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疾病症状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呼吸科 > 呼吸疾病症状

止咳药与鱼的“致命邂逅”

举报/反馈
2009-10-19 05:58:00《家庭医生》

  乌龙的寿司之争

  小张的女友过生日,小张请她去吃寿司。两人高兴而来,但吃着吃着,女友感觉头痛、头晕、恶心,很不舒服。小张十分生气,最近新闻媒体都在批评食品安全问题,他下意识地认为女友也是食物中毒了,于是跟寿司店老板争执起来。

  事后才知道,原来小张的女友不是吃寿司中毒,而是由于她这段时间咳嗽,正在吃止咳药右美沙芬。吃寿司时,小张给她点了一些含有沙丁鱼、金枪鱼的寿司,女友吃了之后,引发了药物的毒性反应。

  我们常说,吃中药时要忌口。其实,有些西药,服用期间也要忌口。小张的这场寿司之争,根源就是女友在吃药期间没有忌口。

  那么,为什么止咳药右美沙芬和鱼不能“兼得”呢?

  因为,有些药,碰不得鱼。

  组胺与鱼

  这个问题要说清楚,首先要弄明白一个名词——组胺,因为组胺和鱼密切相关。

  组胺是人体内千千万万化学物质当中的一种,在自然界分布极广。食物中,比如一些鱼的体内也富含组胺。

  正常情况下,组胺“心平气和”地待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颗粒中休眠。当人体受到理化刺激或发生过敏反应时,它就好像收到了活动信号,变得不再安分了,从细胞颗粒中脱落进入血液循环。过量的组胺在体内“兴风作浪”,人就会表现为中毒症状,特别是过敏体质的人,症状尤为明显。

  组胺中毒的特点是症状轻、恢复快,最快者五分钟就可以有中毒表现,慢者四个小时左右才发作。

  组胺中毒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结膜充血,似醉酒样;通常有头晕、头痛、心跳加快、胸闷和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症状,有时还会出现荨麻疹,个别严重的会出现哮喘,一般体温不高。

  组胺中毒,“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般一到两天症状就会消失。

  单胺化酶抑制剂之解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另一个名词——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因为止咳药右美沙芬,就属于一种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包括众多药物类型,治疗的疾病多种多样。要把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这个名词解释清楚,还得从单胺氧化酶说起。

  单胺氧化酶在人体内分布极广,除了红细胞之外,几乎所有的细胞内都有单胺氧化酶。它专门对付单胺,而组胺它也不放过。

  前面讲到,过量组胺进入血液循环具有很强的毒性作用,是个“危险分子”;但在正常情况下,组胺进入胃肠道和肝脏,便遭到单胺氧化酶的“围歼”,迫使它们失去活性,无法进入血液循环。如果没有单胺氧化酶及时灭活这些单胺类物质,单胺类物质就会“肆意横行”。从这个意义上说,单胺氧化酶是有保护作用的。

  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是专门抑制单胺氧化酶的。单胺氧化酶一旦受到抑制,组胺便又可以“兴风作浪”了,可谓“一物降一物”。

  现在我们看看,小张女友在服用止咳药右美沙芬后吃鱼,是如何发生毒性反应的:

  富含组氨酸的鱼肉进入她胃内消化后,产生一定量的组胺,由于她体内的右美沙芬是一种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组胺便不能够及时地被单胺氧化酶灭活,从而导致其在体内蓄积,产生毒性反应。

  哪些药碰不得鱼

  因此,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这类药物,最好离鱼远一点。

  那么,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有哪些药物呢?

  抗生素类药物;抗结核药物异烟肼;治痢疾的呋喃唑酮(痢特灵);抗真菌类药灰黄霉素;治疗抑郁症的吗氯贝胺;治帕金森病药司立吉兰;治高血压的优降宁(又叫巴吉林,化学名丙炔甲基苄胺);抗肿瘤药甲基苄肼(丙卡巴肼)。

  值得注意的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停药约两周后才从血液中消失,因此停药后也要避免马上吃鱼。

  除了上述药物,经验表明,可待因、吗啡、敏使朗(倍他斯汀)、右旋糖酐等,能促进鱼肉中的组胺释放,也可能引起毒性反应,因此服用时也要对鱼忌口。

  不过,并非所有的鱼都会带来风险。以下这些鱼,请列入上述药物的用药黑名单中:鲐鱼、青鱼、秋刀鱼、鲣鱼、鱼参、沙丁鱼、竹荚鱼、金枪鱼等。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郭婷婷)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