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今年世界肾脏病日的主题是“高血压与肾脏病:一对必须被阻止的婚姻”。众所周知,高血压可导致冠心病、脑中风等,但它与慢性肾病之间的关系却因隐蔽性较高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专家提醒说,高血压病常会引起肾损害,
肾脏病变同样可引起血压高,两者互相影响,甚至造成恶性循环,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发展成为尿毒症。因此,建议高血压患者定期验尿,每年最好进行一次全面的肾脏检查。
●高血压与慢性肾病关系密切,互相影响,只要其中任何一种治疗和控制不力,都可造成恶性循环。
●对高血压患者定期进行尿常规和肾功能的检查,是及早发现病情的必要手段。
现象
很多高血压患者忽视肾脏病变
“临床上,能及时被转到肾病科来就诊的高血压肾病患者很少。此类病人很多选用的降压药甚至还在继续损害已经不健全的肾功能,最后发展成肾衰竭,白白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汤水福指出,目前人们对高血压病可导致冠心病、脑中风等危害性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它给肾脏带来的损害却知之甚少。很多高血压患者一上医院往往只盯着看心血管内科,根本想不到要做肾脏常规检查,因此未能及时发现肾脏病变,不少人最后甚至发展成尿毒症,到了需要透析或换肾的严重地步。
“这种现象固然与人们对肾病筛查的重视不够,但也与慢性肾病发病隐匿的特点密切相关。”汤水福指出,肾脏的代偿功能很强,有时即使功能已损坏了60%甚至90%都可能没明显的迹象。因此,对高血压患者定期进行尿常规和肾功能的检查,更是及早发现病情的必要手段。
影响
降压不力会伤肾
“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不好大多数会发展成高血压肾病。”汤水福解释说,肾脏是由许多微小血管组成的一个脏器,高血压若长期得不到较好的控制,会导致肾里面的细小动脉硬化。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的原因。这种损害若不及时得到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进一步加剧,发展到最后就会引起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最终导致肾功能不全,直至发展成尿毒症。
“反过来,慢性肾病也可引起高血压。”汤水福指出,这就是“肾性高血压”。这种继发性的高血压一般多发在青壮年身上,临床观察发现,肾功能减退越严重,血压会越高,到了肾功能衰竭后期,有80%以上的患者伴有明显的高血压。
可见,高血压与慢性肾病关系密切,互相影响,只要其中任何一种治疗和控制不力,都可造成恶性循环。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两种病都是常见的高发病——在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占人口总数的10%以上,达到约1.6亿人;而慢性肾病的发病率占人口总数的8%~9%。正因如此,一个人既患有高血压又有慢性肾病的概率也相对较高。
治疗
降压护肾都要兼顾
“无论是高血压肾病患者还是肾性高血压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都必须定期评估肾功能的受损程度并考虑血压控制,做到降压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肾功能。”汤水福指出,如果患者查出尿蛋白大于1克/日,血压最好控制在125/75mmHg,当出现尿蛋白小于1克/日时,可控制为130/80mmHg。特别要指出的是,血压控制并非越低越好,因为控制得太低时血流太慢,可引起致命的“心梗”。
既有高血压又有慢性肾病者在控制血压时,要分期对症选择对肾脏有相应保护作用的降压药。比如,在肾性高血压的早中期,肾脏损害程度相对较轻,常用的降压药是“肾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以抑制血管紧张素的分泌,避免血管收缩加剧导致血压升高,且能降低蛋白尿、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展。但到了晚期,特别当肌酐超过265μmol/L时,若继续采用这两类药降压,可能会引起肾功能恶化和高钾血症,出现心律缓慢,严重可致心脏停搏。因此,临床上对于晚期肾性高血压患者多改用钙离子拮抗剂和其他相对比较安全的降压药。
提醒
高血压患者需定期查肾
“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定期检查肾脏。”汤水福提醒说,肾脏的检查一般分为形态和功能两大方面:形态检查可通过B超、静脉肾盂造影、CT、MRI等进行,而功能检查一般只需验血验尿,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年检查一次,以及早掌握肾脏的健康状况。若在验尿时发现尿比重低且固定在1.010左右,且见到尿蛋白、红细胞等异常改变,或验血时发现肾小球过滤下降、血肌酐升高,则说明肾脏已开始病变,必须尽快进行对症治疗。
而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患者也要仔细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虽说高血压肾病一般在早中期都无明显症状,但有些患者也可能出现夜尿增多、尿液较清的现象,这说明肾小管的浓缩功能已经下降;另外,早上起床若出现眼睑、下肢水肿的症状,可能提示肾脏已有损害。而一般发展到胃口差、恶心呕吐、贫血、易疲劳甚至腰酸背痛、精神萎靡时,基本已到了中晚期。
(实习编辑:李杏)
主任医师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心内科
副主任医师
阳江市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