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常见问题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血管 > 心血管疾病常见问题

国内大型人群研究:探讨中国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现状

举报/反馈
2020-02-20 16:18:23医脉通

  心血管疾病(CVD),特别是缺血性心脏病(IHD)和缺血性脑卒中(IS),是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疗法,如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s)和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因此,确保广泛使用二级预防疗法对于减轻中国的CVD负担至关重要。近日,发表在HEART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了当前中国社区中IHD和/或IS患者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情况。

  研究方法

  研究基于中国以患者为中心的心脏事件百万人评估项目,选择了2014年9月至2018年11月期间,中国大陆31个省的8577个社区的2,613,035名年龄在35-75岁之间的参与者。

  研究者对每个参与者都进行了血压、血脂、血糖、身高和体重的测量。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或使用降压药。正常体重定义为18.5≤BMI≤23.9 kg/m2,低体重定义为BMI<18.5 kg/m2,超重定义为24.0≤BMI≤27.9 kg/m2,肥胖定义为BMI≥28.0 kg/m2。

  由受过培训的人员进行标准化的面对面采访,收集参与者的相关信息,了解他们的IHD或IS病史以及用药情况。

  研究者使用Clopper-Pearson方法描述了总体及按人群亚组(如年龄,性别和城市化程度等)得出抗血小板药物或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率,并使用多变量混合模型及logit-link函数评估了个体特征与二级预防药物使用之间的关联。

  研究结果

  在2,613,035名参与者中,有2.9%(74,830)报告有IHD和/或IS病史,其中抗血小板药物或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率为34.2%(表1)。IHD患者使用二级预防药物的比例高于IS患者(两种药物中任何一种的比例分别为40.4%和29.0%,抗血小板药物的比例分别为37.4%和26.6%,他汀类药物分别为14.6%和8.2%,两种药物都使用的比例分别为11.6%和5.8%)。

  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从35-39岁的19.2%增加到70-75岁的37.3%,p <0.001)。男性比女性更常使用二级预防药物(37.9% vs 30.4%,p <0.001)。城市中抗血小板药物或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率高于农村地区(35.9% vs 32.9%,p <0.001)。较高教育水平和家庭收入的患者人群使用二级预防药物的比例略高(p <0.001)。有医疗保险的患者使用药物的比例比没有医疗保险稍高,但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3%vs 29.1%,p = 0.07)。既往有高血压(39.1%vs 28.7%,p <0.001)或糖尿病(41.1%vs 32.7%,p <0.001)病史的患者的药物使用率明显更高。在2年内被确诊为CVD的患者(34.9%)的药物使用率比2年或更早之前被诊断的患者略高(2–7年为33.7%;> 7年为33.8%,p = 0.07)。

  在包含1,530,408个患者的亚组中,根据16项个体特征的所有可能排列来定义,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差异很大(8.4%–60.6%)。多变量分析显示,年龄较小、女性、吸烟、饮酒,无高血压或糖尿病病史及已确诊CVD超过2年的患者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率更低。

  结论

  综上所述,在IHD和/或IS患者中,约1/3的患者服用抗血小板或他汀类药物,1/12的患者同时服用两种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在所有亚组中都很低,特别是在年龄较小、女性、教育水平或家庭收入较低的人群中。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水平,需要采取可扩展的、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干预措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