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血管 > 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悄然逼近年轻人

举报/反馈
2008-05-31 08:15:0039健康网社区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卫生部将从5月17日—10月8日(我国第10个高血压日)期间,在全国开展主题为“健康膳食、健康血压”的宣传教育活动。为此笔者采访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的有关专家。

  高血压趋于年轻化

  据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成年人高血压发病率不断上升,现有高血压患者1亿多人,每年新增300万人以上,用于高血压医疗费达366亿元,高血压及其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和心脏病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值得警惕的是,高血压正逐步年轻化,其中城市白领成为高发人群。据广东省首次“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表明,广东省30—40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10年间上升了5倍。该院体检中心主任田京发说,这可能是由于年轻人升学、工作压力大,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下,导致肾上腺素过多分泌,引起血管收缩,最终导致高血压;而许多年轻白领长期过多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等,也是导致高血压患者低龄化的重要因素。

  对高血压危害认识不足

  该院干部病房主任夏云峰教授说,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动脉压持续性升高,引发全身小动脉硬化,从而影响组织器官血液供应,造成各种严重的后果,成为高血压病的并发症。在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中,以心、脑、肾的损害最为严重,其引起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日趋增高。

  夏主任说,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人们对高血压的危害性缺乏足够认识,普遍存在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现象。据调查显示,我国城乡有53%的人测过血压,但知道自己血压水平的人仅为4%,高血压患者中坚持服药治疗的只有5%,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的城市为4%,农村仅为1%。

  高血压诱因:不良生活习惯和方式

  夏主任介绍说,高血压根据致病因子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通常高血压病是指原发性高血压。它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引起,其中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是重要诱因。夏主任认为,血压升高与下列因素有关。

  (1)高血压家族史。许多临床调查资料表明,高血压病具有明显的遗传特征,父母患有高血压病,其子女也是高血压病的高发人群。

  (2)身体肥胖。肥胖者患高血压病的几率比较高,有关资料显示,40岁至60岁年龄段,正常体重患病率为29.1%,而肥胖者则高达54.1%;60岁以上年龄段,正常体重的人患病率为54.2%,而肥胖者则高达72.1%。体重指数偏高是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3)口味过重,摄入食盐较多。摄入食盐较多者是一个突出人群,尤其是在我国北方,这类人患高血压病的几率较高。临床观察发现,患者在严格限制摄盐后,血压有所下降。

  (4)长期大量吸烟。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心跳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

  (5)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大者患高血压病的较多。

  健康血压从改善生活方式开始

  夏主任说,从高血压致病因素分析可以看出,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除遗传因素外,其他因素均为可控制和改变的后天因素,因此高血压病是可以预防的。

  (1)思想重视,坚持服药。轻度高血压早期主要从改善生活方式入手。如果3个月血压仍控制不好,要根据患者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治疗。高血压病人需终生用药。

  (2)控制情绪,心态平和。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一切忧虑、悲伤、焦急等,可使血管活性物质增加,引起全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甚至引起脑出血。因此,高血压病人应注意控制情绪,减少或消除引起血压波动的因素。

  (3)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长期无规律的生活和过度疲劳,可诱发或加重高血压病。要科学安排工作和生活,做到劳逸结合,保证睡眠。

  (4)合理膳食,限制摄盐。高血压患者饮食应限制脂肪,少吃肥肉、动物内脏等,多进蔬菜、水果、低脂奶制品等。要限制盐的摄入,高血压患者每天摄入盐量应少于5克。

  (5)平稳降压,谨防意外。在药物治疗方面,宜服用作用缓和的降压药,药物作用过强可使血压急骤下降,易导致重要脏器缺血和体位性低血压,甚至发生脑血栓和心肌梗塞等意外。

  (6)普及健康知识,早防早治。夏主任特别强调,应在全国大力加强防治高血压科学知识的宣传,向全民普及健康知识,倡导科学养生,引导广大群众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远离高血压疾病。他建议35岁以上的人应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有高血压家族史或有高血压的病人,家中应自备一个血压计,经常能自测一下血压,高血压越早发现越有利于治疗。如果出现莫名地感觉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或睡眠不踏实,应及时上医院检查,尽早明确诊断,给以适当的生活调养和治疗。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