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日常饮食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尚未被明确阐述。近日研究人员考察了日常饮食元素对血脂和血压的影响。
来自北美、南美、欧洲、非洲以及亚洲18个国家的125287名参与者参加了PURE研究,通过标准调查问卷记录参与者的饮食情况。研究人员评估日常饮食中的多种营养元素(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膳食胆固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
研究持续了10年。研究发现总脂肪以及各类脂肪摄入较多的参与者其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脂蛋白A1水平较高,但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脂蛋白B/脂蛋白A1的比例较低;碳水化合物摄入高的参与者,其总胆固醇、脂蛋白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脂蛋白A1的水平较低,但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脂蛋白B/脂蛋白A1的比例较高;总脂肪、饱和脂肪酸以及碳水化合物摄入高的参与者其血压水平较高,蛋白摄入量高的参与者其血压水平较低。以饱和脂肪酸代替碳水化合物可导致严重的血脂异常,而不饱和脂肪酸代替碳水化合物可改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血压异常,但加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异常。饱和脂肪酸摄入与心血管事件之间的相关性是通过脂蛋白B/脂蛋白A比例反映,与其他脂代谢指标不相关。
研究发现,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或以碳水化合物代替饱和脂肪酸会导致参与者血脂代谢异常,不饱和脂肪酸替代饱和脂肪酸可能改善一些风险指标,但可能加重某些风险。脂蛋白B/脂蛋白A比例是最为全面的心血管脂代谢相关风险考察指标。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江路)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安庆市立医院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深圳市中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二区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广元市朝天区旺月路东街82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大连市金州区龙弯路5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礼泉县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明秀东路232号
三级 专科疾病防治院(所、中心) 公立
云南昆明市黄土坡海屯路5号
三级 专科医院 特色医院
广州市天河区棠德西路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