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基础知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血管 > 冠心病基础知识

冠心病会合并抑郁症?

举报/反馈
2008-06-23 18:10:0039健康网社区

  冠心病作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病之一,常伴发情感障碍,以抑郁和焦虑为多,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预后,与健康人相比,抑郁症患者患有冠心病的相对危险系数为1.5~4.4,冠心病患者患有抑郁症的相对危险系数为1.76~2.38,大量证据表明,抑郁在心血管患者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对已经存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抑郁预示着预后不良[1]。在心血管患者中抑郁的患病率约为20%(相对危险系数为2.3),因此备受临床关注。我们对62例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观察抑郁治疗对其冠心病近期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全部病例为2003年3月~2005年12月本院心内科诊治的冠心病患者,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ISFC)及WHO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既往无精神疾病病史,采用汗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i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价抑郁症,评分>20分,持续2周以上的诊断为抑郁患者共62例,年龄66~85(72.0±5.4)岁,其中,男38例,女24例;伴高血压的10例,糖尿病6例,同时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的8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31例,对照组31例,各组在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疾病性质及合并症等情况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冠心病的常规治疗,实验组加服舍曲林(商品名:左洛复,辉瑞公司产品)50 mg, 1 次/d,同时给予心理治疗共6周,以后随访8周。

  1.3 观察项目及指标

  进行12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肌酶谱、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及超声心动图检测,观察治疗前后ST段下移的改善程度,心律失常心绞痛发生率、再梗死率、死亡率及心律变异性等改变。

  1.4 统计学方法

  资料均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抑郁状态的变化

  具体变化见表1。

  实验组HAMD分值于6、8周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2.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变化见表2。

  实验组的梗死率、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心肌酶谱明显改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律失常发生率也明显减少。

  3 讨论

  冠心病并发抑郁症较为常见,抑郁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抑郁状态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主要机制[4,5]:①皮质醇分泌亢进。最新的一项研究[6]显示:血浆可的松水平升高、超重与冠心病具有相关性。②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诱发心律失常。抑郁情绪使交感神经活动系统活动亢进,引起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升高,从而增加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使细胞内环磷酸腺苷浓度增加,通过后除极引起室性心动过速,同时由于心室肌致颤降低,易发生心室颤动导致心原性猝死;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可加重心绞痛发作:抑郁情绪致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可使血小板反复激活,释放多种促凝物质及血栓素A2,导致心肌缺血;可破坏血管内皮功能:交感神经亢进,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促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从而引起AMI及心原性猝死[7];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还可使心率变异性减低。③血小板异常。

  本研究表明,冠心病伴抑郁患者在常规、扩冠、抗凝营养心肌治疗基础上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不但能改善抑郁状态,而且心绞痛、心律失常及心原性猝死发生率明显降低,心功能有所改善,死亡率下降。本研究应用的抗抑郁药物曲舍林,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提取的抑制剂(SSRIs),通过阻断5-羟色胺在突触的摄取而达到治疗抑郁症状的目的,现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是世界精神病协会(WPA)推荐治疗冠心病抑郁的首选药物之一。据文献报道,SSRIs不仅可以改善抑郁情绪,还可以改善心功能,并减少出现血栓的可能性[8],SSRIs用于治疗过程中,其心脏毒性、抗胆碱能及抗组胺不良反应均较小,并且引起低血压的风险也较小[9];SSRIs有轻微减慢心率作用,它可使心率平均下降4~8 次/min[10];同时,SSRIs还可能减少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小板的活性。本组治疗期间除个别出现恶心、食欲减退外,未发生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同时其顺应性较好,适合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抗抑郁治疗。近几年来,我国心血管界从心血管病预防加治疗角度创立了“双心医学”的概念和模式,逐渐重视心理干预对冠心病预后的影响。

(责任编辑:王海娥)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