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磨平”血压“锯齿”!

  张大妈是一名高血压患者,用药习惯是血压高就服,血压正常就停用。可是最近查尿常规发现尿蛋白阳性,医生告诉她由于没有正规服用降血压药导致了肾损害。张大妈有点害怕了,因为她的邻居李大爷就是高血压导致了尿毒症,现在还在血液透析治疗。张大妈从此正规服用降血压药。一个月后,复查尿常规正常。

  其实,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血压波动性与靶器官损伤关系最为密切,即使血压不高的单纯性血压波动增高,也会导致心肌肥厚、血管重构和肾脏损害,这种情况被称为“锯齿效应”。1987年,国际高血压联盟主席Mancia教授等进行了一项研究,证实了血压水平相同的几组高血压病人中,血压波动越大者,其靶器官损伤也越大,从而揭示了血压波动性在高血压治疗中重要的临床意义。如果血压变异度升高,那么患者靶器官的损害就严重。特别是血压的晨峰现象与心血管事件的清晨危险与中风有密切关系。所以提倡全天候降压至正常范围,保证夜间血压适度下降,避免晨峰现象,有效控制觉醒及恢复直立活动时的血压陡升,这对避免“锯齿效应”是非常重要的。

  在临床中根据人体生物钟的不同,根据时间治疗学的原则,提倡个体化用药,降低血压变异度,平稳降压,有效控制晨峰血压,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清晨危险发生几率。降压达标应关注达标质量(早期、平稳、持久),血压不仅要达标,而且要早达标;在达标的同时,要平稳达标,避免过快的血压下降导致血压变异度升高和患者靶器官损害及副作用增加。

(实习编辑:李杏)

2008-08-01 08:11:00浏览17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