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检查诊断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血管 > 冠心病检查诊断

帮您看懂异常心电图名词

举报/反馈
2008-07-24 00:43:0039健康网社区

  心脏电学检查包括:普通心电图、心电向量图、动态心电图、心腔内心电图等近十种检查方法。其中普通心电图用于临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是心脏检查中最重要、最常用、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普通心电图检查是一项通过安放在人体四肢和胸前的电极、导线同心电图机连接,采集心脏电活动信号,记录下曲线图形的诊断技术。心电图分为肢体导联和胸前导联,其图形主要包括:P波、P-R间期、QRS波、ST段、T波、Q-T间期,代表了心脏收缩和舒张的不同阶段,其波形的宽窄、高低、频率、形态各有正常的范围,其中部分导联出现异常波型或数据超过正常范围的心电图为异常心电图。心电图曲线的变化对各类心脏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价、预后评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常见的异常心电图诊断有:

  心房肥大:分为左、右心房肥大或双心房肥大,心电图特点为P波异常,多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或各种病因所致心房肌增厚、房腔扩大。

  心室肥大:分为左、右心室肥大或双心室肥大,心电图特点为QRS波异常,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病或各种病因所致的心室肌增厚、心室腔扩大。

  心肌缺血:心电图特点为ST段和T波异常,简称ST—T改变,见于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绞痛发作等。

  心肌梗死:分为急性期和陈旧期,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为QRS波、ST—T显著改变,陈旧性心肌梗死的ST—T多恢复正常,仅遗留坏死性Q波。

  心律失常:正常人的心律为窦性心律,节律均衡,频率为每分钟60—100次。如果心脏激动的起源窦房结或传导系统出现异常,就发生了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率每分钟超过100次为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运动或精神紧张、发热甲亢贫血心肌炎等。窦性心率每分钟低于60次为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甲低、颅内高压、老年人和部分药物反应。窦性心律不齐的心电图特点为P-R间期异常,临床意义不大。

  期前收缩:简称早搏,是指先于正常心动周期出现的心脏搏动,之后常出现长间歇称为代偿间歇,分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三种。心电图表现为P波、QRS波和ST—T改变,有完全性或不完全性代偿间歇。偶发的期前收缩可见于正常人,但频发的室性早搏或形成二联律、三联律多见于多种心脏疾病。

  异位心动过速:分为阵发性和非阵发性两类,又分为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除频率快、节律不齐外,前者心电图形态多正常,后者QRS波宽大畸形,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非器质性心脏病也可出现。

  扑动与颤动:分为心房和心室两大类。心房扑动与颤动为频率在每分钟250-600次的异位节律,P波消失,代之以异常的“F”波,多见于老年心脏退行性改变、高血压病、冠心病、肺心病、甲亢等。心室扑动与颤动属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有生命危险,必须争分夺秒地抢救。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