏仁粥 :杏仁 10克 ,粳米 50克 ,冰糖 10克共同煮成粥饮用。具有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苏子粥 :苏子 10克 ,粳米 50~ 100克 ,煮粥 ,具有利隔消痰 ,降气平喘的作用。

  夜晚为何易哮喘

  一般来说 ,老人哮喘多在夜间发作。哮喘患者应了解哮喘夜间发作的相关因素 ,以利哮喘病的治疗。医学研究表明 ,哮喘夜间发作的机理有以下几种 :

  过敏原因素 :患者接触过敏源是引发哮喘的主要原因 ,但接触过敏源后不会马上发生哮喘 ,一般在接触 6~ 8小时后哮喘才开始发作。所以白天少接触化学物质 ,可以减少哮喘夜间发作。

  生理节律因素 :白天肺功能相对较强 ,夜间肺功能相对较弱 ,抗过敏能力明显下降 ,导致哮喘容易在夜间发作。睡前服用长效抗过敏药 ,可以预防哮喘夜间发作。

  体温变化因素 :睡眠时体温可下降一摄氏度。体温上升 0。 7摄氏度即可引起支气管收缩 ,从而诱发哮喘的发作 ,而在温暖环境下睡眠 ,可以减少夜间哮喘发作。

  睡眠体位因素 :睡眠仰卧位时气管的呼吸阻力明显增加 ,容易出现呼吸暂停现象 ,由于缺引起支气管痉挛 ,导致哮喘发作。侧卧位可以预防或减少哮喘发作。

  胃食管反流因素 :夜间睡眠时 ,因为体位的原因 ,胃的食物或胃液可能及流到食管中 ,又会因呼吸作用吸入气管中 ,引起空气管的痉挛。成年时起病的哮喘患者 9 0%有胃食管反流症状 ,这部分患者需要治疗“胃病”来解除哮喘。

  炎症因素 :大多数哮喘病人有鼻窦炎或气管炎。夜间鼻窦炎的分泌物增多 ,气管的炎症反应也重一些 ,这也是引起哮喘发作的原因。使用抗菌药物治疗鼻窦炎和气管炎是预防哮喘的重要措施之一。

  空气干燥因素 :一般来说 ,夜间的空气比白天干燥 ,而干燥的空气会诱发支气管痉挛 ,使哮喘发作。增加室内温度 ,或睡眠之前喝一杯白开水 ,有预防哮喘夜间发作的作用。

(责任编辑:潘东波)

2009-12-22 10:55:00浏览7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孕妇低血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孕妇低血糖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其发病原因多样,既包括非疾病因如运动量突然增加、空腹时间过长等,也涉及疾病因素如胰岛素分泌过多、妊娠期糖尿病等。一、非疾病因素:1、运动量突然增加:孕妇在孕期如果突然增加运动量,身体消耗的能量会增多,而血糖补充不及时就会引发低血糖。治疗方法包括减少运动量,避免突然进行剧烈运动。可以选择散步等较为缓和的运动方式,同时在运动前适当补充一些含糖食物,如糖果、巧克力等。2、空腹时间过长:孕妇如果长时间不进食,体内储存的糖原会被消耗殆尽,导致血糖水平下降。治疗上要注意少食多餐,避免长时间不进食。可以在两餐之间加餐,比如吃点坚果、喝杯牛奶或吃点水果等。二、疾病因素:1、胰岛素分泌过多:孕妇体内胰岛素分泌过多会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导致低血糖。这种情况较为复杂,需要就医进行详细检查。若症状严重,可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胰岛素等降糖药物进行治疗。2、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时,如果胰岛素使用剂量不当或饮食控制过度,也可能导致低血糖的发生。治疗需要重新评估治疗方案,调整饮食和药物剂量。在使用药物时,应严格遵医嘱进行,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孕妇应调整饮食结构、合理安排运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同时,孕妇应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和处理低血糖等问题,确保母婴健康。
黄兆辉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出现低血糖应该怎么缓解
出现低血糖时,患者可从补充含糖固体食物、补充含糖饮料、静脉注射葡萄糖等方面进行缓解。这些方法能快速提升血糖水平,缓解低血糖带来的不适症状,保障身体正常运转。1、补充含糖固体食物:当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及时补充含糖食物是首要措施。可选择糖果,如葡萄糖片、水果糖等,这些糖果能快速被人体吸收,提升血糖。也可食用饼干,像苏打饼干、全麦饼干等,虽然其升糖速度相对糖果稍慢,但也能在一定时间内补充糖分,缓解低血糖。但需注意避免选择含大量膳食纤维的粗粮面包,其消化吸收相对较慢,不利于快速提升血糖。2、补充含糖饮料:含糖饮料同样能迅速缓解低血糖。饮用含糖果汁,如橙汁、苹果汁等,果汁中富含葡萄糖等糖类物质,能快速被人体吸收利用。可乐等碳酸饮料也可应急,其含糖量较高,能在短时间内提升血糖。但要注意,无糖饮料不能用于缓解低血糖,因其不含能提升血糖的糖分。3、静脉注射葡萄糖:若低血糖症状严重,如出现昏迷、抽搐等,无法经口进食,需立即送往医院进行静脉注射葡萄糖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通过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注射液,快速升高血糖,纠正低血糖状态,避免因低血糖持续时间过长对大脑等重要器官造成不可逆损伤。若出现低血糖症状,不要惊慌失措。若症状较轻,可立即采取上述补充含糖食物措施,并密切观察症状缓解情况。若症状严重或采取措施后症状未缓解,应立即就医。日常中,建议定期监测血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怀孕低血压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怀孕低血压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多种不良影响,主要包括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缺氧、早产等方面。对于怀孕低血压的孕妇,建议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如从卧位或蹲位突然站起,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1、胎儿生长受限:孕妇低血压会导致胎盘灌注量减少,胎盘是胎儿获取营养和氧气的重要器官,当胎盘灌注不足时,胎儿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和氧气来支持其生长发育,就可能出现生长迟缓的情况。比如胎儿的双顶径、股骨长等生长指标可能会落后于同孕周的正常胎儿,出生后体重可能偏低,身高也可能相对较矮,甚至可能影响胎儿各器官的发育成熟度,增加出生后患病的风险。2、胎儿缺氧:孕妇血压过低会使子宫、胎盘的血液灌注量不足,从而导致胎儿宫内缺氧。胎儿缺氧初期可能会表现为胎动异常,如胎动频繁,随后可能会出现胎动减少。长期缺氧会对胎儿的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造成损害,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3、早产:低血压可能引发孕妇身体的一系列应激反应,导致子宫收缩。如果子宫收缩过于频繁或强度较大,就可能会引发早产。早产儿由于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出生后可能会面临呼吸窘迫、感染、喂养困难等诸多问题,其生存能力和远期健康状况都可能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定期进行产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以及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出现头晕、心慌、腹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怀孕期间低血压是怎么回事
怀孕期间出现低血压的情况,可能与生理变化、营养不良等非疾病因素有关,也可能与缺铁性贫血、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等疾病因素有关。如果出现明显不适,建议孕妇及时前往医院就医诊治。一、非疾病因素:1、生理变化:怀孕期间,孕妇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显著升高,这些激素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从而导致血压下降。此外,随着子宫的增大,下腔静脉受到压迫,回心血量减少,也是导致血压降低的原因之一。这种生理性的血压变化通常在怀孕早期和中期较为明显,且多数为轻度下降,无需特殊处理。2、营养不良:孕妇在妊娠期间需要更多的营养来支持胎儿的生长和发育,以及自身的生理变化。如果孕妇饮食不均衡,热量和营养摄入不足,就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进而引发低血压。二、疾病因素:1、缺铁性贫血:怀孕期间,孕妇对铁的需求量增加,以满足胎儿和胎盘的生长需要。如果孕妇铁元素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就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贫血会降低血液的有效循环血容量,从而导致血压下降。2、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这是一种由妊娠晚期子宫增大压迫下腔静脉引起的低血压综合征。当孕妇长时间处于仰卧位时,增大的子宫会压迫下腔静脉,导致血液循环受阻,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引发低血压。针对怀孕期间低血压的问题,孕妇应加强营养摄入,保证饮食均衡,多吃富含铁、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鸡蛋、新鲜蔬菜和水果等。此外,孕妇还应定期进行产检,监测血压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低血压问题。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