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血管 > 心肌炎

治疗心肌梗死中药大有作为

举报/反馈
2008-02-29 08:40:0039健康网社区

  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导致局部坏死。多由于冠状动脉硬化所致。近年来发现冠状动脉持久痉挛,尤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的痉挛,也是引起该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现代医学对于急性心梗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的研究,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尤其是早期静脉溶栓成为治疗常规,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在有条件的地区广泛开展,使本病急性期住院病死率由过去的30%下降到目前的10%。记者日前采访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主任唐巍教授时了解到,中医药治疗急性心梗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如某些中成药饮片或注射剂可止痛、抑制心律失常发生,并有抗凝血,防治再灌注损伤,营养心肌等作用。

  急性心梗发生2~4周后,随着病理阶段的演进和临床的对症治疗而进入恢复期。这期间仍有病情再度严重或出现多种并发症的可能。所以恢复期的治疗措施是否及时有效,直接关系到病人治愈率和远期生存率。

  唐教授介绍说,急性心梗的恢复期常见三种并发症: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中医对此各有独特的辨证论治阐述,急性心梗中医认为应归于《灵枢·厥论》中的真心痛范畴,类似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气短篇》中的胸痹心痛,现多称之为胸痹心厥。其病机多由于本虚标实。本虚为年老体衰或先天禀赋不足,情志所伤,劳逸失调引起的心之阴阳气血不足;标实为情志刺激,膏梁厚味,寒邪引起气滞、血瘀、痰阻、寒凝阻塞心之脉络。

  唐教授解释说,急性心梗恢复期出现心源性休克,中医认为属心脱,是因瘀血阻滞心之脉络发展到严重程度的外在体现。瘀血阻滞心失所养,使心主血脉、主神志功能不足,进而五脏功能受损,气血运行障碍,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气机逆乱,甚则阴阳离决。

  临床表现为汗出、肢冷、面色苍白、昏厥、脉沉细无力、血压下降等。治则应以回阳救逆、活血固脱为主。可用张仲景的四逆汤和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化裁加减。用人参大补元气以扶正气之虚极,附子、肉桂、甘草壮元阳以救阳气之外亡,川芎、三七、丹参活血化瘀,使气血通畅。中药治疗心源性休克能取得疗效,关键是抓住了休克的微循环障碍。方中人参可增强心肌抗缺氧能力,附子中的乌头碱有很强的强心作用,活血药有抑制凝血、促进纤溶、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作用。从而在整体上通过改善微循环血供,增强心肌营养,尽力减少栓塞造成的坏死面积,同时克服了西药在救治休克时产生的心肌耗氧量增加的弊病。

  唐教授告诉记者,急性心梗恢复期出现心力衰竭,中医认为属心水范畴。多因正气已虚、心失所养、痰瘀闭阻而成。若病情危重或治疗失度,则心阳亏损,水气上凌心肺,导致心水形成。故心水病机属气虚血瘀,阳虚水泛,病位在心,连及肺、脾、肾。早期表现为心、肺、气虚为主或兼阳虚,这阶段虽无水肿,但可有饮停心下的症状,如心悸气短、纳呆、神疲乏力、自汗,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弱。治疗应补益心气、养心宁神,用保元汤和生脉散化裁。方中人参、黄芪、肉桂、炙甘草益气温阳,麦冬、五味子敛阴生津。发展到中期出现阳虚水泛证,表现为心悸气短、肢体浮肿、少尿。则应温阳利水,用真武汤合五苓散,温补脾肾,利水逐瘀。

(实习编辑:吴伟棋)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