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保健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血管 > 心血管疾病保健

鲜为人知的心脏新杀手

举报/反馈
2014-08-06 01:09:33新浪健康

  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已是众所周知的心脏“杀手”,人们也比较注意防范。但一些新的伤心因素却鲜为人知,致使你的护心防线出现破绽。请看黑名单:

  1.低气温。比利时研究人员调查了平均年龄为63岁的心脏病患者1.6万名,结果显示,气温每下降10℃,心脏病发病风险上升7%。气温下降之所以会引起心脏病发作风险骤增,乃是因为皮肤的冷感受器受到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引发儿茶酚胺水平(与心脏病有密切联系)升高所致。同时,寒冷状态下,血小板聚集和血液浓度也随之增加,容易导致血管中血栓和血块的形成。对策:心脏病患者务必做好保暖事宜。

  2.吸烟。一些人误以为吸烟有害是指吸烟多的人,偶尔吸一点应该没问题吧。可英国学者新近敲响警钟:烟不在多,吸就有害。就心脏而言,哪怕你每天只吸1支烟,罹患心脏病的风险也可增加3倍,若为女性,则患肺癌的风险也会上升。对策:彻底戒烟,包括避开二手烟、三手烟。

  3.抑郁。心态与心脏健康关系密切,患有抑郁症的女性患上心脏病的可能性是那些没有抑郁症女性的2倍。心脏病患者如果患有抑郁症,再次发作的可能性也要高于未患有抑郁症的病人。治疗抑郁症有助于降低心脏病发作风险,并可改善心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美国心脏协会的专家提议,将抑郁症正式列为心脏病,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素。对策:积极防治抑郁症。

  4.滥用抗生素。来自国外的研究显示,某些广谱抗生素与心脏病死亡风险之间存在某种关联,对于有心脏病的人更是如此,阿奇霉素堪称代表。美国药管局敲响警钟:阿奇霉素可能引发心脏电活动异常变化,或导致潜在致命的心律不齐,血钾水平过低患者,以及正在服用异常心律治疗药物的患者,出现上述风险的几率尤高。瑞典研究人员分析了上百万名接受抗生素治疗的中青年患者发现,使用阿奇霉素超过5天的患者,死于心脏问题的几率将会提升3倍;另外,接受青霉素治疗的患者死于心脏病的几率也有相似程度的提高。究其奥秘,可能是抗生素能改变心脏的电活动所致。对策:别滥用抗生素,尤其是心脏病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

  5.过量补钙。时下,盲目大剂量服用钙剂的现象较为普遍。德国医学专家大声疾呼:钙摄入量的整体提高(不论是从补充剂中还是特定食物中摄取),并没有显著避免心脏病和中风的优势,反可能将心脏病发作的风险翻倍。芬兰一项涉及上万名女性的研究提示,钙剂补充可使女性的心脏病风险升高24% ;德国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经常盲目服用钙补充剂的男性比从来不服者,罹患心脏病的风险高出86%。对策:是否补钙应先咨询医生,切忌盲目补充,且最好用食补法(即多摄取豆类、绿叶蔬菜、鱼虾等富钙食物),少用钙剂,尤其不宜长时间超量服用。

  6.呼吸道感染。感染会引起人体内的炎症反应,进而导致心脏病或脑中风发作。美国新近一项研究显示,被诊断患有流感或其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后的3天内,患者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会比健康人高出5倍。对策:注射流感疫苗、肺炎疫苗,防止呼吸道感染,老人及儿童尤应重视。

  7.肾功能差。荷兰研究人员发现:肾脏功能较弱(即使没有发展为肾脏疾病),会让心脏病发作的风险显著增加。对策:每年化验一次小便,服用药物尤其是抗生素、止痛药等,要关注是否会影响肾脏功能,并注意停用或换药,提防药物性肾损伤。

  8.“好胆固醇”含量低。胆固醇包括低密度胆固醇与高密度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可滞留在动脉血管壁上,形成硬化斑块,引起心脏与大脑缺血,诱发心脏病与脑中风,称之为“坏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恰恰相反,可清扫动脉血管壁上的斑块,保护心脑血管,又称为“好胆固醇”。如果“好胆固醇”低了,即使“坏胆固醇”不高,也可能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美国研究人员确认,好胆固醇含量较低是预测心脏病发作的预测因素之一,其价值仅次于心脏病病史和年龄。对策:坚持运动,肥胖者减肥,肝胃健康者小量饮酒,可有效增加“好胆固醇”水平。

  9.工作压力。英国一项涉及政府工作人员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那些认为上司不认可自己的工作成绩或感到自己没有决策权的员工,比一般员工更有可能患上心脏病。这种压力会使员工患上心脏病的风险增加23%。对策:学会减压,如运动、唱歌、朗读、做深呼吸、听笑话或音乐等,及时缓解紧张情绪,放松身心。

  10.交通堵塞。德国研究人员调查了1500名心脏病发作的幸存者,发现陷于交通堵塞1小时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增加3倍,女性、老年男性、失业者以及有心绞痛病史者最易受到影响。对策:出门前收听和查阅空气质量报告;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关闭车窗;搭乘公交车时,避免坐在靠汽车排气口的位置,以减少暴露于汽车尾气污染的机会;一旦遇上交通拥堵,不要开窗透气,使用车内循环系统为宜。

  11.化学物质,如三氯生(含于抗菌皂、牙膏中)、双酚A(罐装食品中较多)、全氟辛酸(藏匿于不粘锅中)等。三氯生与甲状腺疾病有关,并有利于难以杀灭的耐药细菌孳生,进而损害心脏与肌肉组织。双酚A是一种强效的激素干扰物,除与乳腺癌、情绪障碍、肥胖症和不育症有关外,还会增加心脏病发作风险,即使是小剂量的双酚A(通常接触量)也会导致危险的心律失常。全氟辛酸则与不孕症、高胆固醇、多动症、心脏病有某种程度的关联,不论年龄、体重或是否患有糖尿病及其他疾病,血液中全氟辛酸含量最高的人,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是血液中全氟辛酸最低的人的2倍。对策:尽量避免使用含有“抗菌、抗微生物、杀灭病菌、无异味、气味杀灭”等宣传字样的产品,改用普通肥皂和清水洗手,购买护理用品要仔细查看成分表,确保没有三氯生。限制罐装食品的摄入量,多吃新鲜食品或冷冻食品,减少与超市小票、收据(小票和收据的涂层中含有双酚A,很容易被皮肤吸收)的接触几率,用玻璃或不锈钢材质食品和饮料容器代替塑料制品,尤其不要在微波炉或洗碗机里加热塑料容器,因为高温会加速双酚A的析出。远离宣称能够“抗污”的织物、家具和地毯,少吃快餐(快餐的包装容器中含有全氟辛酸),用无涂层的不锈钢、铸铁或玻璃材质的烹饪用具替换不粘锅、平底锅和烤盘。

  12.闹市骑车。比利时研究人员发现,无论开车、骑车或步行上班,只要经过车辆密集的路段,都会增加心脏病发作危险,主要原因是尾气污染。骑车上班者危险最大,因为吸入的尾气最多,且要耗费一定体力踩踏自行车,容易引发心脏供血不足。对策: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在交通拥挤的高峰期不要选择骑车出行,特别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老年人,更要避开交通高峰时段出行。

  13.PM2.5。雾霾天气不仅影响呼吸道,且更“伤心”。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证明,雾霾中的颗粒污染物可诱发心肌缺血或损伤,甚至引发心肌梗死。研究资料显示,每立方米空气中增加10微克PM2.5,心脏病人的病死率可提高10%~27%。对策:雾霾天,年老体弱和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应减少户外活动的时间,外出戴上口罩,回家后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14.跷二郎腿。美国一项研究发现,跷二郎腿的坐姿容易导致血管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上升7%和2%,对心脏形成威胁,并可增加髋关节的压力,压迫腿部静脉,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对策:跷二郎腿别超过10~15分钟,每坐半小时左右起身走动片刻。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