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常规治疗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血管 > 高血压常规治疗

如何预防高血压脑出血?

举报/反馈
2008-06-19 16:59:0039健康网社区

  Q:脑出血的常见病因是什么?

  A: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人到老年血管常会发生硬化,持续的高血压更容易导致脑动脉硬化,血管壁出现脂肪玻璃样变,从而削弱血管壁的强度,加上脑血管壁的结构比较薄弱,血管中层肌细胞少,缺乏外弹力层,动脉外膜不发达,容易造成脑内小动脉壁发生局限性扩张,形成粟粒性微动脉瘤。当患者情绪激动或过度用力时可引起血压骤然升高,即可造成脑内小血管破裂出血。

  Q:怎样才能知道发生了脑出血呢?

  A: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寒冷季节发病较多。常突然发病,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偏瘫及意识障碍,即应考虑脑出血。为确定出血的部位和血肿大小,患者需进行特殊检查。CT检查能清楚显示出血部位,血肿大小、出血扩展方向及脑水肿范围,给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作一次CT检查仅需几分钟即可完成,这是高血压脑出血诊断上的重大进展。新近使用的磁共振检查也能帮助脑出血在短时间内作出准确的诊断。

  Q:一旦发生脑出血应该怎么办?

  A:如果患者在家中突发脑出血应该注意:

  保持镇静并立即将患者平卧。千万不要急着将病人送往医院,以免路途震荡,可将其头偏向一侧,以防痰液、呕吐物吸入气管。

  迅速松解患者衣领和腰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天冷时注意保暖,天热时注意降温。

  如果患者昏迷并发出强烈鼾声,表示其舌根已经下坠,可用手帕或纱布包住患者舌头,轻轻向外拉出。

  可用冷毛巾覆盖患者头部,因血管在遇冷时收缩,可减少出血量。

  患者大小便失禁时,应就地处理,不可随意移动患者身体,以防脑出血加重。

  在患者病情稳定送往医院途中,车辆应尽量平稳行驶,以减少颠簸震动;同时将患者头部稍稍抬高,与地面保持20度角,并随时注意病情变化。

  Q:脑出血后应该怎样治疗?

  A: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一般依据出血量的多少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出血50毫升以上多以手术来抢救生命,50毫升以内多施用内科保守疗法。近年来,国内外又发展了立体定向手术清除血肿,并结合尿激酶灌注引流,减轻了常规手术带来的副损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Q:脑出血后还会再出血吗?

  A:脑出血以后,病人和家属往往非常担心出血有没有止住。其实,脑出血大多是高血压引起的小动脉硬化破裂出血,病人的症状是出血病灶和颅内压增高所致,继续出血的不多见,所以止血不是治疗中的主要问题。

  重点提示:血管破裂的部位是一个薄弱环节,有可能再次发生破裂,而再出血的死亡率很高。

  小贴士:预防脑出血后再出血之积极攻略:

  卧床休息 破裂血管壁的修复约需4~6周。因此,在卧床期间,要减少血压升高的机会,如防止用力排便、剧烈咳嗽,吞咽呛咳等;避免过多的人探望病人,影响病人的休息和情绪稳定;要安慰和鼓励病人,使其心情愉快,配合治疗。

  控制血压 降低过高的血压、减少血压波动是预防再出血的重要手段。血压最好维持在22/13千帕(165/97,5毫米汞柱)上下。如果能知道病人发病前的血压水平,则应将发病后的血压控制在比发病前略高一点的水平上。血压降得过低会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合理使用止血药物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一般不主张使用止血药,但如果病人并发消化道出血或者有凝血功能障碍,可以适当使用止血药。

  温馨提示:卧床休息并不是让病人一点不活动。相反,瘫痪的肢体需要每日进行按摩和被动活动,以减少并发症和减轻后遗症。

  Q:那么,应怎样预防脑出血呢?

  A:坚持服用降血压药物,使血压稳定在安全理想水平,收缩压在20千帕(150毫米汞柱)以下。

  少食含胆固醉高的食物,食量适度,可少量饮酒,忌烟,防止过胖。

  生活规律化,心胸要宽阔,防止情绪激动,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当有血压升高,高血压性脑病或有出血倾向时,均应及时积极治疗,以免导致脑出血。

  严重的咳嗽、便秘和性交活动可使脑出血再发,不可忽视。

  锻炼瘫痪肢体不可过急过早,更不能过于剧烈和粗暴。

(责任编辑:王海娥)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