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基础知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血管 > 冠心病基础知识

心脏病出现“40岁现象”

举报/反馈
2008-06-30 08:56:0039健康网社区

  上周,两位40多岁的导演冯小刚和古榕相继猝发心脏病,使这一老年病患者年龄前移的趋势再次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

  12日,记者为此采访了北京阜外医院心血管外科教授许建屏,他认为,心血管疾病的40岁现象已经越来越明显。据介绍,心脏病属于“富贵病”,是由于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高蛋白和胆固醇造成的。

  许教授分析,现在40岁左右的人群的生活特点,使得他们猝发心脏病的高危因素越来越多:

  一是喝酒、抽烟、熬夜,使得肌体调节紊乱;

  二是太注重滋补,吃肉、吃高营养的食物,造成体重偏高、胆固醇偏高和血压偏高;

  三是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办公设备,使他们越来越缺乏身体锻炼;四是这一年龄段的人大多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体力透支,成为诱发心脏病的因素。

  已有医学专家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突发和人的疲劳程度、体质有很大关系。更重要的是,中、青年人对这一病症的预防重视不够。许教授说,现在他在门诊接触到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年龄越来越低,“最年轻的一位才28岁”,这些人在发病的时候往往没有任何先兆,可是一发作就是大面积心梗。“而且他们的身上往往都没有备用药物”。

  对此,许教授建议40多岁的中年人群,应该注意适当休息,锻炼身体。过于肥胖和高血脂高血压患者,应该及时将体重、血脂、血压降下来,少抽烟、少吃盐,让自己身上猝发心脏病的高危因素减到最低程度。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