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可采取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等方法。
1.利尿剂
利尿剂通过促进体内钠离子排出而减少液体潴留,从而降低心脏负荷。常用药物有呋塞米、氢氯噻嗪等。利尿剂适用于缓解肺水肿引起的呼吸困难。长期使用时需监测电解质平衡。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这类药物可以扩张外周动脉血管,增加肾血流量,改善心肌重构。代表药有卡托普利、贝那普利等。主要用于轻度至中度心力衰竭患者的长期控制。对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建议单独应用。
3.β受体拮抗剂
β受体拮抗剂能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代表性药物包括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适用于伴有快速心律失常或高血压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禁用。
4.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对抗醛固酮的作用,减少钠离子重吸收,进而降低心脏负荷。常用药物为螺内酯和依普利酮。可用于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尤其是合并心源性水肿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5.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是利用起搏器和电极导线恢复左右心室同步收缩的功能,提高心脏效率的一种技术。适用于因心室不同步导致的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前需进行全面的心脏评估,确保无禁忌证。
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体重、液体摄入量以及症状变化,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发生的液体潴留或其他并发症。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医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计划生育与生殖医学科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计划生育与生殖医学科
主任医师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肿瘤
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