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血管 > 动脉粥样硬化

ASCVD的治疗策略及思考

举报/反馈
2019-11-07 18:15:2939健康网

  专家介绍:

  张智亮

  主任医师、副教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研究生导师。

  中国医促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分会全国委员、江西研究型医院学会胸痛分会委员、全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冠心病介入)导师。从事心血管专业20余年,熟练掌握心血管专业临床中常见病、急重症的诊治常规,主要侧重冠心病的相关临床诊治。同时拥有冠心病、心律失常、先生性心脏病、起搏器植入介入诊疗资质资格证书。擅长各种心脏病介入诊断及治疗,特别是冠心病介入诊疗,熟练掌握左主干病变、CTO病变、迂曲钙化病变及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掌握钙化病变旋磨术及CTO病变逆向导丝技术的操作,长期参与危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围术期救治。

  擅长:擅长:各种心脏病介入诊断及治疗,和高血压病、冠心病、肺血管病、心律失常等诊断及药物治疗。

  什么是ASCVD?AS是动脉粥样硬化性,CVD是心血管疾病,ASCVD:是广泛的、动脉粥样硬化源性的疾病总称。常见ASCVD人群有哪些呢?各国指南的定义的人群,略有不同,大体一致。2016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指出,主要包括以下6类: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稳定性冠心病

  血运重建术后

  缺血性心肌病

  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

  ASCVD的危害有哪些?我国是心血管疾病大国,CVD患者现有2.9亿,其中冠心病1100万,卒中1300万;ASCVD是心血管疾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不过是农村还是城市,不管是冠心病还是卒中。ASCVD是我国CVD死亡的主要原因,且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概要表明:2015年急性心肌梗死住院费用为153.4 亿,脑梗死住院费用为524.3 亿元。扣除物价因素的影响,自2004 年以来,急性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0.1%、23.5%。

  ASCVD既然如此可怕,而且随处可见。它是如何形成的呢?有学者表明,它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而关键因素:一是内皮功能受损,而是低密度脂蛋白进入的一系列反应。首先内皮功能受损时通透性增加,LDLC穿过血管内膜,进入血管壁引发炎症,进入动脉壁的LDLC被氧化,并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泡沫细胞死亡后释放出脂质形成脂核,脂核逐渐增大,形成斑块。斑块逐渐增大,伸入管腔引起管腔狭窄,斑块也可能发生破裂,形成血栓,使管腔完全阻塞。 动脉粥样硬化随着人年龄增长而出现ASCVD,通常青少年时期发生,中老年时期加重、引发心血管疾病。ASCVD虽然发病的部位不同,出现的症状也不同,但发病机制都离不开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ASCVD的“罪魁祸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促进ASCVD的发生。血管内斑块就像小河里的石子,如果石子过多,就会堵塞河道,也就导致了各种ASCVD的发生。

  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促进ASCVD的发生。可控因素有“坏”胆固醇(LDL-C)升高、高血压、糖尿病、高密度脂蛋白过低、吸烟/肥胖、缺乏运动、不健康饮食等。不可控因素有年龄,如女性≥55岁/男性≥45岁、早发性ASCVD家族史。所以减少ASCVD的发生,我们可以积极管理可控因素。如血压从115/75 mmHg开始到175/105mmHg,收缩压每升高20mmHg或舒张压每升高10mmHg,冠心病及卒中风险增加。高血压是我国人群ASCVD发生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是ASCVD发生的主要 “帮凶”。一项研究表明,与无糖尿病的人相比,糖尿病患者患ASCVD的风险增加2~4倍,半数以上糖尿病患者的死亡与ASCVD有关。还有吸烟/肥胖、缺乏运动、不健康饮食等都需要积极干预规范,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心理平衡、适量运动。今天主要介绍是关于低密度脂蛋白的降低对ASCVD发生的影响。降低ASCVD事件被指南一致推荐为治疗的最终目标。2016 CTT荟萃分析:入选28随机试验 183,419例患者,其中23项研究对比他汀与安慰剂,5项研究对比他汀强化治疗与常规治疗,发表在2016 Lancet:他汀被证实能够显著降低ASCVD风险,他汀每降低1mmol/L的LDL-C水平,主要心血管事件(主要心血管事件定义为主要冠脉事件、卒中或冠脉血运重建)降低21%(P<0.0001), 主要冠脉事件(主要冠脉事件定义为非致死性心梗或冠心病猝死)降低24%,(95% CI 0.73-0.79), 卒中降低16%( 95% CI 0.80-0.89)。纳入27项随机研究的Cholesterol Treatment Trialists’ Collaboration meta分析结果显示,他汀降低ASCVD风险与基线LDL-C水平无关,且不同ASCVD风险人群均能从他汀治疗获益。

  指南明确指出:所有的ASCVD患者均属极高危人群。为了调脂达标,临床上应首选他汀类调脂药物。有研究证实,他汀治疗依从性越好,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越低,指南指出若其他不良反应,应长期服用,直至终生,具体情况请咨询医生。服用他汀要注意三方面原则:强效、足量、长期。观察性队列研究:1,321例ACS患者,出院时给予高强度他汀治疗,随访12个月,评估这类人群由高强度他汀治疗转为中等强度他汀治疗后的疗效,当患者由高强度他汀治疗改为中等强度他汀治疗时,ASCVD风险显著增加了170%。观察性队列研究:1,321例ACS患者,出院时给予高强度他汀治疗,随访12个月,评估这类人群由高强度他汀治疗转为中等强度他汀治疗后的疗效。当患者由高强度他汀治疗改为中等强度他汀治疗时,ASCVD风险显著增加了170%。对心血管疾病及其高危患者,足量使用他汀,才能有效减少临床硬终点事件。长期他汀治疗显著降低远期死亡风险,且治疗时间越长,发生心梗和猝死的风险越低,指南明确指出:从调脂治疗获益的角度来说,长期坚持治疗最为重要。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和调脂药物治疗必须长期坚持,才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益处。

  临床上我们除了关注他汀带来的获益,也会关注他汀的安全性,对大部分患者,长期使用他汀的肝脏、肌肉、肾脏、新发糖尿病和老年人的安全性良好。2014年美国脂质学会(NLA)他汀安全性评估报告:“肝转氨酶升高代表着酶从肝细胞释放,不是与肝功能有关的特定指标。 更准确的肝功能评估应包括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也许包括接胆红素。”“这个区别很重要,因为单独的ALT/AST升高可能不具备临床意义。相反,ALT和/或AST升高伴有胆红素升高可能暗示有临床意义的急性肝损伤。”故孤立性肝转氨酶升高 ≠ 肝脏损害。2012年2月,FDA公告最新修改调脂药说明书:他汀的肝脏安全性临床无需过多顾虑

  对49项阿托伐他汀高质量研究的回顾性分析,n=14236,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2周到32个月,对比阿托伐他汀10mg、80mg和安慰剂的安全性,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肝脏安全性良好。对于肌肉方面,虽然所有他汀均探测到肌痛信号,但瑞舒伐他汀与肌痛的相关性值得关注统计指数表明,辛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与横纹肌溶解及CPK升高强相关。2012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分析:不同他汀的肌肉安全性稍有所不同。首先我们介绍一下几个概念:肌痛是肌肉疼痛无力,不伴肌酸激酶(CK)升高;肌炎是有肌肉症状,并伴CK升高;横纹肌溶解:有肌肉症状,伴CK显著升高>10×ULN,肌酐升高,常有褐色尿和肌红蛋白尿。2010FDA安全公告:高剂量辛伐他汀增加肌肉损伤风险。他汀类药物在慢性肾病中的安全性,阿托伐他汀和氟伐他汀是最低限度的经肾脏排泄,从各他汀说明书可见不同,以下是各他汀产品说明书中对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使用说明:阿托伐他汀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匹伐他汀对肾病患者或有既往史的患者,需慎重给药;辛伐他汀对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不需调整剂量,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30mL/min)应慎用本品,此类患者的起始剂量应为5mg,并密切监测。瑞舒伐他汀对轻、中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重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禁用本品所有剂量。他汀影响血糖是类效应,通常不与药物效能或个别他汀类药物相关,不受既往心血管病史的影响。整体上,他汀减少心脏事件的潜力远远超过他汀导致新发糖尿病的风险。荟萃分析表明每治疗1000例糖尿病患者,可挽救42个生命如果考虑入他汀对预防卒中和冠脉血运重建的作用,他汀预防心血管事件的获益 vs. 他汀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 = 9 : 1。日本匹伐他汀厂家Kowa资助,发表于2015年8月Atherosclerosis杂志,结论:与其他他汀或者安慰剂相比,匹伐他汀在影响糖代谢或者糖尿病发生方面没有显示出差异。具体分析指标包括:空腹血糖,HbA1c,新发糖尿病。在一项回顾性分析中,作者在Pubmed上检索了从1985-2006年发表的与他汀治疗相关的众多文献,集中对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的安全性结果进行了分析,同时参考了小型研究、观察性研究、其他回顾性分析和各他汀制造商提供的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作者认为,虽然高龄老年患者使用他汀可能增加发生肌病的风险,但对老年患者不推荐调整他汀使用剂量。在随机研究中,即使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他汀治疗的获益和安全性均与年轻患者相当。

  动脉粥样硬化是ASCVD共同的病理基础,是一个长期的进展的过程,ASCVD防治必须建立在坚持长期干预的基础上。危险因素的有效控制最为关键,特别是可控因素的防治,特别是对于血脂紊乱中的低密度脂蛋白降低,他汀是首选。ASCVD的防治终极目标就是降低事件的发生。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