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专家访谈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血管 > 心血管专家访谈

夏天出汗后 做这些小事竟会猝死?!

举报/反馈
2016-07-13 10:40:3139健康网

  7月8日,上海一名20岁姑娘在健身房猝死,经查疑似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所致;

  6月30日,南方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金丹被发现在医院宿舍离世,疑因突发脑血管意外猝死;

  6月29日,在北京地铁6号线上,34岁的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突然晕倒,不幸猝死;

  ……

  夏季猝死事件为什么如此频发?猝死多为无法预知,普通人该怎么预防?

 

华侨医院郭军

  指导专家:郭军,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导师。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瓣膜病等心血管疾病诊疗。

  天热猝死风险上升

  切忌突然降温!

  世界卫生组织给猝死定义为:平时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人,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临床上,猝死分为两大类——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约占75%。

  夏季以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收的猝死病例明显增加。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郭军表示:“夏季气温高会使人体发生应激性变化,从而导致猝死的危险因素增加。”

  例如,有些人在夏天血压波动大;或者进行户外活动时,活动量增加、体内代谢加快,导致心脏负荷加大。这些都是造成夏季心源性猝死高发的重要原因。

  另外,在炎热天气剧烈运动后,很多人喜欢马上喝冷饮、吹空调、洗冷水澡等。郭军指出,这种突然的冷刺激可引起人体外周血管收缩,造成血压一过性突然升高,甚至冠状性动脉一过性痉挛,斑块破裂,形成血栓,最终几乎都经恶性心律失常而引发心源性猝死。

  数据显示,80%的心源性猝死患者死于心律失常,其中部分患者是突发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上速、室颤等,或者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窦缓、窦停、逸搏心律等。

  郭军提醒,这部分心律失常患者可通过早期诊断,并通过药物治疗、导管消融治疗或者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包括具有除颤功能的起搏器)等特殊治疗方式,以降低因心律失常所致的心源性猝死风险。目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已为不少心律失常患者实施了相关治疗。

  身体健康突发猝死

  亚健康一族要当心!

  在中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人数超过54万,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人发生心源性猝死。在这些发病人群中,不少人事发前都看似身体健康。

  郭军表示,发生这类事件的主要有以下几类人群:

  ①伪“健康”者,实则已患有器质性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脑血管瘤等,此前未发作或常规检查未检查出来,如加上外界刺激,可能诱发猝死;

  ②亚健康人群,若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比如冠脉不稳定斑块,在天气、情绪等应激因素下可引起斑块破裂,引起血管堵塞,导致急性心梗发生;另外,部分亚健康一族在应激状态下,冠脉血管易痉挛,也可诱发心源性猝死。

  ③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病患者,如Brugada综合征、马凡综合征、长QT综合征等患者,该类患者由于心肌细胞的基因缺陷,容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从而导致心源性猝死。

  如何预防猝死?

  要知先兆,养好习惯

  心源性猝死患者大多有基础疾病,在出事前数小时、数天甚至数个月已有猝死预警先兆,如胸闷、胸痛、心慌、头晕及黑矇等,然而这些症状经常被忽略。

  郭军指出,具备以下这些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要提高警惕,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必要时需要到心脑血管专科门诊寻求专家的建议,如出现猝死先兆应及时就医。

  常见的心脑血管高危因素包括: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抽烟酗酒、早发心脑血管病家族史等。

  而降低猝死的发生几率,最关键的还是要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①适当、适时运动。

  因早晨是心脑血管事件高发期,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来说,锻炼最好选择在傍晚,推荐打太极拳、游泳等运动方式;有潜在心脑血管危险的年轻人则应避免在高温下进行户外的剧烈运动,可挑选瑜伽等强度较低的运动。

  ②切忌久坐不动或长期站立,避免发生因肺栓塞而引起的非心源性猝死。

  ③戒烟限酒。

  ④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⑤保证充足的睡眠。

  ⑥ 保持愉悦的心情。(通讯员:张灿城)

郭军副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