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凭直觉服降压药不可取

  患者陈女士自从查出患有高血压后,吃药总是有一搭没一搭的,感觉头晕脑涨了就赶紧吃药,症状一消失就停药,家人多次提醒她都不以为然。最近在一次宴会上突发脑出血,幸亏抢救及时,否则险些丧命。在高血压患者中,凭感觉服药的患者不在少数,殊不知,这样的“心理”为生命健康埋下了隐患。

  高血压病人症状的轻重与血压高低程度不一定成正比,有些人血压很高,但没有表现出症状;相反,有些病人血压仅轻度升高或稍有变化,症状却很明显,这是每个人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不同。由于个体差异,有时器官损伤程度与血压高低也不一定一致。另外,高血压患者平常一般没有症状,出现症状时就已经很严重了,不坚持服药控制高血压,很容易引起心、脑、肾等器官损害。

  因此,像陈女士这样,凭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高低进而服药,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要定期测血压,每周两次以上,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压药,按时、定量、长期、坚持服药,并定期复查以观察降压效果。

  血压稳定后,可以自行停药或减量吗?晚报电话医生、苏大附一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惠杰表示,高血压患者骤然停药很有可能诱发心脑血管事件,血压稳定至少保持三个月,才能在严密的监测下尝试逐渐减量。

  问题点击

  读者:我今年69岁,高血压7~8年,以前常服“波依定”,血压基本在正常范围,去年血压控制不好,已增加“波依定”为2片,再加“倍他乐克”缓释片(47.5mg),还是不理想。一月前改用“施慧达”加“倍他乐克”缓释片(47.5mg),现在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请问,现在是否可以停药或减量?

  惠杰:不能,骤然停药可使血压升高甚至超过给药水平,甚至诱发急性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事件,如果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仅一个月时间,也不要减量。高血压病是慢性病,需要终生服药,如果血压稳定控制在正常范围三个月以上,才可在严密的监测下尝试着逐渐减量,以取得稳定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降压药的最小剂量。

  读者:我是高血压患者,在服用拮抗剂后,出现心率快、面部潮红等不良反应,我该怎么办?需要停药吗?

  惠杰:在部分患者中,确实存在服用钙拮抗剂后出现面部潮红、下肢浮肿等不适反应,极少数患者还出现心率增快的状况,这些反应是药物本身的药效学作用。少数患者属于敏感体质,不能耐受者可以更换其他降压药物;有部分患者对上述不适反应随着服用时间的延长会逐渐耐受,此类患者不必换药;对部分心率增快及面部潮红的患者,首先可将原服用的短效钙拮抗剂改为长效的1次/天的钙拮抗剂,上述反应可能会减轻,假如不能改善,可以尝试加服β阻滞剂进行联合治疗,以对抗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心率增快现象。

  读者:我先生今年60岁,最近测得的血压为150/80毫米汞柱,脉压差大吗?请问脉压差大是怎么回事?对身体有影响吗?

  惠杰:临床上一般把脉压差大于60mmHg作为脉压增大的指标,但应注意测血压时的方法。脉压增大表明动脉弹性差,也就是说动脉壁的结构和功能受损,管壁变硬;由于弹性减弱,导致动脉扩张,使脉压增大。脉压过大是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需要积极干预。

  读者:冠心病有哪些治疗方法?

  惠杰:首先,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绞痛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塞,使心肌大面积坏死,危及生命。冠心病在临床上分不同类型,如隐匿型、心绞痛、心肌梗塞等,临床医生通过各种检查可确诊是否患有冠心病,并进行分型。药物治疗是冠心病的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治疗方法,放支架和搭桥也是治疗办法,不过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后才能决定,这两种方法均有各自适应症及优缺点。除了以上几种方法,还有一些方法也在研究和探讨之中,如早几年的心肌激光打空、近年的心肌干细胞移植、体外心脏的震波疗法等。

  读者:冠心病搭桥手术是否需要去掉一根“肋骨”?

  答:冠心病搭桥手术一般采用胸骨正中切口,所以不会去掉一根“肋骨”。

(实习编辑:李杏)

2009-06-20 07:33:00浏览7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