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文|何金山
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11月5日, 《循环杂志(Circulation)》刊登了三篇关于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的指南更新文件,笔者细读后,总结了以下几点与各位读者共享~
1
心肺复苏,注意这2个细节
今年更新的指南中在流程方面和17年相比并无大的改动(见图1),但一些小的细节仍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图1:心肺复苏流程
电击复律 or 胸外按压,如何选择?
对于需要心肺复苏的患者,其心律无非两种情况--室颤/无脉室速和心脏停搏。前者为可除颤心律,后者则是不可除颤心律。换句话说,前者可以得“电”,后者只能“按”。而这“电”和“按”之间的合理安排,对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可除颤的心律,在除颤仪在场的情况下,优先除颤终止室速、室颤,能量选择单相360 J,双向120 J-200 J;当你不知道如何设置能量时,不要犹豫,选择最大的能量即可。
除颤后立即开始5个循环的心肺复苏,而后评估心律和自主循环的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再次除颤和继续心肺复苏。
如何保证胸外按压充分有效?
首先一个大原则,即尽量保持不间断的按压。这样才能保证重要脏器尤其大脑的血液供应,增加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其次,按压的力度和速度也有要求。按压深度至少5 cm,速度100-120 次/分,且每次都要保证胸廓充分自动回弹。
旧版的指南中对按压的要求是5-6 cm,这对于施救者按压的力度要求较为苛刻。而且,在临床上,按压达到5 cm已需要很大的力气,在这样的深度下,甚至多数的老年人会发生胸骨、肋骨的损伤。但是,在性命攸关之际,这些都是小事。
此外,为保证按压质量,新的指南强调最多按压2分钟就需要换人,如果施救者容易疲劳,可缩短换人的时间间隔。
最后,新指南提到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如院内的CPR,可通过呼吸末CO2和有创动脉压等协助评估按压的效果。如果患者PTCO2<10 mmHg或舒张期压力<20 mmHg,则需要继续提高CPR的质量。
2
心跳恢复后,用药有效吗?不推荐!
对于室速/室颤,如能够1次除颤成功转复窦律固然好,如除颤未成功或短暂终止又复发者,叫做除颤无反应性室速/室颤,这时我们需要借助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来提高恶性心律失常转复的成功率,既往指南推荐的只有胺碘酮,今年我们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帮手——利多卡因。
在2015年的指南中,推荐胺碘酮用于治疗心肺复苏、除颤和血管加压药治疗无反应的室颤/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对于利多卡因,仅作为胺碘酮的替代药物。
但是,近年的大型随机对照研究显示,相比于安慰剂,接受利多卡因治疗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24小时存活率高。因此,新指南中将利多卡因也加入到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流程图中。
此外,由于心脏骤停带来的强大视觉和情绪刺激,很多人想当然认为在自主循环恢复后,继续应用原来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来避免恶性心律失常的复发。但很可惜,当前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室速/室颤的再发。
简而言之,目前对于成人心脏骤停自主恢复后是否应立即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证据尚不充分。也有人猜测在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的早期应用β-受体阻断剂是否能带来临床获益,很可惜,这是一个很好的猜想和理论,但并未获得直接和实际的证据。
因而,新指南中对于心肺复苏后常规补充镁剂以及心肺复苏早期常规应用β-受体阻断剂,都是不推荐的。然而,在特殊情况下,如证实恶性心律失常事件为尖端扭转性室速,补充镁剂还是建议的。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中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心血管内科
二级 门诊部 公立
江苏省昆山市晨曦路62号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陕西省西安新城区尚勤路3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抚顺市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山东省淄博市柳泉路55号
二级甲等 中西医结合医院 公立
杭州拱墅区祥符北街126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北京市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生命园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