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基础知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血管 > 冠心病基础知识

2/3心脏病患者是无病呻吟

举报/反馈
2009-04-20 02:00:0039健康网社区

  20多岁的白先生,一到公共场合讲话,就出虚汗、头皮发麻、心脏紧缩,背部有放射性疼痛,好像心脏病要发作一样,特别难受。可到医院检查心电图正常,心脏没什么器质性的病变。但他的心理负担很重,晚上经常失眠,吃了好多药都没什么用,他得的是心脏病吗?

  “白先生患的是心脏系统神经官能症”,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心理健康部杨霞说:“这是一种心理障碍,并不是真正的心脏病。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经常觉得心脏不舒服,但经检查又正常。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在心脏内科门诊室,有2/3的病人只有感觉而没有器质性的疾病,觉得自已有心脏病,但并没有真正的心脏病,可以说是‘无病呻吟’。”

  那为什么会有类似心脏病的感觉呢?杨霞分析道,当人处在极度紧张、焦虑或疲劳状态时,植物神经系统会出现调节性反应,诸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胃蠕动加快、出汗、发抖、背部紧张、心神不宁、失眠等等,这些反应在紧张源消失后也随之消失。但是,有些性格内向、敏感、多疑、自信不足、犹豫不决、对自身过分关注的人会对自已原本正常的反应产生紧张和恐惧,反而又加剧了这些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推荐阅读:冠心病诊治 我有话说

  著名心脏病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中心胡大一教授在谈到胸痛问题时强调:“如果出现胸痛的症状,千万不要麻痹大意,要赶紧上医院检查。”但是,如果检查结果是心脏平安无事,那就应该考虑其他社会、心理方面的变了。

  杨霞提供的数据显示:即使是所有的躯体危险因素联合作用,也仅有50%的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所以,心脏病研究者应该关注其他变量:社会生活环境、应激、运动量等社会心理因素。

  对心脏系统的神经官能症患者来讲,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首先把治疗心脏病的药都停了,因为本身没有心脏病,如果吃心脏病的药,反而增加心脏的负担。不要相信感觉,要相信仪器检查的结果,根据医生的诊断服药,特别难受时只需服安定就可以了。

  其次,要适度地运动。如果人总是处于休息状态,稍有激动和紧张,心脏就有反应。其实,人在紧张时心脏有反应是完全正常的,就像百米冲刺后心脏会狂跳、血压升高一样,谁也不会害怕此时的异常反应。正常人与神经官能症患者的不同在于,正常人紧张就紧张,完全接受自已的正常状态;而神经官能症患者是对自已的紧张反应感到紧张,心里认为自已就不应该紧张,认为紧张是很丢面子的事,拼命克制自已的紧张反应,但人的紧张、焦虑反应却是越控制就越加剧。要学会培养自已的业余爱好,不要整天想自已的心脏,越想心脏的感觉越不好,要把注意力指向外界,多到大自然的怀抱中让心情开朗、豁达。

  减压的方法

  1、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如定期体育运动;

  2、接受自已的能力、缺点、成功和失败;

  3、拥有至少一个能够坦诚交谈的好朋友;

  4、用积极的有建设性的行动来对付紧张源;

  5、除与同事交流外,保持自已的社交生活;

  6、从事工作以外的创造性活动,培养业余爱好;

  7、从事有意义的工作,也可以做些善事;

  8、用分析法对待工作压力。

 更多心血管疾病知识尽在>>>中国第一心血管疾病门户

(责任编辑:潘东波)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