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资讯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血管 > 心血管资讯

陈韵岱教授:把风湿性心脏病扼杀在萌芽状态

举报/反馈
2017-09-21 01:19:38医脉通

  8月27日,在ESC2017的风湿性心脏病联合论坛上,心内科专家陈韵岱教授受邀做了题为“Rheumatic heart disease in a global context”的精彩报告,介绍了风湿性心脏病(RHD)的全球负担、治疗管理以及目前面临的挑战。随后,医脉通对陈韵岱教授做了专访。

  

  陈韵岱教授

  风湿性心脏病的全球负担和中国流行现状

  风湿性心脏病的全球负担仍然较重。全球范围内,每年有23.3-46.8万人死于风湿性心脏病,特别是年轻人群。不同地区的发病率存在差异。在发展中国家,风湿性心脏病仍然是一个主要问题。

  

  图1 风湿性心脏病的全球负担

  自1948年以来,中国的风湿性心脏病发病率显著下降。1948-1957年,中国住院心脏病患者中风湿性心脏病占50%;到2000-2005年,已经降至2%。

  

  图2 中国风湿性心脏病发病率下降

  陈韵岱教授分析了发病率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生存环境的改变。风湿热属于急性免疫反应,当免疫系统反应过度的时候,就会累及很多脏器,其中最易受影响的就是心脏,心脏炎和瓣膜病都属于这类疾病。60%-65%的风湿热发展为风湿性心脏病。风湿热的发病与恶劣的生存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寒冷、不注意卫生、营养不良等都会引起一些免疫系统的问题,导致人体免疫能力的下降。

  第二是防治技术的进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但国人的生存环境和条件得以改善,青霉素应用和瓣环成形术也已经非常成熟了。我国在介入领域的几个方面做得还是比较好的,例如对风湿性心脏病的防治,二尖瓣成形术已居于世界前沿。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的陈传荣教授和江西省人民医院的李华泰教授都是做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介入术的鼻祖,在世界上也是很有名的。

  陈韵岱教授指出,风湿性心脏病在中国的发病率比较低,但是低不等于没有,很多青壮年人由于不良生活方式依然会导致急性风湿热(ARF)的发生。

  风湿性心脏病的预防和治疗

  急性风湿热的诊断依据2015版的Jones标准。临床上应注意识别高危患者,这些患者的临床表现存在变异性;需通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评估心脏是否受累。

  风湿性心脏病的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涉及抗生素和介入治疗等(图3)。早期诊断和充分及时的抗生素治疗可使ARF风险降低70%,使用青霉素肌肉注射时这一风险可降低80%。

  

  图3 风湿性心脏病的综合评估

  

  图4 风湿性心脏病的预防

  表1 抗生素选择及剂量

  

  陈韵岱教授指出,目前专家们认为统计数据低估了风湿性心脏病的全球发病率,一旦早期有风湿热、喉咙痛,还是要进行相关的筛查,把风湿性心脏病扼杀在萌芽状态。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通过心脏超声这种无创、方便的技术可以早期诊断和评估,在患者发生心衰前对其进行治疗和预防。只要我们予以足够的重视,按照临床路径对风湿性心脏病进行预防和治疗,患者大多可以恢复。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