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病因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血管 > 心血管病病因

解读心脑血管疾病十大误区

举报/反馈
2014-03-20 05:24:1339健康网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 即“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而幸存下来的患者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0%重残!

  心血管疾病之所以如此“普及”,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很多都是因为人们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存在很多的误区。

  误区一:只有老年人才得冠心病高血压

  仅在我国6-18岁的中小学生中,高血压的发病率就已达到8%。因此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年轻人,应定期测量血压。此外,冠心病是心脏血管的动脉硬化,这个过程早在青年甚至幼年时期就已经开始,目前我国冠心病发病年龄明显提前。

  误区二:运动量越大越好

  现代人特别是办公室族,平时没时间锻炼,偶尔放松便到健身房狂练一番。其实,这样的危害更大。长期工作紧张,体能透支,疾病已悄然而至,一旦运动超出身体承受能力,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运动后有点喘,微微流汗,讲话不累,则表示此次运动强度适当。

  误区三:尽量不吃药

  很多冠心病患者,犯心绞痛时,总是尽量忍着不吃药,以为经常吃药,以后就无效了。其实,如硝酸甘油等急救用药,只有长期吃且每天吃的频率又很高时,才可能产生耐药性,间断服用,不会形成耐药性。

  误区四:急性心梗保守治疗好

  冠心病介入治疗已有20多年历史,它创伤小、效果好,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如果经济条件许可,介入治疗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误区五:放上支架就万事大吉

  很多心绞痛发作的患者做完支架手术后症状迅速消失,甚至恢复了体力活动。但由于患者有冠状动脉硬化,其他部位同样也会发生狭窄,危险性仍然存在。因此,即使放了支架,同样应注意按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根据病情按医生要求继续服药治疗。


1/2上一页
葛永海副主任医师内科 密山市柳毛乡卫生院  一级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